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活一世,靠啥立足?老辈人常念叨:"树有根,人有品,根歪树长歪,品差人难正。"这话搁在今儿个仍像面镜子,照见世态炎凉,也映出家族兴衰。咱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品当底子,把家和当门面,一辈辈传下来的道理,比金子还经得住磨。
人品托底,家和为贵:老祖宗传下来的处世金规。
人活一世,靠啥立足?老辈人常念叨:"树有根,人有品,根歪树长歪,品差人难正。"这话搁在今儿个仍像面镜子,照见世态炎凉,也映出家族兴衰。咱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人品当底子,把家和当门面,一辈辈传下来的道理,比金子还经得住磨。
一、人品是立世的"铁门槛"
孔老夫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敲黑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话搁现在就是"做人没诚信,早晚得栽跟头"。咱村东头王大爷常说:"人这一辈子,名声比房子值钱,信誉比票子金贵。"你看那三国的诸葛亮,一辈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靠的就是"忠诚"二字。
当年刘备托孤,诸葛亮要是动点歪心思,早把刘禅踹一边了,可人家愣是把"忠义"刻进骨头里,不光让蜀汉老百姓念了千年,连敌营的司马懿都夸他"真君子"。
再说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却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做官时不贪不占,看到百姓受苦比自己挨饿还难受,主持修建捍海堰,救活成千上万的灾民。他的子孙后代个个争气,范家八代出了几十个清官,为啥?就因为老范家把"清正"当传家宝,人品立得住,家族才能走得远。
老百姓有句糙话:"人要是没人品,跟穿西装的狼没啥两样。"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明星偷税漏税,挣了几个亿就忘乎所以,结果咋样?名声臭了,钱也没了,连孩子都跟着抬不起头。你瞧,人品这东西,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能断了你的活路,也能铺就你的生路。
二、家和是最大的"聚宝盆"
"家和万事兴",这话贴在无数农家的堂屋墙上,比任何招财进宝的年画都灵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放家里头就是:家里闹别扭,喝凉水都塞牙;全家一条心,黄土能变金。
咱隔壁村的老李头,家里五个儿子,以前为了几分地打得头破血流,老母亲在中间哭成泪人。后来村支书领着他们去看"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张英老家盖房子,邻居跟他争地界,张英写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两家各让三尺,留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成了千古美谈。老李头的儿子们看完回来,主动把地界碑挪了半米,现在兄弟几个合伙开了个农家乐,生意火得很,老太太逢人就说:"家和了,心就暖,心暖了,钱就来了。"
说起名人家庭,杨绛和钱钟书的"神仙眷侣"让人羡慕。俩人结婚时,钱钟书说:"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娶了你之后,我没想过娶别人。"一辈子互相包容,钱钟书笨手笨脚,杨绛就说"我来做,你看就行";杨绛写《我们仨》,钱钟书帮着校稿提意见。
他们家从来没听过吵架声,有的只是"我懂你"的默契。你看,真正的豪门不是有多少套房,而是一屋子人凑在一起,吃啥都香,聊啥都乐。
老百姓还有句老话:"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兄弟闹分家,再好的家业也得塌。"前几年有个老板,挣了几千万,结果兄弟俩为了股权打得官司满天飞,公司差点破产。最后老父亲哭着说:"你们忘了小时候,家里穷得没米下锅,你哥把半碗粥让给你喝?"兄弟俩抱头痛哭,重新分股权、定规矩,现在公司又蒸蒸日上了。
你瞧,家就像一口锅,勺和锅沿难免碰着,但要是总盯着磕碰,饭就没法做了;要是想着一起把饭做好,磕碰就成了调味的响儿。
三、家风是子孙的"指路明灯"
林则徐有句振聋发聩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戳中了多少家长的痛点:总想着给孩子留钱留房,却忘了留啥最值钱——家风。
曾国藩的家书为啥能传百年?因为人家字字句句都是"干货"。他写给弟弟的信里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你看曾家后人,两百多年没出过一个纨绔子弟,代代都有人才,靠的就是"勤俭谦劳"四个字。
曾国藩自己官至两江总督,却穿补丁衣服,吃饭只吃一道菜,他说:"我这辈子没给子孙留银子,但给他们留了'耕读传家'的种子。"
梁启超更是把家风玩出了"花",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被称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给大女儿梁思顺写信说:"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你瞧,人家不盯着分数,而是教孩子"做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思成因病休学,梁启超写信鼓励:"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这种通达的处世态度,比任何补习班都管用。
老百姓常说:"跟啥人学啥样,跟着凤凰走远方。"我们村西头的赵老师,家里墙上挂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他儿子从小跟着他帮邻居修家电、给孤寡老人送菜,现在考上了师范大学,说以后要像他爸一样当老师。
你瞧,家风这东西,不是写在纸上的漂亮话,而是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学,一辈辈传下来的"精气神"。
四、人品、家和、家风:老祖宗的"黄金三角"
咱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放在家里头就是:人品是根,家和是干,家风是叶,根壮了,干才能挺,叶才能茂。诸葛亮人品正,所以能让家族在乱世中立足;曾家家风好,所以能让子孙在盛世中长青;老李头家兄弟和,所以能让日子在平淡中兴旺。
王阳明说:"心即理,知行合一。"放家里就是:心里装着人品,行动上才能守得住规矩;心里想着家人,日子才能过得和顺;心里念着子孙,才能把家风传下去。你看那些兴旺百年的家族,从来不是靠钱堆出来的,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把"人品正、家和顺、家风好"刻进骨子里,当成比命还重要的事。
临了,想跟大伙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世上最贵的房子,不是别墅洋房,而是家里有笑声;最值钱的遗产,不是金山银山,而是子孙有教养。愿咱们都能记住老祖宗的话:人品做底子,家和当日子,家风传根子,如此,方能"家和万事兴,代代福绵长"。
来源:好运连连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