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是大教育家、思想家,圣贤。进入太庙,看到一种装水的东西,不盛满。为什么?他理解不了,就跟太庙里的人询问。每事问,问出了一个真理:谦受益,满招损。那样伟大的人物,仍然承认自己有不懂的问题。
孔子是大教育家、思想家,圣贤。进入太庙,看到一种装水的东西,不盛满。为什么?他理解不了,就跟太庙里的人询问。每事问,问出了一个真理:谦受益,满招损。那样伟大的人物,仍然承认自己有不懂的问题。
喝茶的人,经常说喝绿茶,红茶。绿茶红茶怎样区分?我一直搞不清。为此,去请教做植物研究的前辈。遗憾,这位老师说:“我天天喝茶,也不知道。”
在屏边开组稿会,遇到一位老先生,来自产茶的地方。会务间隙,在亭子间闲聊,我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他听了,一语点醒,说:“绿茶是采摘回来,没有经过发酵处理的茶,红茶正好相反。”
我喜欢吃乳饼。家乡有两样名吃——煎乳饼、火腿蒸乳饼,我都会做。在市场上,看见成块的乳饼摆着,怎样制作,不明白。
我们班有个学生,他外公家住在山区,饲养着一群羊,经常做了乳饼拿来集市上出售。我跟学生说:“你去外公家,观察一下他们是怎样做乳饼的,回来说给我听,老师向你请教。”
这个学生去外公家回来,和我说了乳饼制作的情况,归纳起来是三条:1、取当天新鲜羊奶。2、兑入酸汤(采集当地山上一种酸果,榨出汁液),乳液遇到酸汤,发生化学反应。3、羊奶里的蛋白析出,经过滤、压实,得到块状物——乳饼。
朱熹是理学家、诗人。小学语文课本选有他的《观书有感》。我读他的诗,“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这两句什么意思,懂不过来。“儒以一事不知为耻。”去查资料。
原来是这样,朱熹赴任途中,经过历史学家郑樵在的地方,前去请教。郑樵用一碟盐和姜招待朱熹。席间,朱熹呈上自己著作手稿,进行请教。郑樵起身,风吹过来,掀开册页。
席散,走在路上,仆人为朱熹鸣不平。说:“他怎么能用这样简单的菜肴招待客人?”朱熹哈哈一笑说:“你以为这还简单吗?姜产于山,盐产于海,用山海来招待我,大礼了。风掀开册页,他读了我的书,请教的时候,他引用了我书中的句子。”
这时,一只山鸡从草丛里飞起,惊了仆人。他转回头去,看见郑樵还在那里目送他们。后来,朱熹写了那两句名诗。意思是赞美对方的文章如同云礽(云雾中的山峰)和梧竹一样美好,盛名远播,仿佛泰山北斗一般为人所宗仰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这样,我们的疑难才能得到解决。好好学习,天天进步才说得上。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