“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6 23:40 2

摘要:4月26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4月26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李群,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开幕式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致辞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说:“李学明教授是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卓越艺术家。在求学任教、教学相长的数十年中,李学明教授始终坚持艺术探索,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辛勤付出,走出了一条个人风格鲜明、作品格调高雅的艺术之路。今年2月份,李学明教授以荣聘教授身份全职加盟山东大学,为学校艺术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次联合主办李学明作品展,是学校美育文化事业的一件要事、喜事。”

此次展览展出著名画家李学明的代表性作品100余幅,是迄今为止李学明艺术世界最全面的一次呈现。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开幕式时介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专门题写了展名,对画展给予高度评价。吴为山认为,李学明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乡土记忆、山水哲思、文人风雅,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既延续了文人画写意传统,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致辞

作为山东同乡和画坛同道,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在致辞中表示,看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第一要看其是否有独特的语言,再看功夫和修养。李学明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绘画面貌,找到了“自我”。同时,他的笔墨、造型、书法以及章法、构图、概括能力等非同一般。从他的杂记、随笔包括题画诗句中,则可以看出他扎实下过了功夫,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李翔即席赋诗一首:“山东才俊李学明,笔墨精研技最行。琐事萦怀神不倦,观君妙品意自清”。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致辞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致辞时表示,他跟李学明先生认识已有五十多年,几十年里他不断取得新的艺术成就,不断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这次画展,不仅代表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代表了山东人物画的新高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致辞时表示,观李学明的画,能真切感受到他有一颗慈悲之心,他爱家乡、父老乡亲,爱大自然,爱万物。不管是瓜果蔬菜,大树小鸟,老翁小童,在他眼里和笔下无高下分别。从这一点来看,他具备艺术家的纯真天性和情怀。另外,李学明的画简约、简括、简微,线条和书法充满张力,营造的意境可游、可望、可居。他心态清澄,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与古人、古意相汇的地方,深深扎根传统,这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李学明致答谢词

李学明致答谢词时表示:“画了半个多世纪的画,一直想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览,原本只是一种向往,有幸的是近几年里得到了师长前辈们的鼓励,大家的鼓励,给了我一种力量,从而才有了这个画展。”

现场嘉宾云集,首都文化艺术界的领导、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殷会利,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荣宝斋顾问、荣宝斋画院名誉院长郜宗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晓辉,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赵建成,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林容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山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文亮,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孙志钧,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副院长莫晓松,北京画院花鸟画创作室主任李雪松,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南海岩,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老圃,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建军,北京画院专职画家方政和,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隋牟,著名书画家汪为新、杨中良,中国国家画院专职画家党震。来自山东的领导和嘉宾有:山东省委宣传部原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山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红勇, 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占军,山东艺术学院原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志民,山东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华,山东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盛利,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于惠东,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张卫华,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晓琳,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大众报业集团原监事会主席支英琦,山东省美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宜,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朝晖,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文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岩,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组织部部长弭友海,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威海)院长安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刘宁,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朱佩之,山东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王经春,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宋丰光、张锦平,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梁文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卢洪刚,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朱志强,济南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郭英培,北京画院专职画家韩斌等。来自画家家乡山东聊城的领导嘉宾有:聊城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庆发,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薛兆立, 莘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艳丽。还有许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艺术界、企业界、收藏界等社会各界的嘉宾和书画爱好者,共同见证了画展开幕盛况并参观展览。

李学明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大学荣聘教授。李学明是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域极具文化品格和艺术个性的代表性画家。本次展览作品为画家从艺经年的精品力作,分为“林泉坐忘”“湖山放怀”“念兹乡土”“既耕春圃”四个部分,呈现出画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履痕和成就。

