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光闪烁处,自有天地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08:34 2

摘要: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思想贫瘠的时代,侯泉声先生的《心光闪烁:一个修行者的每日一悟》如同一泓清泉,以1825则“每日一悟”的坚持,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当代企业家兼作家的精神世界。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个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更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

——论侯泉声《心光闪烁》的修省境界与文学价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思想贫瘠的时代,侯泉声先生的《心光闪烁:一个修行者的每日一悟》如同一泓清泉,以1825则“每日一悟”的坚持,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当代企业家兼作家的精神世界。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个修行者的心路历程,更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面观照自我的明镜。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将儒家修身、佛教禅悟、道家超脱融会贯通的现代智者,一位在商海沉浮中不忘初心的文化行者,一位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的精神求索者。

一、文如其人:侯泉声的三重境界

要真正理解《心光闪烁》,首先需要认识侯泉声其人。他是一位罕见地集企业家、作家、修行者三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如果说作为江苏侯氏企业的创始人,在商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则是他人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种境界;那么作为长篇小说《商贤》的作者,展现了不俗的文学才华,则是他人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种境界;而作为每日坚持修省的修行者,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追求,则是他人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种境界。可以这样讲,这三种身份在他身上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滋养、相互成就的。商场的历练赋予他的文字以现实的厚重,文学的修养使他的商业决策更具人文关怀,而修行的坚持则为前两者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侯泉声的为人处世,可以从他的“五不”原则中窥见一斑:“一不看别人的缺点;二不说别人的坏话;三不怨别人的伤害;四不记别人的私仇;五不和别人发生冲突。”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态度,在当今这个充满戾气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更难得的是,他并不以圣贤自居,而是坦言:“我知道自己并不优秀,但我有一颗做优秀的人的追求。”这种既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的品格,使他的文字既有理想主义的光辉,又不失现实主义的坚实。


二、格言警句:文学形式的返璞归真

《心光闪烁》在文学形式上采用了准日记体,加格言警句体和断章短句的表达方式,这种选择绝非偶然。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从《论语》的语录体到禅宗的公案集,从明清的清言小品到近代的随感录,短小精悍的文体一直是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侯泉声承续了这一传统,却又赋予其现代特色。

书中的每一则“悟语”都像一颗精心打磨的钻石,短小却折射出多重光芒。如他对佛教“破执”与世俗“执着”的辨析:“佛教的不执着,针对随缘而言,提醒我们做事不能不顾能力、条件,超越既有资源,做根本做不到的事,而不是教我们不认真做事。”短短数语,就消解了宗教教条与世俗实践之间的表面矛盾。这种表达方式要求作者必须锤炼思想、浓缩语言,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境界。

从文学性角度看,侯泉声的短章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意象鲜明,常借用日常生活场景或人生故事来阐发哲理;二是节奏明快,语言干净利落,不事雕琢却意味深长;三是张力充沛,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营造思想碰撞的火花。如他观照自我时说:“所谓修行就是让心灵时时沉浸在正能量的气场中,多亲近大德,多诵读经典,多贴近大自然,多倾听天地宇宙的声音。”排比的运用使语言富有韵律感,而“正能量”这样的现代词汇与传统修持方式的并置,则产生了古今交融的特殊美感。

三、哲思交融: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心光闪烁》最显著的思想特色在于对儒释道三家义理的涵泳与融通。侯泉声不囿于门户之见,而是博采众长,将不同传统的智慧精华熔于一炉。他对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诠释颇具新意:“知‘天命’就是清楚、准确、全面地认清自己的特长特短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知道自己这一生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能做多大事,不能做多大事,既不妄尊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把握好‘进退’方寸,在生命的航程中不迷失方向。”这种将“天命”理解为对自我条件和人生际遇的清醒认识,既保留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又赋予了其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内涵。

在佛教思想方面,侯泉声特别强调“愿力”与“欲望”的区别:“愿力则是人的自性的表露,是为了别人和社会去奋斗的善心显现,没有半点私心。”这种区分对于当代人尤其重要,它解答了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精神纯洁的困惑。而他提出“佛教并没有全部排斥物欲,只是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时候,一不要伤害别人,二不要伤害自然,三不要伤害自己”,更是对佛教中道思想的精妙阐释。

尤为难得的是,侯泉声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抽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智慧。他对“慎独”的理解就极具实践意义:“解决好慎独,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用远大的理想,高度的压力,做不完的事业来挤压邪念, 遏制 兽行。”这种将道德修养与事业追求相结合的思路,体现了阳明心学“事上 磨炼”的精神,对现代人如何在工作生活中修身具有重要启示。


四、修行日常:读书、交友、静坐的生命艺术

《心光闪烁》不仅是一部思想著作,更是一部生活之书,智慧之书。侯泉声将修行落实为读书、交友、静坐等日常实践,展现了一种整全的生活方式。关于读书,他体会道:“读好书、交益友、近贤人、常静坐不仅能补充能量,更重要的是,还能少消耗人的精神方面的能量。”这种将阅读视为能量管理的观点,跳出了单纯的知识积累框架,触及了精神修养的本质。

在交友方面,侯泉声注重“尚友古今圣贤”,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视为精神上的良师益友。他推崇的人物从孔子到孟子再到庄子,从清官于成龙到学者季羡林,从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到抗疫英雄钟南山,构成了一幅多元而立体的精神谱系。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使他的思想既有历史纵深,又具时代关切。

静坐则是侯泉声修行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他认识到:“关注自己的情绪。从情绪中摸清自己的思想脉络。通过控制不稳定不健康的情绪慢慢改造并提升自己。”这种将静坐作为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工具的做法,既传承了传统的禅修智慧,又契合现代心理学的发现。

北宋大儒张载一生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侯泉声的修行则具有鲜明的入世倾向。他坦言:“看完央视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直播,我最大的体会是:崇高的灵魂绝不会有平庸的痛苦。”这种对现实世界中崇高人格的感动和向往,使他的修行避免了走向虚无缥缈的误区,始终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


五、心光永恒:一部现代人的精神史诗

《心光闪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这个物质丰富却精神焦虑的时代,侯泉声用五年的坚持证明,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逃离现实,而在于转化现实;不在于否定自我,而在于超越自我。

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记录了作者思想的变化过程。1825则悟语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修正、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如他对“德位相配”的理解就经历了从简单接受到创造性诠释的转变:“我们在享受奢华生活的时候,就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创没创造出与此相称的财富。如果没有,说明没有资格享受,就应该及时从奢华生活中抽身而退。”这种思考展现了一个修行者真实的成长轨迹。

《心光闪烁》最终向我们揭示:心光之所以闪烁,不仅因为它照亮自我,更因为它能照亮他人;不仅因为它源自传统,更因为它面向未来。侯泉声用他的文字和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完全可以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像他一样,在平凡的日常中坚持那份不平凡的修省。

当合上这本书时,我们或许会想起侯泉声向往的王阳明那句“我心光明,亦复何言”。这闪烁的心光,既是属于作者个人的精神结晶,也是可供所有读者分享的智慧之光。在这个意义上,《心光闪烁》不仅是一部个人修行记录,更是一部现代人的精神史诗,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人都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修养,让心光照亮生命的每一段旅程。

(张晓林)

来源:商贤荟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