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两位同学入选2025年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15:57 2

摘要:在平昌县响滩中学,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叫王盛。青春正好的他,恰似破土而出的新芽,坚韧且充满希望。成长路上,风雨兼程,他却从未低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法治的热爱,在宪法赛场上披荆斩棘。他代表学校参加学生第八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他与队友一道携手奋进,在县赛、市

2025年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拟发布名单公示中,

其中,巴中2人上榜

2025年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拟发布名单(巴中)

王盛 巴中市平昌县响滩中学

彭艳 女 巴中市南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接下来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王盛

“宪”耀青春:一位巴山少年的法治追光路

在平昌县响滩中学,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叫王盛。青春正好的他,恰似破土而出的新芽,坚韧且充满希望。成长路上,风雨兼程,他却从未低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法治的热爱,在宪法赛场上披荆斩棘。他代表学校参加学生第八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他与队友一道携手奋进,在县赛、市赛、省赛乃至全国总决赛中过关斩将,最终和伙伴一举拿下团体一等奖,总成绩位居全国第四,用拼搏与汗水在宪法赛场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荣光。

直面困境,砥砺前行

2009年7月15日,王盛出生于平昌县响滩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在父母悉心陪伴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命运的考验突如其来。刚入初中,常年劳累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被诊断出尿毒症,需要持续的高额药物治疗。祸不单行,不久后,爷爷又被查出患有严重糖尿病,每月几千元的医疗支出,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瞬间压垮了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

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王盛没有被击垮,而是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从少年到“顶梁柱”的蜕变。为了帮母亲分担家务,他摸索出“三十分钟高效作业法”,在同学们享受悠闲课余时光时,他早已高效完成作业,转身投入到洗衣、做饭等家务中;当同龄人沉迷网络游戏时,他正守在父亲的病床前,轻柔地为父亲按摩浮肿的双腿。母亲看着懂事的儿子,眼眶湿润,欣慰地说:“小宝长大了,能帮妈妈分担了,是家里的顶梁柱,我相信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在学习上,王盛始终名列前茅,从未让父母为他的学业操过心。他心怀梦想,立志考上理想的大学,为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敢于挑战,拼搏逐光

王盛深知,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更需要在实践的熔炉中千锤百炼。初一时,他凭借出众的口才,在学校文艺晚会主持人选拔中脱颖而出。初二下学期,班主任邀请他参加第八届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七届比赛中,学长成功闯入全国冠军赛的事迹激励着他,他决心要像学长一样,甚至超越学长,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备赛期间,王盛争分夺秒,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课余时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他反复背诵宪法条文的朗朗书声,看见他伏案刷题时专注的身影。每天晚自习结束后,他仍沉浸在题海中,直至深夜。班主任周老师回忆道:“他总随身带着宪法口袋书,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背诵条文的身影,校园的花坛边、走廊上,都留下了他努力的足迹。”片区初赛时,尽管内心紧张得如同小鹿乱撞,但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他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顺利获得参加县级比赛的资格。在县级比赛中,他沉着冷静,发挥出色,以95分的高分成功晋级市级比赛。赛后,他深刻反思,意识到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此后,无论是吃饭、休息,他手中都捧着学习资料,争分夺秒地弥补知识短板,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终于,他成功闯入省级决赛。

为了更好地备战省级比赛,王盛创造性地总结出“三维学习法”:清晨,通过晨读梳理宪法体系框架,搭建起知识的四梁八柱;午间,研读最高法指导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晚间,组织模拟法庭辩论,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他的备赛笔记本上,200多个重点条款都标注着详细的案例注解,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了他的努力与付出。

在省级比赛中,他始终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在老师和学长的悉心指导下,凭借出色的发挥,他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晋级决赛,并在决赛中成功反超对手,一举斩获第一名。那一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么多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次比赛,不仅让他拓宽了知识面,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生活的考验并未结束。2020年冬季,父亲病情加重再次住院。王盛在父亲面前始终保持乐观,鼓励父亲积极治疗,并与父亲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京看日出。“这次我先去北京探探路,给您拿个奖回来。”此后,他一边紧锣密鼓地备战宪法比赛,一边丝毫没有放松学业,文化成绩依然稳居全年级榜首。

为了备战全国总决赛,王盛前往成都参加为期8天的赛前培训。培训前的摸底测试中,100分的试卷他只考了60分,许多题目都闻所未闻,这让他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深渊。但指导老师温暖的关怀和鼓励,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光,驱散了他心中的恐惧,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中。在集训期间,他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队友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紧密协作,共同查漏补缺。他每天进行14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整理出45页《宪法竞赛高频考点精析》。在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王盛自信从容,与队友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默契的团队配合,成功拿下团体一等奖,总成绩位居全国第四。评委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宪法精神传承者。”

