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消息——有个国产护肤品牌自称“中国第一松茸护肤品牌”,还说靠科研“卷”出了新高度。
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消息——有个国产护肤品牌自称“中国第一松茸护肤品牌”,还说靠科研“卷”出了新高度。
这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
5月10日上海那场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估计能揭开不少谜底。
先说说这品牌的“底气”从哪来。
公开信息里总提到它“根植中国”“破译珍稀植萃之美”,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结合“六位一体”研发创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科研策略,倒能品出点门道。
松茸这东西,大家都知道是“菌中之王”,但用在护肤品里可不像炖汤那么简单——从活性成分提取、稳定性保持到皮肤吸收效率,每个环节都得砸钱砸时间。
能把松茸做成品牌核心,说明人家没走“蹭概念”的老路,而是真在“中国特色原料”上扎了根。
就像网友调侃的:“以前总说国外品牌会‘玩’植物成分,现在咱们自己的珍稀宝贝终于被认真研究了,这波我站!”
再看行业大环境,今年上海的化妆品圈简直“神仙打架”。
4月刚办完国际化妆品创新大会、创新技术发展论坛,5月还有科学技术大会接棒,连美博会都凑着热闹来。
这些活动里,“科研”“创新”“中国特色”几乎成了高频词。
为啥?
因为消费者变聪明了——买护肤品不再只看广告,成分表、实验室数据、临床测试结果,一个个都要扒得明明白白。
就像我闺蜜最近吐槽:“以前买精华看‘大牌’,现在看‘有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毕竟钱得花在真技术上。”这时候冒出个“中国第一松茸护肤品牌”,刚好踩中了“国产科研崛起”的风口——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有效”的需求,又呼应了“文化自信”的情绪。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还是“科学传播”这四个字。
5月10日趋势大会的主题就是它,为啥重要?
因为再牛的科研成果,要是说不明白、传不开,消费者不认账,那也是白搭。
就像之前有个国产护肤品牌用了中药成分,结果宣传时只说“传统秘方”,没讲清楚现代科研怎么验证效果,结果被质疑“智商税”。
反观这个松茸品牌,从“六位一体”研发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策略,每个词都在努力把“科研”翻译成普通人能听懂的话。
有网友说得实在:“不是我们不信任国货,是有些品牌总玩虚的。要是都像这样把技术掰开了揉碎了讲,谁不愿意支持?”
说到底,“中国第一松茸护肤品牌”的走红,不是偶然。
它背后是国产化妆品从“拼包装”“拼营销”到“拼科研”“拼特色”的转型,是消费者从“盲目追大牌”到“理性选好货”的觉醒,更是“把中国宝贝变成世界宝贝”的野心。
5月10日的趋势大会,与其说是一场行业聚会,不如说是一次“科研成果的公开处刑”——能站在台上讲明白的,才是真本事。
而我们普通消费者最期待的,不过是能多几个这样“有技术、会说话”的国产品牌,让“买护肤品看国产”变成像“用手机选华为”一样自然的事。
毕竟,真正的自信,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把每个“中国第一”都踏踏实实干成“世界第一”。
来源:小伊聊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