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修订内容包括:热扩散测试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且烟气无害;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后外部短路要求不起火、
中国信息化周报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哇,
「本周热点」来啦,快来看这周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一分钟快速浏览本周热点
◉ 工信部整顿智驾:禁止夸大宣传等
◉ 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
◉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波音飞机
◉ 华为乾崑ADS 4发布,机构称2030年智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 虚假宣传最高可判刑2年!中汽协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
◉ 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这类产品或是人形机器人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
◉ 机构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3.5万亿元
◉ 比亚迪布局机器人触觉感知,入股国内领军企业帕西尼
◉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不碰撞是第一要义,UFO来了都不行
◉ 余承东称尚界首款车将“大爆”,让上汽准备好足够产能
◉ 马斯克:中国用户对FSD"最为苛刻",特斯拉机器人依赖中国部件
1
国内要闻
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修订内容包括:热扩散测试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且烟气无害;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后外部短路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为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2024版《指南》)。
2
产业风云
波音证实:中国已停止接收波音飞机
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关税环境”,中国客户已经“停止接收飞机交付”。奥特伯格说,波音计划在2025年向中国交付约50架飞机。他说,该公司不会“等太久”才把这些飞机交给其他客户。据报道,第二架原计划应交付给一家中国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21日返回美国。此前已有一架原计划交付给厦门航空的波音飞机,返回波音在美生产中心。(参考消息)
华为乾崑ADS 4发布,机构称2030年智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据媒体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4月22日宣布,华为乾崑新一代组合驾驶辅助系统ADS 4正式发布,带来架构、安全、体验的全面升级。靳玉志同时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2款合作车型上市,覆盖15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包括纯电、增程、混动及燃油等类型。
虚假宣传最高可判刑2年!中汽协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倡议: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倡议书中指出,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应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更早前,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发文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快科技)
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这类产品或是人形机器人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
据报道,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湖北省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机构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3.5万亿元
据媒体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推动做好低空经济发展专题会议,明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场、当前和长远等方面关系,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十五五”相关规划,全面筑牢安全底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低空经济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
比亚迪布局机器人触觉感知,入股国内领军企业帕西尼
4月24日,据公开资料显示,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新增比亚迪为股东,标志着这家触觉技术领域的新锐企业再获产业链巨头加持。该公司主营业务覆盖电子元器件制造、工业与服务消费机器人研发生产等。
作为国内少数实现触觉传感器自主可控的企业,帕西尼感知科技打破了海外企业对高端传感器市场的垄断。公司产品线从触觉传感器、机器人关节模组延伸至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2024年,帕西尼连续完成A轮及A+轮数亿元融资,创下全球触觉技术领域融资规模新高。创始人许晋诚师从日本机器人权威菅野重树教授,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早稻田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证券时报)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不碰撞是第一要义,UFO来了都不行
4月23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分享一段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底层逻辑的观点。视频中,马斯克表示,即便道路标线完全画错,即便有UFO降落在路中间,汽车也不能撞上,并且要继续做正确的事,“所以真正重要的,汽车自动驾驶的首要指令就是不能撞车,这绝对优先于一切”,不管标线怎么画,道路怎么修,关键在于在安全舒适地把你送到目的地的同时,将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陶琳在微博称,“正如马斯克说的,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的追求只有一个:无论路上发生什么,特斯拉不发生碰撞。这也是我们坚持视觉架构 + 端到端神经网络这一技术路线的原因。在所有技术路径的选择里,保护每个人的安全一定是最优先的考量。”(财联社)
余承东称尚界首款车将“大爆”,让上汽准备好足够产能
4月23日,据消息,在上海车展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为上汽集团站台,并表示华为和上汽集团一起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上市后预计销量会“大爆”,要上汽集团准备好足够的产能。“尚界”也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后的鸿蒙家族的第五界。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宣布,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要为尚界品牌组建超5000人的专业运营及技术团队,同时将打造专属超级工厂,依托华为的深度赋能,为尚界构建技术纵深护城河。余承东表示,尚界品牌的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
马斯克:中国用户对FSD"最为苛刻",特斯拉机器人依赖中国部件
特斯拉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当季营收为193.35亿美元,同比下滑9%;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09亿美元,同比下滑71%;归属于特斯拉普通股股东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12美元,同比下滑71%。财报发布后,特斯拉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逾5%。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预测:“在明年下半年,美国将有数百万辆特斯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马斯克表示,不同地区需本地化参数调整,毕竟雪地驾驶与加州日常驾驶存在显著差异。他还笑称,中国用户对FSD“最为苛刻”,是真正将其推向极限的群体。马斯克透露,Cybercab目前处于样品验证阶段,仍计划明年投产。
针对Optimus进展,马斯克表示,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大规模生产将在年末开始。由于大部分生产流程都是新的,爬坡会有挑战。他补充称,由于该人形机器人使用来自中国的机器人硬件,因此会受到关税影响。马斯克重申,今年目标是生产5000台Optimus机器人。(网易科技)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