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擀面皮:从乡土风味变成中国味道,地方传统美食成为致富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22:06 2

摘要:在西安乃至陕西众多的凉皮种类当中,来自陕西宝鸡岐山的擀面皮,更显得独树一帜,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在西安乃至陕西众多的凉皮种类当中,来自陕西宝鸡岐山的擀面皮,更显得独树一帜,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

这个可以追溯至 3000 多年前周文王时期的特色美食,如今,还在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不仅成为岐山民间日常主食,衍生出凉皮、烙面皮等分支,还走出陕西,走向了全国,成为国人钟爱的特色地方美食小吃之一。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的岐山县,是周文化发源地,《诗经》中已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记载,当地小麦种植历史超3000年,为面食的发展奠定基础。

擀面皮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工艺雏形:相传武则天时期,岐山民间已有“冷淘面”(凉面)做法,擀面皮或由其演变而来。

明代辣椒传入后,岐山擀面皮的“酸辣香”风味体系逐渐完善,成为百姓日常主食。

在岐山,旧时红白喜事必上擀面皮,象征“长长久久”(长条面皮)、“酸辣人生”(调味哲学)。

而擀面的制作过程更显匠心,从选麦到擀制需经12道工序,体现关中“面食不厌精”的饮食态度。

一道正宗的擀面皮,从和面、洗面、发酵、烫面浆、擀面皮、蒸面皮到切配与调味,看似复杂,其实正是对美味的匠心讲究。

岐山擀面皮的吃法也有很多,因为吃法不同,味道和口感也更有不同:

凉拌:将擀面皮切成条状或片状,加入面筋、黄瓜丝、豆芽等配菜,再淋上辣椒油、香醋、生抽、蒜泥水、盐、鸡精等调料,搅拌均匀即可。这种吃法口感酸辣可口,是最常见的吃法。

热炒:把擀面皮切成小块,与蔬菜(如白菜、豆芽、韭菜等)一起炒制,加入适量的调料,炒至面皮变软,蔬菜熟透。热炒的擀面皮别有一番风味,口感较为软糯。

夹馍:将擀面皮切碎,夹在酥脆的馍中,再加入一些辣椒油和调料,就成了美味的擀面皮夹馍,口感层次丰富,既有馍的酥脆,又有擀面皮的劲道和香辣。

老陕对于岐山擀面皮的做法和吃法,既有当地物产和自然环境的特色体现,也有老陕一贯以来的直爽秉性。

岐山县城本地有很多地道的擀面皮店,不过宝鸡、西安等城市也开了不少擀面皮店,甚至和线上电商结合,开始走向全国。

目前,岐山擀面皮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1。2023 年,宝鸡擀面皮销售额达 55.5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产业产值将达 100 亿元。

岐山县有众多擀面皮加工企业和店铺,全县擀面皮日产总量最高达到 85 万张,2023 年全年销售总额 14.51 亿元,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建成了二十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线下门店,带动 3 万人就业。

岐山当地依托擀面皮发展历史久远、制作技艺传承连贯的优势,形成了原料、产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闭环,推动 “一碗面” 全产业链发展,让 “乡土风味” 变成 “中国味道”。

从周原大地走出的岐山擀面皮,正以“一碗面的经济学”书写传统美食的现代传奇。无论是蹲在巷口吃现拌的烟火气,还是撕开速食包解馋的便捷性,这抹酸辣滋味始终链接着历史与当下,也成为地方风味走向全国的成功样本。(图片来源:岐山宣传、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岐山县电商直播基地、岐山周文化旅游度假区等)

来源:乐游天下旅行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