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事事以舅舅为先,我一再退让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母亲的变本加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7 08:33 2

摘要:从我开始记事起,母亲就告诉我,我们能有自己的房子住,得感谢舅舅,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舅舅给的。所以我对舅舅充满了感激之情,直到舅舅的到来,打破了我们这个家一直以来的平静。

本故事存在虚构情节,希望各位理性阅读!!!

我叫周建国,出生于1980年的一个大杂院里。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因此从小我也没怎么吃过苦。

从我开始记事起,母亲就告诉我,我们能有自己的房子住,得感谢舅舅,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舅舅给的。所以我对舅舅充满了感激之情,直到舅舅的到来,打破了我们这个家一直以来的平静。

舅舅从乡下回来后就住在外公外婆留下的小房子里,房子不大,舅舅一个人住绰绰有余。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舅舅就从小房子里搬了出来,说把房子卖了。拿着卖房子的钱找到母亲,说要在家里借住上一段时间。

母亲就这一个弟弟肯定愿意,我和父亲也没多想,想着都是亲戚帮忙是应该的。只是没想到舅舅一住就住了两年,眼看我就要开始说亲,舅舅一直住着也不提走的意思。

一共三间正房,父母一间,我一间,舅舅自从来了就与我挤在一间屋子里,我要是说亲,没地方住谁愿意跟我。

于是我私下问母亲:“妈,舅舅什么时候走?”母亲说:“怎么,嫌弃你舅了?”我连忙摆手说:“怎么会?你看我不是到了说亲的年龄了吗?和我一样大的都结婚了,我还没对象呢!舅舅和我挤一个屋里,到时就算有了对象也没地方住呀!”

母亲听了想了一下说:“要不你去找你爷爷奶奶去,他们那里还空着一间房。你去求求,让他们给你当新房用。反正你是他们的孙子,给你结婚用也是应该的。”

听完母亲的话,再看母亲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感觉母亲这真是打了一手的好算盘,净想美事。且不说爷奶愿不愿意,就算爷奶愿意,爷奶也不是就我一个孙子,真要给了我,那叔叔婶婶也不会同意。再说我们家有没有地方住别人都知道,到时如果别人问怎么说,说我为了给舅舅腾地方去住爷奶家,这也不像话呀!

我把其中利害关系给母亲分析了一下,母亲不为所动,就反复说:“反正不能不管你舅舅,你舅舅不容易,没有你舅就没有你。”

我知道母亲又想起来了以往的事,我从小听到大,耳朵都听得快起了茧子。

母亲不止一次的说过,那时她刚满二十岁,就与同一个大院里的父亲领了证。领完证街道办事处就下达了下乡通知,由于母亲已经领完证,舅舅也没有工作,这个名额就落到舅舅身上。舅舅也就比母亲小两岁,在那个特殊时期,临时找工作也来不及了,舅舅必须得下乡。因此母亲就认为舅舅是代替她下的乡,代替她吃的苦。所以从那以后母亲事事都先考虑到舅舅。

尤其是后来外公外婆因身体原因去世了,舅舅还在乡下不能回来,外公留下的工作就自然的留给了母亲。母亲成了一名正式工,分了房子,相比之下母亲的生活条件要比舅舅好的太多。母亲也一直牵挂着舅舅,想尽办法弥补舅舅。

我理解母亲,但所谓救急不救穷。舅舅自从来到这里,两年了也没想着出去找个工作。他当时卖房子的钱估计也所剩无几。每次有人给他介绍工作他总是推三阻四,不是嫌累就是嫌工资低,总想着不劳而获。

我听他们一起下乡的人说过舅舅,说舅舅在乡下这么多年处过对象,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知青点传来知青返城的消息,舅舅就说让人家等着他,他回城后再去接人家。结果舅舅回城后再也没提过这事,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舅舅都三十六七的人了,不想着找对象,也不想工作,就想赖在姐姐家里。我和父亲早就看出来舅舅的意思,可母亲根本不往这方面想,母亲就觉得欠舅舅的,觉得我们一家都欠着舅舅的。

与母亲一时半会也说不通,就又僵持在这里。过了几天,父亲托媒婆给我说亲,说的是隔壁大院的一个姑娘,在供销社工作。我们两人年龄差不多大,相处起来也很自在。媒婆见我们相谈甚欢,也觉得我们很是相配。就打算两边父母见个面,商谈一下具体事宜。

因此这两天我都很激动,兴奋的睡不着觉,想着那一天快点到来。当媒婆再次来我家,我高兴坏了,赶紧让母亲请媒婆屋里坐。媒婆喝着母亲倒的茶水说:“建国这孩子有福气,这姑娘是真不错,我这次来呢是替女方父母问一下结了婚这小两口住哪里?我可是听说建国他舅还在你们家住着,婚房可是个大问题。”

