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夜幕降临时,湖南武冈市水浸坪乡仁堂村道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准时“绽放”,许多村民领着一家老少,在这柔和的灯光下悠闲地散步,感受农村和美生活。“以前一入夜,这里就黑灯瞎火的,现在有了太阳能路灯,到处亮堂堂的,夜里外出也不用打手电筒了。”4月25日晚,面对前来回访
每当夜幕降临时,湖南武冈市水浸坪乡仁堂村道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准时“绽放”,许多村民领着一家老少,在这柔和的灯光下悠闲地散步,感受农村和美生活。“以前一入夜,这里就黑灯瞎火的,现在有了太阳能路灯,到处亮堂堂的,夜里外出也不用打手电筒了。”4月25日晚,面对前来回访的乡纪委工作人员,该村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道。
此前,水浸坪乡纪委在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接访活动时,有群众反映部分村民集中居住院落一直未安装架设太阳能路灯,晚上一片漆黑,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水浸坪乡党委、政府、纪委等相关单位,坚持“整村推进”“民生属性”建设原则,积极整合资金,及时勘测摸底,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仁堂、大山、贺东、峦山等行政村多次召开群众代表会、院落会,组织村民讨论路灯“安在哪”“亮多久”,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同时通过多轮宣传发动,让群众实地参与安装选址、定点放线等,让群众共同做决定,最大限度激发参与热情,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水浸坪乡以“小路灯”照亮“大民生”,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技赋能”四位一体建设模式和“群众自筹+乡贤反哺”多元结合投入机制,形成“筹资多元化、能源清洁化、运维长效化、效益综合化”的乡村智慧照明体系。在实施“点亮乡村路 靓丽水浸坪”行动中,一张亮化工程规划图点燃反哺热情。截至目前,全乡15个村(社区)已安装太阳能路灯1462盏,32.6公里的乡村主干道、自然院落道路被“点亮”,村民的夜间出行安全需求得到保障。
创新建立“分段认领+GPS定位”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村清廉观察员+村民监理员”贴心监督作用,实行查资质、查工艺、查效果“三查三验”制度,严把灯具质量关。同时,依托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释放民生改善、产业升级、治理增效多重红利。仁堂村149盏太阳能路灯照亮湖南湘丝众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蚕养殖基地生产运输“黄金通道”;贺东村小卖部因路灯照明延长营业时间;峦山村柔和路灯照明下广场舞队伍扩容三倍,返乡青年开起“夜校”教直播,带动土特产月销增长5万元。
路灯亮了,民心暖了。武冈市水浸坪乡纪委将持续从民生“小切口”审题破题解题,借助“互联网+监督”、村级监督服务微信群等平台,做好民生监督,守好民生民利,抓好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以有力有效监督执纪及时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为推动乡村振兴、清廉乡村建设增“光”添彩。(周维标 王洪泽)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