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领略到文人的襟怀、山水的壮阔、万物的生机、乡土的温暖。

展览将持续至5月6日。

展览现场

现场部分作品

展览照片:侯昱佑 摄

林泉坐忘

“林泉坐忘”部分以高士题材绘画为主,寄寓了李学明深厚的文人情怀。李学明笔下的高士或于山林间抚琴独奏,或在清泉旁静坐沉思,远离尘世喧嚣,沉浸于精神的逍遥之境。这些作品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精髓,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勾勒出高士们超逸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

《大明湖泛舟图》

《湖上行乐图》局部

《波上得自由》

《且听吾琴之所言》

《柳堤清吟图》

《孤山归来》

林泉,天地间一面寂静之镜。

林泉,澄明孤迥的存在。照见天地,照见万物,

照见你我,照见我们的心。

林泉,存在着这个世界的本相。但林泉不语,除非你放下你的肉身,以一颗澄然之心走进林泉。

此时,林泉也走进你。双向奔赴,相逢笔墨路上。抵达林泉,正是坐忘时候。空潭谢春,古镜照神;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今夕何夕?何必一问?

相看不厌,林泉坐忘。

湖山放怀

“湖山放怀”部分以山水题材绘画为主,是李学明对祖国山水的深情礼赞。他笔下的山水,既有雄伟壮阔的山川大河,也有宁静清幽的山间小景。画家巧妙地运用笔墨的浓淡、干湿、疏密变化,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在这些作品中,山水不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

《江山开画图》

《十里青山远》

《岱顶待日图》

《十分春色潍州》

《天下西湖》

《边陲印象》

《中天独立》

水光月光,潋滟渺茫。阴晴圆缺,四时更迭。

湖山绿了,黄了;热了,冷了;满了,空了。如是,循环往复。

湖山,天地盆景,在圆融的宇宙里轮回。

披一身阳光出发,载一船星辉归来,揣在怀里的那支笔,已被湖山洗礼,已被心灵捂热。因为真诚,所以疼。那管神奇的狼毫,在日光潋滟星辉斑斓里,来一曲笔墨的放歌。

人生须臾,天地永恒。湖山放怀,人间值得。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念兹乡土

“念兹乡土”部分的乡土人物题材绘画,是李学明对故乡的深情回望。他用画笔描绘童年记忆,鲁西平原上那些质朴憨厚的农民、天真烂漫的孩童,在田间地头演绎着平凡而又生动的生活故事。这些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根脉的追寻,让观众感受到那份中国人共有的乡愁。

《醉太平》

《丰年图》

《故乡良辰》

《太平天下福》

《七梅山馆臆造》

《天下乐》

乡土,我们的原始乡愁。它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精神概念。落到笔墨里,则化身为一种美学存在。这存在,深厚而绵长,醇厚而芬芳。

一派笔墨的乡土,呈现我们内心对儿时、归属、慈悲、喜悦、幸福的想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笔墨绘事是一种回忆。一种关于现实故土和精神故土的回忆。它们共同发端于画家对文化故土的眷恋与回望。笔墨,何尝不是漂泊游子返乡路上的倾吐?

乡土物事,曾经永恒。念兹在兹,乡土心上。

既耕春圃

“既耕春圃”部分的蔬果题材绘画,展现了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美好。李学明笔下的蔬果,形态各异、生机盎然。无论是鲜嫩欲滴的蔬菜,还是饱满诱人的水果,都被以笔墨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中,蔬果常常寓意着丰收、吉祥,李学明的这些作品,正是对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

《感子故意长》

《西庐木瓜图》

《潇潇一夜春雨足》

《人间岁月长》

《山居图》

《食者永寿》

《杜工部诗意》

纸上东园,墨里春圃。砚田耕耘,笔墨灌溉。

纸上春圃、现实春圃,何尝不是同一个春圃?

在大地上耕耘撒播,在素宣上耕耘撒播,皆是种德收福、吉庆有余的行动。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每年,每个春天,第一缕春风,总是起于东园春圃,起于纸上春圃。

笔墨氤氲,春风化雨。

于是,有了“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于是,有了“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于是,又有了“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李学明

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大学荣聘教授。

来源:书画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