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工靠虫草!青海牧民年入20万+这地方藏着多少暴富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4 01:53 2

摘要:青海人的生意经颠覆打工人的财富观,有这么夸张吗?在大厂业务员凌晨赶PPT的时候,青海牧民在数钱。一个虫草让近4成牧民家庭年收超20万,当东部毕业生犹豫是考研考公还是进大厂的时候,青海的年轻人,有的当牧羊兼直播卖货,月入上万;

青海人的生意经颠覆打工人的财富观,有这么夸张吗?在大厂业务员凌晨赶PPT的时候,青海牧民在数钱。一个虫草让近4成牧民家庭年收超20万,当东部毕业生犹豫是考研考公还是进大厂的时候,青海的年轻人,有的当牧羊兼直播卖货,月入上万;

有的投身盐湖文旅开民宿,旺季每天接待三五百人。据说,在当地盐湖打工的蓝领,工资比东部一线城市还高不少。当地人不用背井离乡跑东部进厂,想办法把家里的资源变现才是赚钱王道。这些你在GDP数据上看不到。这里不只有青海湖和可可西里,亚洲最大3条江的源头、龙脉之祖昆仑山最高峰都在这里。新中国两弹一星在这里研制,国家的新能源大战略这里是关键。所以青海究竟有多牛呢?

它的位置十分关键,北和东邻甘肃,西北连新疆,南靠西藏,东南抵四川,是中部与西部的结合部,是连接西北、西南跟内地的枢纽。这个宝藏省份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这次中央批复青海规划,打造2座中心城市,2座区域副中心城市,跟隔壁甘肃联手建设1个都市群,实现区域联动升级!具体是哪4座城市呢?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省会西宁。很多人都以为,冬虫夏草产量最大是东北,其实西宁才是王者。这里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了解河湟文化的打卡圣地。古湟中八景,每一景都是视觉盛宴,尤其是以奇取胜的北山烟雨,有九窟十八洞,每个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还有青唐城遗址,置身其中感受古时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热闹。这里有世界5大宗教并存,主打一个兼容并包。湟中的千户营社火高台表演爆火,吸引各地游客前去观看。它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座宝藏城市,人都说世界牦牛看中国,中国牦牛看青海,青海牦牛看西宁,天然草场、春种冬养,品牌畅销全国,还获得了国际有机食品金奖!西宁牦牛凭一己之力,撑起全省畜牧业。

该市工业也有大布局,依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化工和化学等传统工业,积极发展计算机、通信,多年来一直是青海经济头牌,妥妥的老大哥。

这座城市发展也得益于完善的交通。十几条高速、国道穿过,兰青、青藏等多条重要铁路过境,4E级国际机场,国内外航线145条,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以及东亚、东南亚。境内公路、铁路、航空形成3位一体交通网,是西北跟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是跟内地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联系的重要纽带。

这次中央让西宁跟甘肃省会兰州组团,构建兰西城市群,也是看重西宁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排第二的是中心城市格尔木市。“格尔木”这个名字是蒙古语,意思上河流密集之地。这座城市境内不仅河多,湖也多。著名的“三江源”就在这里。河流比较出名的是沱沱河,在通天河上游。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孙悟空大战通天河的取景地。湖比较出名的是察尔汗盐湖,到这里你能欣赏到两个奇观,一个是湖中套着湖,看一个赠一个;另一个是用盐修建的湖上公路,一路上雪白的盐带配上湖光山色,怎一个美字了得!

除了做文旅,作为矿产大户,该市的传统支柱是畜牧业和矿产开采,新的布局产业是光伏发电。作为连接青海与藏新甘3省的交通枢纽,该市的文旅潜力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这次中央让格尔木升级为中心城市,带动海西发展,也是看重它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第三个要说的是副中心海东市。你知道世界上第一碗面出自哪里吗?不是意大利,不是阿拉伯,是我们大中国!海东喇家遗址距今4000年,是新石器时代大型部落遗址。遗址内发现了一个陶碗,碗里有团状细条物质,这个条状物就是先民吃的面条,号称世界最早一碗面。那先民吃了面为啥没洗碗呢?因为当时发生了地震和洪灾,这个地方被遗弃了,所以这些生活日常,得以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这座城市因为在青海湖东边而得名,民族特色文旅是亮点。当地有近20个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各民族文化并存。尤其是土族,古代曾建立吐谷浑国。到彩虹部落土族园,可以了解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还有李家峡水库,红石蓝湖,美不胜收。还有瞿昙寺,作为保存最好的明代建筑群,到这里你能看到故宫的样子,故有青海“小故宫”之称。逛完了景区,买一份海东凉皮吃,凉爽爽香喷喷,那叫一个享受!

除了文旅,该市的畜牧、采矿是传统优势,光伏发电是新亮点。三驾马车齐发力,它由此成为青海经济第三强。

所以中央这次把它升级为副中心,也是希望它能配合老大哥西宁,把海东经济带起来。

除了这3座中心城市之外,周围还有一群“小弟”也迎来发展机遇。

比如德令哈,海西州首府,除了发展采矿业作为支柱外,可以依托自家的盐湖、吐蕃墓葬群等景观,结合蒙藏等少数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民族旅游业。还有传统的矿业之城茫崖,境内的雅丹地貌、丹霞地貌也非常适合开发文旅。

按照中央批复的青海的发展规划,青海跟甘肃联手打造都市圈,以拉动海西北经济发展,要是落地见成效,青海经济会有更好的表现。

从地理上看,青海在青藏高原东北,海拔高,气温和氧气含量是全国出了名的低,但资源也是出了名的丰富。除了是矿产大户,这里的可再生能源,像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全国名列前茅。该省的海南州,别看自然条件严苛,但凭借每年超1600小时的日照时长,建成了全球最大光伏电站之一,成为全省经济第二强,仅次于西宁。这里的资源,为国家贡献了4成的石油,近1成的光伏。难怪有人说,全国人民用空调,首先要感谢青海。

评论区青海人集合了!

信息来源:

《青海省“十四五”规划解读》

《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

《青海省统计局2024年经济报告》

《青海湖旅游数据解析》

来源:地理热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