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旗舰”引领蓄力 后发赶超“破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7 18:43 2

摘要:26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奎独乌”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乌苏市,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新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发布会在这里盛大举行。发布会上,塔城地区围绕合成生物智能制造、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塔城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王高升报道)4月的塔城,万物复苏,春和景明,处处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播种希望的好时节。

26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奎独乌”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乌苏市,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新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发布会在这里盛大举行。发布会上,塔城地区围绕合成生物智能制造、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签约,签约金额达41.8亿元。

同时,发布了《塔城地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和《塔城地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意味着塔城地区在当前国内新型产业——合成生物制造领域抢得一席之地,为后发赶超“破局”赢得先机。

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吉说:“我们借助合成生物技术解析复方协同机制,定向优化活性成分组合,推动六味地黄丸、天智颗粒等产品的精准化、标准化升级,建设智慧中药材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力争在乌苏市建成‘合成生物—中药创新联合实验室’,为助力中医药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同样,在距离乌苏市400公里之外的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生物胶原蛋白肠衣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

新田生物科技(新疆)有限公司夜晚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给地基浇筑混凝土。

新田生物科技(新疆)有限公司11亿米生物胶原蛋白肠衣项目是塔城地区2025年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美国强生生物胶原蛋白湿法生物酶制造技术,由强生第二代胶原蛋白肠衣制造技术6条N线和强生第三代胶原蛋白肠衣制造技术2条S线组成,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生物胶原蛋白肠衣在产品及技术领域的空白,改写了中国高端胶原蛋白肠衣依赖进口的历史。

项目的建设对试验区生物科技产业(如食品加工、动物饲料加工、可食用包装材料制造、胶原蛋白食品生产、骨胶原生产制造、生物基材料研发与生产等)板块的发展、对试验区从口岸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项目自3月18日工程建设开工以来,项目建设方、设计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齐心协力,特别是施工单位发挥攻坚克难、向黑夜要时间的精神,项目建设高效扎实推进。预计,项目一期6条N线将在今年7月进行试生产。

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玮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生物胶原蛋白肠衣11亿米。带动就业300多人,年产值达6亿多元,其中60%产品出口,每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合成生物被视作颠覆性技术,是生物经济的关键增长极。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合成生物”列为生物产业重点领域,提出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造、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标志着合成生物产业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布局。2022年国家颁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产业化的加速点。

无独有偶,作为国内合成生物制造业领域的 “旗舰”企业,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和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4月落户乌苏市马吉克工业园区,占地2000亩,投资30亿元。建有年产3万吨长链二元酸、5万吨戊二胺、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等项目,并配套建设30万吨玉米深加工装置和年产3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短纤生产线。2024年,实现产值10.97亿元,上缴税收1.5亿元。

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外景。

目前,凯赛是具有全球代表性的、能够同时实现生物法制造系列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并大规模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凯赛(乌苏)公司拥有授权专利合计76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先后获得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称号、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小巨人” 企业,并通过EcoVadis评审等。

塔城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涌现出了凯赛(乌苏)生物、新疆隆惠源药业等龙头企业。

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13年,位于额敏(兵地、辽阳)工业园区,专注于甘草、黑加仑、沙棘等区域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司现拥有6500亩规范的种植基地和两条标准的产业化生产线,主要从事原料种植、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及进出口业务,是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

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着力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生物酶法制备甘草次酸及GAMG)中试及产业化推进。联合西南大学积极探索植物提取物在无抗兽药、健康饲料等新领域的应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大连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

如今,公司已拥有国内先进的浓缩提取和纯化精制设备,甘草提取物产能位列全国前列,年生产各类深加工甘草制品150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同时,还生产黑加仑、沙棘果饮、果酱等食品系列产品。目前,公司产品涉及中药提取物、兽药、食品与食品添加剂及动物饲料等行业领域。

据了解,2025年开始该公司将陆续投入4000万元,用于新建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生物酶制备甘草次酸的项目生产线。项目完成后,公司业务将涵盖甘草提取物、甘草浸膏及甘草酸衍生物等全系列甘草产品,预计可实现年销售2亿元的产业规模,产品综合净利润率在15%到25%。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3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在塔城地区乌苏市设立新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并支持塔城地区培育发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对此,塔城地区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科学规划了“一核三区”的空间布局,一核是指以乌苏工业园区为核心建设新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聚集区,依托凯赛(乌苏)生物等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三区主要包括: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立生物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进行技术研发、中试放大和成果转化。沙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布局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等产业。额敏工业园区,依托隆惠源开发以中草药、黑加仑、沙棘等为原料的生物活性成分提取、保健品、天然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

塔城地区工信局党组书记许继华说:“今后,我们将围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总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培育现有的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不断地为生物制造产业拓展新的空间,力争在两到三年之内使塔城地区合成生物制造真正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的春天,新的出发。塔城地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方向已明确,蓝图已擘画,并有凯赛(乌苏)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和凯赛(乌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新疆隆惠源药业有限公司的引领,还有试验区新田生物科技(新疆)有限公司11亿米生物胶原蛋白肠衣项目的加速跟进。相信,今年就是塔城地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春天,实现后发赶超指日可待。

来源:爱塔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