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公安机关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播互动、线下宣讲等形式,通报2024年以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效,提高企业、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各地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近日,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公安机关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直播互动、线下宣讲等形式,通报2024年以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效,提高企业、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近日,山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去年以来,山西省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类刑事案件1258起。山西省公安厅加大全省环食药快检装备配备力度,稳步推进公安知识产权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专业打击体系。各级公安机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安全生产、工业母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文化等重点领域,开展全维度、全领域、全环节打防管治。同时,他们持续加强与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开展消防产品、农资产品专项整治;强化警企协作机制,建立“1+2+3”工作机制,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构建两项技术支撑、布建三个梯度服务对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警盾助企”活动纵深开展。
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方面取得的成效。内蒙古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8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1名,涉案金额8.6亿余元。内蒙古公安机关各级环食药和知识产权犯罪侦查部门持续强化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与检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形成打击合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服务企业模式,推广警企服务站、助企“面对面”等做法,分级分类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和专利密集型产业园区建立警企协作机制,强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截至目前,各盟市公安局在产业园区、名优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络站点57个。
4月24日,浙江省公安厅举办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媒体集中采访暨警媒恳谈杭州站活动,通报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2024年,浙江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923起。浙江公安机关在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警企联络,加强风险“体检”和防范指导,及时化解50余起商业秘密侵权风险;深化省公检法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围绕商业秘密案件的鉴定要求、手段认定、客户信息构成等18个疑难复杂问题,进一步形成司法共识。下一步,浙江省公安厅将以杭州为试点,深化推进“浙里安芯”专项工作,引导创新主体开展自查自检,普及基础防范措施;与市场监管部门健全完善商业秘密警情快速反应机制。
4月26日,安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亳州市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开展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民警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知识产权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砀山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在古城商业街向市民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阜南县公安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打击印制、销售和传播非法出版物行动。
连日来,福建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24日,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福建分会场活动上,福建省公安厅与相关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福建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科普助企专项行动,通报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成效。福州市公安局联合福州市版权局等部门,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主题座谈会,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版权保护意识。厦门市公安局与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征求企业单位对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漳州市公安局、莆田市公安局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提升群众识假辨假能力。
来源:中国警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