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进馆,首先被恐龙展厅震撼。巨大的恐龙骨架矗立眼前,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发出响彻天地的嘶吼。那些庞大的骨骼诉说着远古时期,这片土地上曾是恐龙的乐园。它们或漫步于茂密丛林,或激烈厮杀,展现着大自然的残酷与壮美。妻子紧紧攥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惊叹,我们仿佛回到
踏入甘肃省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推入了时光隧道。我与妻子十指相扣,怀着期待又敬畏的心情,准备开启这场横跨百万年、纵贯万里的奇妙之旅。
一进馆,首先被恐龙展厅震撼。巨大的恐龙骨架矗立眼前,仿佛下一秒就要“活”过来,发出响彻天地的嘶吼。那些庞大的骨骼诉说着远古时期,这片土地上曾是恐龙的乐园。它们或漫步于茂密丛林,或激烈厮杀,展现着大自然的残酷与壮美。妻子紧紧攥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惊叹,我们仿佛回到了儿时对恐龙充满幻想的时光,这一刻,对生命的演变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认知。
沿着展厅继续前行,原始人部落的生存场景跃然眼前。简陋却实用的石器、粗糙的陶器,还有模拟的原始人居住洞穴,生动地还原了远古先民的生活。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艰难求生,与自然抗争,从采集狩猎到逐渐学会农耕,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看着这些展品,我们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坚韧,也为自己身为文明传承者而自豪。
穿过时空长廊,丝绸之路的辉煌画卷徐徐展开。精美的丝绸残片、造型各异的胡人俑、承载着历史的驼队模型,还有那复制的丝绸之路画面,仿佛能听见阵阵驼铃声从远方传来。“甘肃丝绸之路”展览以“前奏”“开拓”“繁荣”“绵延”四幕铺开丝路画卷。
前奏:周秦青铜兵器与金饰片,诉说着陇原作为东西枢纽的使命;
开拓:汉代简牍陈列如林,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通过烽燧场景复原重现,妻子轻触互动屏,虚拟简牍上的隶书字迹随指尖流转;
繁荣:隋唐三彩胡人俑眉眼深邃,石窟复刻的佛陀光影下,我们转动仿制的敦煌转经筒,梵音低吟,恍若置身莫高窟;
绵延:宋元织锦的繁复纹样与波斯风格银器并列,印证着“文明互鉴”的永恒主题。
沿着“丝路”,我们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见证了无数商人、使者、僧侣跨越千山万水,传播文化、贸易往来的伟大壮举。妻子在一旁轻声说:“原来这就是丝绸之路,它比书上描述的还要精彩。”是啊,这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友谊之路,连接着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当属见到镇馆之宝——马踏飞燕的那一刻。这匹铜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造型矫健精美,充满动感与活力。它的身姿轻盈如燕,却又展现出骏马的矫健与力量,仿佛要冲破时空的束缚,奔向远方。“太不可思议了!”妻子忍不住发出赞叹。这尊雕塑不仅是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更体现了古人的浪漫想象与高超技艺,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的精神,也是中国古代文明辉煌成就的见证。
在佛教文化展区,那一个个精美的转经筒,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轻轻转动转经筒,耳畔仿佛响起了悠扬的诵经声,心灵也随之沉静下来。而敦煌壁画的复制品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绚丽的色彩、精美的线条,描绘着一个个神秘而动人的佛教故事。飞天仙女们身姿婀娜,彩带飘飘,仿佛要从墙壁上飞出来,带我们进入那充满奇幻色彩的佛国世界。
最后,我们来到“红色甘肃”展区。这里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从红军长征途经甘肃,到甘肃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动容。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破旧的军衣、简陋的武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份历史的厚重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也激发了内心的爱国情怀。
离开博物馆时,绵绵的春雨下在身上,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甘肃省博物馆就像一本立体的史书,将甘肃的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等多方面的瑰宝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更带来了一场视觉、听觉、心灵的全方位盛宴。在这里,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场景;文化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触手可及的珍宝。如果你也渴望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那么甘肃省博物馆,绝对值得你来亲身体验!
来源:小森历史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