还没等我说话,母亲便说:“当然是有婚房,我公婆那里有间房当婚房正合适,离那姑娘家还近。”

媒婆倒没说别的,她以为我们已经说好了的,就说,那行,其他的按我们原来说的那样。

等媒婆走了,我才对母亲说:“妈,你怎么还想着我爷奶的房子,我们都没给爷奶说你就把事情定了,你让爷奶怎么办?再说,妈,我都要娶亲了,你宁愿让我出去住也不让舅舅走,让我给舅舅腾地方,难道我在你心里还比不上舅舅吗?”

母亲听我说完,脸一下就变了,气急败坏说道:“你大了你能耐了,要不是你舅舅,你不定在哪个旮旯里待着呢?能有今天的日子吗?我现在做的都是我该做的,没有你舅舅哪有你,吃里扒外的东西。”

“妈,你这么说就过分了,是,舅舅是下了乡,你一直认为是替你下的乡,要是不下乡就可以顶替外公留下的工作。可是,妈,因为这些,你这些年为舅舅做的也够了,舅舅在乡下你就隔三差五给他寄东西,寄钱票。舅舅回来后,你提前把小房子给收拾出来,该置办的东西置办齐全。舅舅说卖房子就卖,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来了咱们家,一住就是两年,期间吃喝拉撒舅舅是一概不管。亲戚朋友也给介绍工作,对象,该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了,现在就连我结婚也得把房子让给他住,你要养到舅舅什么时候?舅舅不是三岁小孩子。”

母亲可能没想到我会说这些,她一时愣住了,反应过来后指着我的鼻子骂道:“反了你,我这是白养你了,敢忤逆我了,我命真苦啊,摊上你这么个不孝的儿子…”

我与母亲再次不欢而散。大院里嘛,一户挨一户的,根本没有秘密可言。再加上我母亲那大嗓门,我们家的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关于我母亲为了让自己弟弟有地住把儿子撵出去的事,且越传越玄乎。

很快,我爷爷奶奶就听说了,没去我家,来单位门口等我。我一下班就看到了,我爷爷就在门口大树下坐着,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扇着。

我快步走过去,一边喊爷爷一边扶着爷爷站起来,爷爷问我怎么回事?我猜也猜到爷爷肯定也是听大院人说的,我也没有隐瞒什么,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爷爷说了一遍。

说完时正好到爷爷奶奶家,奶奶已经做好了饭等着我们。爷爷说,先吃饭,吃完饭再说。于是我就在爷爷家吃了饭。

饭后,我父亲,叔叔婶婶也来了,应该说除了母亲,都在这。爷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老大家的,从一开始我就给你说过你媳妇性子偏执,她认准的事谁说都没用,哪怕是她儿子,这种事外人插不了手,只会让人看笑话。建国又正在说亲,不能因为这种事耽误了。老二家的,你们也放心,建国虽然把新房安置在我这里,但不代表房子就给他了,等到他够分房资格了就搬出去,临时先让他把婚结了。”

叔叔婶婶笑着应下了:“爸,您放心,我们不会多想,本来就是您的房子,您说给谁用就给谁用。再说建国结婚当紧。以后得事以后再说。先办要紧事。”

于是婚房就这样敲定了。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我的婚事终于顺利的定了下来。而当母亲知道后她却觉得这些都是她的功劳。在她还在沾沾自喜的时候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除了加班一般都是回爷爷奶奶那边住。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我结婚的日子。我如母亲的愿,把婚房布置在爷爷奶奶这边。炕上铺着红色的被子,墙上贴的大红喜字,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这些都提醒着我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大喜日子,大家都很高兴。我既紧张又兴奋,害怕再出什么乱子,神经一直绷着,直到天黑,婚礼圆满结束,我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

第二天,我领着新婚妻子去家里与父母吃饭。恰巧舅舅也在,喊了人,就坐下来吃饭。刚坐下来母亲就说:“现在的儿媳妇真享福,不用早起做饭,也不用侍奉公婆,以前我们那时,早早就起来了,都不让公婆等。”

母亲的阴阳怪气让妻子有点下不来台,到底是我的母亲,我也没有与母亲争执这些,我给妻子夹了一道菜放到妻子碗里才说:“媳妇,妈的意思是我们住的远,,要不我们搬回来住吧,到时住一个屋檐下,省的妈再等。你说是吧?妈。”

母亲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就这样吃完了早饭。

回去的路上我给妻子说,以后大面上过得去就行,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来源:情感大师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