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多前,西安交通大学刘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电磁感应材料突破最后一道技术瓶颈,成为具有市场化前景的重要技术成果。但遗憾的是,资金成为横亘在实验室与市场间的最大障碍。
近日
《人民日报》刊发
《西安人才基金投放超一点九亿元》报道
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金融活水”浇灌下
结出“产业硕果”
全文如下
一年多前,西安交通大学刘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电磁感应材料突破最后一道技术瓶颈,成为具有市场化前景的重要技术成果。但遗憾的是,资金成为横亘在实验室与市场间的最大障碍。
就在刘明团队看不到出路的时候,陕西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及时“出手”,帮助企业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2024年,人才基金投入600万元政策性资金,同时撬动1.05亿元社会资本,建成占地1.2万平方米的新产线。同年,项目所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千万元级营收,预计2025年突破亿元。
在西安,刘明团队的经历不是孤例,越来越多的科研创业者受益于这只人才基金。“它不追求短期回报,而是做‘资金伯乐’,在科研工作者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把硬科技的‘种子’浇灌成大树。”刘明说。
2023年5月,西安市设立人才基金,主要投资于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旨在突破人才创新创业初期面临的研发创新投入高、项目发展融资难、企业引才留才难等“瓶颈”,精准扶持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人才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基金运营近两年来,实际投放超1.9亿元,带动项目投资总额102.9亿元。
此外,人才基金针对重点技术攻关领域、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建立对口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人才基金储备各类人才项目300余个,用“金融活水”持续浇灌“科创绿洲”。
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是经西安市委、市政府批准,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科技局发起,联合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金融局以及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航天基地共同设立的政策性引导基金,西安财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管理机构。该基金旨在充分发挥金融工具助推作用,直接扶持西安市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突破人才创新创业初期研发创新投入高、项目发展融资难的瓶颈,促进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按照“政府引导、科学决策、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的原则运行,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投资方式主要分为创新人才股权激励、创业人才股权投资、市场化股权投资3类。其中,创新人才股权激励模式采用员工认购股权激励、以股权弥补柔性引才短板等机制,通过“3∶7”模式规避“无风险套利”,助力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股权投资模式采用“三个宽”标准,支持人才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市场化股权投资针对优质的高成长性人才项目,通过“基金+金融+政策”的综合服务模式,进一步释放企业增长潜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End-
陕西新闻联播报道!
百项专利,无人机黑马落户沣西!
安置房项目最新进展!
来源: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