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文风,不是小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7 08:55 2

摘要:文风体现作风,改文风就是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多次强调“文风不是小事”“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文风体现作风,改文风就是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多次强调“文风不是小事”“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把改进文风作为重要内容,切实以优良文风展现作风建设新成效。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问题。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批判“党八股”,提出“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强调文风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要从端正学风做起;端正学风,要从文风做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全党同志“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自己更是在改进文风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历史证明,好的文风能够折射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体现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

经过持续努力,广大党员干部文章中官话、空话、套话少了,大白话、真心话多了,党的优良文风逐渐得到恢复。但是要清醒看到,“长、空、假”的现象并未根绝,改进文风永远在路上。比如,有的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空话、套话多;有的照抄照搬、移花接木,语言上下雷同,缺乏针对性;有的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有的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不想看、看不懂。文风上的问题,折射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其根源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实际上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改进文风绝非小事,它不仅是文字表达的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党性修养的锤炼。改进文风,就是要多写一些“短、实、新”的好文章。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符合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讲反映自己思考的话,讲有感而发的话,讲通俗明白的话;“新”就是要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尤其是要在解决问题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短、实、新”的文风,尤其是要摒弃“穿靴戴帽”的表述方式,以“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的面貌贴近读者。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文风同样如此。好的文风,不仅要有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更需体现情感温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老乡家拉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能够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学到在办公室学不到的新思想、新话语,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改进文风,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只有走进基层、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增进群众感情,才能摸清情况、对症施策,也才能形成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的好话语、好文风。

好文风不会凭空而来,改文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深入浅出写文章的基础。我们既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此作为政治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又要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不断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子里装的东西多了,才能厚积薄发。同时,要在问题导向上下功夫。坚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实践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真问题。此外,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坚持删繁就简、言之有物,探索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学习讲故事、用比喻、引典故,不断增强文章的鲜活性、可读性,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想听、爱读,听得懂、记得住、感触深。

责任编辑:张珊珊

来源:群众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