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生产技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2:25 2

摘要:选地整地,科学选种。高粱不宜重茬,一般前茬以大豆、玉米等为宜;注意前茬除草剂使用情况,避免造成药害。精细整地,北方秋季前茬收获后抓紧整地(起垄),蓄水保墒,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目的;秋季未起垄的春季顶浆做垄,保蓄土壤表层的水分;一般耕地深度20—30厘米

(一)选地整地,科学选种。高粱不宜重茬,一般前茬以大豆、玉米等为宜;注意前茬除草剂使用情况,避免造成药害。精细整地,北方秋季前茬收获后抓紧整地(起垄),蓄水保墒,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目的;秋季未起垄的春季顶浆做垄,保蓄土壤表层的水分;一般耕地深度20—30厘米,提倡深翻,有条件的结合施用农家肥,也可翻、耙、种一次完成。依据用途(酿酒、食用、饲用等)选用经国家登记、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专用高产品种。春播品种应结合当地生态条件,以安全成熟为前提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条件,生育期不宜过短;夏播高粱宜采用早熟或中熟品种。雨量充沛地区,宜选择中散穗型品种,抑制穗部病虫害。机械化收获的宜选择矮秆、整齐度好、不易落粒的品种。谨防购买夸大宣传、跨区引进的品种。

(二)适情栽培,适期播种。可单作高粱,也可与大豆、花生、食用豆等间作,提倡宽窄行栽培。干旱地块采取免耕播种、平播或垄沟播种等方式,适当深播浅覆土,因地制宜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坐水”播种或浇水增墒后播种等抗旱节水措施;低洼地块提早起垄散墒、提高地温,垄上播种,适当晚播。依据品种生育期、地温和土壤墒情确定播期,一般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2℃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为宜(大多为5月初)。播前3—4天晒种3—5小时,注意清除杂质。播种应深浅一致、覆土薄厚一致,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一般覆土厚度不超过3厘米,播后镇压保墒。推荐使用高粱播种机。

(三)合理密植,构建群体。根据品种特点、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土壤肥力、施肥管理和种植习惯等确定密度,粒用高粱密度一般7000—12000株/亩,特殊品种20000株/亩。精量播种机播种时做好清选、晒种,保证种子大小均匀、整齐一致,播种量一般0.4—0.5公斤/亩,精量播种地块可不间苗。青饲青贮高粱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播种量,人工播种需适当加大播种量。西南高粱产区如果采用育苗移栽种植,应适时早栽。一般苗龄25—30天,最迟不超过35天(叶龄6叶左右)移栽。利用雨后抢墒或灌足水后移栽。

(四)肥水调控,全程养分。肥料施用原则为分期施肥、科学减量、增施基肥、施足种肥、适时追肥。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化肥用量折合纯氮11—13公斤、五氧化二磷5—8公斤、氧化钾3—5公斤,并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和目标产量适当调整。农家肥作底肥,磷肥、钾肥及全部氮肥的30%结合播种一次性施入,全部氮肥的60%作拔节肥在拔节期施用,10%作粒肥在开花期使用。注意种、肥分开,以防烧种,影响出苗。如果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选用肥料要长效短效结合,避免生育后期脱肥。高粱耐旱,但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是需水关键期,如遇干旱,有条件地区应及时灌水。

(五)风险防控,减灾挽损。高粱大多种植在干旱、低洼、盐碱、冷凉等地区,应加强气象和病虫草害防控,及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特别注意防范早春干旱和低温冷害。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对未包衣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根据本地区病虫害发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种衣剂。

对于草害,4—6叶期结合间苗和中耕进行除草,一般2次。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高粱专用除草剂封闭除草,一般不建议苗后化学除草;若必须苗后除草,可在5—8叶期前后施用高粱专用除草剂;严格控制除草剂种类、用量及喷施时期,以免造成药害。

对于病虫害,关注丝黑穗病、靶斑病、炭疽病、螟虫、蚜虫、粘虫等高粱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进行轮作倒茬、种子处理、适时播种、适宜用药等。春播高粱区要特别注意丝黑穗病、玉米螟等,夏播高粱区注意蚜虫、玉米螟等,南方高粱区注意玉米螟、炭疽病等,应早防早控。可采用地面喷施或扬撒合适药剂防治地下害虫、黑穗病等;在大喇叭口期喷施苏云金杆菌,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投放赤眼蜂等物理、生物方法防治螟虫。开花前,无人机等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结合插草把诱蛾产卵灭杀棉铃虫。在幼虫3龄前防治粘虫。蚜虫呈点片发生时,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控。

对于干旱,选择适应性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10厘米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2℃时,可选择抢墒播种。在干旱情况下播种一般要较正常情况增加30%左右的播种量。当土壤特殊干旱时,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选择膜下滴灌、微喷灌、浅埋滴灌等灌溉措施。春旱严重未及时播种或播种后出苗不全的地块,可选择补种早熟高粱、绿豆、荞麦、早熟油葵等短生育期作物,对部分难以形成籽粒的高粱,可以用作青饲贮饲草。

对于低温,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生育期适宜的高粱品种,播前种子处理,提高出苗率;适时晚播,把10厘米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2℃作为适时播种的温度指标。采用垄播法或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苗期出现低温冷害时,可早追肥,增施磷肥,促进早生快发。生育后期温度过低容易出现穗分化延迟等现象,可在开花期和灌浆中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适宜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促进提早成熟。

(六)适期收获,减损提质。当籽粒呈现品种固有形状和颜色、粒质变硬、穗下部籽粒内含物硬化成腊质状、粒色光亮、含水率降至20%左右时收获。可以采用人工或联合收割机收获。采用收割机收获时,控制收割机行走速度,减少机收损失。食用高粱要适当早收,在蜡熟末期即可收获。南方区春播高粱收获期一般在7月份,常常高温多雨,建议该区高粱进入腊熟末期后,及时收获,抓紧晾晒,确保产量和质量。#高粱#

来源:白菜豆腐汤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