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酸锂价格自60万元/吨的高峰跌落至7.5万元/吨的阶段性低点,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赣锋锂业发布了其上市15年来的首份净利润亏损年报。
前言:
锂矿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与光伏行业颇为相似。在锂矿行业巅峰时期,市场曾一度陷入疯狂。
古人云:[盛极必衰],此言不虚。当前锂矿价格已持续下跌,且跌势似乎尚未见底。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锂业将面临长达五年的[价格磨底期]
碳酸锂价格自60万元/吨的高峰跌落至7.5万元/吨的阶段性低点,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赣锋锂业发布了其上市15年来的首份净利润亏损年报。
碳酸锂价格的急剧下降,导致锂电行业从之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迅速转入深度调整阶段。
2024年,碳酸锂的阶段性现货价格一度跌至7.5万元/吨,全年平均价格约为12万元/吨,较2022年的高点60万元/吨下降了八成。
自2025年以来,锂价每吨价格在7-8万元区间波动,低价碳酸锂已成为当前的[新常态]。
截至4月2日,根据上海有色网(SMM)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在7.34-7.48万元之间。
价格的大幅下跌直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更严峻的是,据能源资源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预测,锂市场的供应过剩可能将持续至2029年。
这表明行业将面临长达五年的[价格磨底期],行业景气度难以在短期内恢复。
锂电行业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周期性波动:2015年至2019年间,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四倍的波动;而从2020年至2024年,价格波动接近十倍。
锂价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导致的供求失衡。
全球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盐湖、澳洲锂辉石矿、中国及非洲新兴矿区。
据五矿期货分析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锂供给过剩约15.6万吨LCE,较2023年增加约7万吨LCE;
预计2025年供大于求的格局将持续,锂行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经历从低锂价到产能出清,再到供需平衡调整,最终锂价修复的过程。
锂业龙头赣锋锂业逆周期下首度亏损
2024年度,赣锋锂业的毛利率为10.82%,同比下降了20.9%;
净利率为-13.91%,同比下降了200.26%;
每股收益为-1.03元,同比下降了141.87%。
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盈利能力显著减弱。
按季度来看,除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外,其余三个季度均出现亏损。
其中第一季度亏损4.39亿元、第二季度亏损3.21亿元,第四季度亏损更是高达14.34亿元,创下历史季度亏损新高。
在赣锋锂业主营业务板块中,基础化学材料,亦即锂盐产品,去年产量达到13.03万吨LCE,销量为12.97万吨LCE,实现营收共计120.17亿元,营收占比接近64%。
锂电池、电芯实现营收58.97亿元,营收占比超过30%,动力储能电池产量为11.4GWh,销量为8.2GWh。
锂盐与锂电池这两项业务去年毛利率分别为10.47%、11.66%,同比下降2.06%和6.30%。
尽管两大产品产销规模相较于2023年均有所增长,但营收与利润却均出现下滑,这也是赣锋锂业所列出的亏损原因。
供需格局的转变以及锂产品市场的波动导致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
在股价表现上,赣锋锂业的股价自2021年9月1日触及152.88元/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后持续下跌,至今已跌至30.44元/股,较历史高点缩水了80%;
公司目前的总市值已不足600亿元,较历史高点蒸发超过2000亿元。
积极扩张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本身存在不确定性
在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之际,赣锋锂业采取了最为积极的扩张策略。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达到136亿元,主要投资对象包括阿根廷Mariana盐湖、马里Goulamina锂矿等上游资源项目。
今年4月12日,公司发布通告,与Lithium Argentina AG(LAR)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计划共同开发位于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盐湖盆地的三个锂盐湖项目。
公司年报中明确指出,计划在2030年或之前,形成总计年产不低于60万吨LCE的锂产品供应能力,这一目标将通过矿石提锂、卤水提锂、黏土提锂及回收提锂等多种技术路径实现。
尽管公司正致力于多元化转型,但该转型尚未能有效支撑起公司的核心业务。
以固态电池为例,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关键方向,目前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短期内难以成为推动公司增长的新动力。
面对核心业务的大幅缩减以及新兴业务未能迅速接替的双重困境,赣锋锂业的[全产业链]战略正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
至2024年,赣锋锂业所产锂电池系列产品实现收入58.9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逾三成。
固态电池作为备受瞩目的新兴产品,公司在其研发与生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根据2024年年报所述,赣锋锂业是业界唯一一家掌握固态电池全链条生产能力的企业。
2025年4月9日,公司进一步公开了固态电池项目的研发进度,明确表示已掌握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与生产能力。