载誉而归,奔赴新的征程

载誉而归的王盛,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他迅速回归校园,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努力弥补比赛期间落下的功课。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骄傲自满的影子,只有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王盛将奖杯转化为普法动力。他主导创建了“响滩中学模拟法庭社团”,带领同学们将“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热点问题编成普法情景剧,影响覆盖全县5000余名师生。2024年寒假,他发起“法律温暖行”活动,为当地村民义务讲解《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用专业知识为父亲一样的病患者守护救命钱。如今,这个曾站在全国领奖台的少年,依然保持着每天研读《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的习惯。他在日记中写道:“宪法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照亮我人生的火炬。我要让它温暖更多像我这样的家庭”。

从病榻前的孝子到宪法赛场的骄子,从法治的学习者到精神的传播者,王盛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荣光,不在于奖牌的数量,而在于如何用知识的光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在这条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这位巴山少年正以宪法为翼,向着更辽阔的天空翱翔。

彭艳

在无声世界里绽放的拼搏人生

彭艳,女,2011年5月出生,南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七年级听障学生。她用飞镖划破寂静、用汗水书写青春,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在无声世界里绽放光芒,用一枚枚飞镖镌刻出“四川省残运会冠军”的荣耀勋章。她用舞蹈的韵律编织梦想,用无声的担当诠释责任。她是岩缝中倔强生长的孤岩梅,在命运的寒冬里绽放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

飞镖逐梦 四千次锤炼锻造的金牌人生

2023年4月,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空气凝固在决胜时刻。面对连续两轮爆镖的危机,扎着马尾的彭艳目光如炬,指尖的飞镖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红心!”电子屏亮起瞬间,全场沸腾,这个身高不足1.5米的小女孩,为巴中市摘下一枚金牌。

这份荣耀的背后,是三年如一日的坚持。2020年刚被选入市飞镖体育运动训练队时,她连基础动作都要反复练习上百次。训练馆见证了她的执着;每天4000枚飞镖的投掷量,让飞镖盘上密布着深浅不一的凹痕;矫正动作绑在手腕的沙袋,磨破皮肤结出厚厚的茧;为了保持投镖稳定性,寒冬腊月里她坚持赤手训练,冻得通红的双手始终紧握飞镖。教练手机里存着震撼的数据:集训期间,彭艳累计投镖26万次,磨破运动鞋3双,用坏镖针47枚。

“她在任何事情上都会全力以赴,在她身上总能看到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彭艳的老师王海霞说道,当同龄人在游戏短视频中消磨时光时,她在训练馆对着靶心反复修正0.1毫米的偏差;当寒暑假同学们享受闲暇时,她每天提前两小时到校加练。自2023年开始,巴中市每一届体育复健进校园运动会冠军领奖台上从未缺席过她的身影,时而手握飞镖精准制胜,时而执起跳绳轻盈如燕,时而在田径赛场上风驰电掣.....连续两年斩获5枚金牌的骄人成绩,见证着她对运动的热爱;校服下贴满的肌效贴,无声诉说着荣耀背后的伤痛。

静默领航 班级里的“小太阳”

清晨七点的校园还笼罩在薄雾中,七年级聋生班的教室已响起窸窣的打扫声。作为班里的一员,彭艳总是第一个到校:擦净黑板凹槽的粉笔灰,整理好每张课桌上的文具,把值日生的名字工整写在角落。当同学陆续到来时,她会用手语比出温暖的“早上好”,晨曦中的笑容比朝阳更明媚。

这个无声的班级因她而充满生机。卫生大扫除中,她跪在地上用手掏卫生死角;主题班会上,她自编手语舞蹈调动气氛。“她让特殊教育有了温度。”校长在教师会上这样评价。作为校鼓乐队主力将,她将《义勇军进行曲》转化为震撼的肢体韵律;在筑梦舞蹈团,她带领队员一起排练《翱翔》,在南江县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荣获二等奖。当问到她为何如此拼命,她用手语打出:“我想证明,寂静的世界同样精彩。”

逆风绽放 新时代的追光者

翻开彭艳的课本,密密麻麻的笔记间藏着感人的细节:数学公式旁用不同颜色详细记录着拆解步骤,课文空白处贴着自制的词语卡片。作为年年都是三好学生的学霸,她有一股独特的韧劲,为了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她在课后找来一个空纸盒,对照着反复练习,直到完全弄懂才罢休。同学们说她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因为她总能用肢体语言把《月下独酌》演绎成唯美的手语诗,把圆周率背诵变成手指舞的韵律。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身体里住着巨人般的灵魂。学校组织义卖时,她捐出自己全部的手工作品;面对同学求助,她耐心用手语沟通;暴雨突袭操场那天,是她独自撑着伞,把瑟瑟发抖的流浪猫护在怀里。她对自己的人生有自信且独立地规划:“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尤其是做好当下的事。”如今,彭艳正在认真备赛2025年巴中市体育复建进校园运动会,报名田径项目以后,她每天都坚持进行2个小时以上的腿部力量及弹跳力训练。

“我听不见掌声,但能看见希望。”这个在飞镖靶心上雕刻梦想的女孩,正以超越常人的勇气突破生命的边界。当无数枚飞镖化作满天星辰,当无声的舞步踏出时代节拍,彭艳用自强不息的精神,绽放出最动人的花朵——那是属于奋斗者的生命之光,更是彭艳最铿锵的成长宣言。

来源:巴中外宣服务中心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