赣锋锂业的董事长李良彬指出,储能领域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公司计划专注于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的研发,并积极探索包括机器人电池在内的新兴市场。
据预测,到2024年,赣锋锂业在动力储能类电池的生产与销售量将分别达到11439.5 MWh和8195.4 MWh,而库存量将达到6529.78 MWh,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98.73%。
赣锋锂业表示,动力储能类电池库存量的显著增长主要归因于储能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
2024年6月,公司成立广东惠储,专注于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布局;
2025年2月,公司投资2亿元收购深圳易储,以拓展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业务;
2025年1月,公司成立青岛新能源公司,进一步加强光伏设备制造领域的投入。
此外,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与专业机构合作成立总规模达20亿元的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关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风电以及海外储能项目。
至2024年年底,赣锋锂业的负债率为52.8%,超出天齐锂业同期的28.3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56.41亿元,短期借款则增至90.69亿元。
赣锋锂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已大幅低于短期借款额,尽管如此,公司仍在积极扩张,加速布局产业链上下游,这可能使得公司的财务压力日益增大。
尽管赣锋锂业投入巨资于光伏和储能领域,但其收益尚未能迅速显现,同时该企业仍需应对众多挑战。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行业巨头,已构建起从上游锂矿资源开发、中游储能电芯制造到下游储能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阳光电源、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光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也在积极向储能领域拓展。
赣锋锂业虽拥有锂资源优势,但在储能业务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方面,仍需面对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
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储能业务销量增长速度超过了34%。
比亚迪的储能产品和服务在2024年底已经扩展至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项目超过360个,累计超过75GWh的储能系统已经投入商业运营。
与此同时,阳光电源、晶科能源、阿特斯、立新能源等光伏企业也在积极向储能行业进军。
赣锋锂业能否在储能业务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尚需时间来证明。
此外,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将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赣锋锂业最终业绩的改善,可能取决于以下三大因素:
①锂价(LCE)是否能在2025年稳定在7万-8万元/吨之间;
②赣锋锂业在储能领域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增长。
③固态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是否顺利。
鉴于其业绩表现尚不明确,加之储能行业竞争激烈,赣锋锂业是否能够通过储能业务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尚需时间来加以验证。
结尾:
尽管锂电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量分别达到318.2万辆和307.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实现了50.4%和47.1%的增长。
在供应方面,随着全球锂矿产能在经历前期扩张后的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现象加剧,导致锂盐价格承受下行压力。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数据,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显著增加,至2024年已达到1.15亿吨。
尽管2024年全球众多锂项目因锂价低迷而被推迟或取消,但阿根廷、智利、中国和津巴布韦的锂产能却实现了显著增长。
2024年全球锂盐新增产能约为58.3万吨,预计2025年将新增48.3万吨。
在锂电产业中,对锂盐供需关系的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市场价格的波动。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对锂电产品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中国新能源产业若能在资源储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积极布局,突破困境,必将在未来的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部分资料参考:投资者网-思维财经:《从千亿市值到首度亏损 锂业龙头的逆周期豪赌能否突围?》,全景财经:《赣锋锂业困在周期里:迎上市以来首亏,股价较高点跌去8成》,中科财经:《赣锋锂业上市首亏 加码储能投资求变》,维科网储能:《巨亏20亿仍押注固态电池,锂王如何穿越寒冬?》,新能源与环保:《[锂业双雄] 深陷亏损泥潭,锂电产业开启艰难转型?》,金投研:《净利润暴降141%!赣锋锂业锂海浮沉?》,真锂研究:《赣锋锂业[衰]到极点首亏20亿,2025年能否扭亏为盈?》
来源:AI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