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听到agent一词的次数越来越多。起初,它令不少人心生疑虑:与只能处理静态任务的普通AI应用相比,agent胜在对动态任务的分解、规划和执行,而且一切都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提出一个需求,但除了任务类型和自动化程度不同,agent和AI应用的处境应该
撰文 | 新皮层小组
编辑 | 吴洋洋
今年以来听到agent一词的次数越来越多。起初,它令不少人心生疑虑:与只能处理静态任务的普通AI应用相比,agent胜在对动态任务的分解、规划和执行,而且一切都是自动完成的,用户只需要提出一个需求,但除了任务类型和自动化程度不同,agent和AI应用的处境应该是相似的——如果「模型即应用」,那为什么不能是「模型即agent」呢?
当模型的能力变强,一些基于模型的独立应用被吞噬的例子已有不少。比如拍照答题,当基础模型还只是个普通的多模态模型时,它可能只能识别镜头拍到的题目,却不具有通过推理解题的能力。这时候,一批在线教育产品仍然能够存活,它们仍然能够通过专有题库和解题步骤数据对模型进行「后训练」,从而得到一个能力超越基础模型的AI教育产品。基础模型的推理能力提升后,这类教育产品的独特能力就开始瓦解。现在,你随便打开一个排名靠前的大模型公司的聊天机器人,它们都提供拍照答题功能。
面对模型能力升级,agent和普通AI应用应当同样脆弱。然而,想要基于agent概念建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公司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OpenAI和字节跳动。
OpenAI在本周被报道称已向一些投资者透露说,2029年公司营收将超过1250亿美元,其中来自agent的收入将达到290亿美元,约占总营收的1/4。这些智能体包括:向「高收入知识工作者」销售的低阶agent,月订阅价2000美元;可以用于软件开发的中端agent,月费1万美元;此外还有博士级的高端agent,月费高达2万美元。字节跳动也开始测试其agent平台「扣子空间」,说要做「agent平台」,不同agent有不同特长。
如果你还记得那个想要每个人都可以自定义ChatGPT、自定义豆包的定制服务的话,可能会对上面这些agent有些困惑,因为这些agent看起来跟当时大模型公司们想要干的事没什么不同。问题就在于,靠个人上传有限的个人数据很难让模型本身的能力有多大提升,训练一个agent则复杂得多,它起码需要一个企业级开发者。
如果你用过ChatGPT里面的DeepResearch功能,就知道agent是什么了。DeepResearch就是一个agent,它可以自动化地帮你做深度搜索和研究,产出二级市场研报(当然目前DeepResearch的产出还简单得多)之类的研究结果。如果不使用DeepResearch,你就只能得到对于数量有限的几个网页的内容的总结。
DeepResearch当然比普通的AI搜索更好用,而其能力一段时间内都很难被基础模型本身的能力覆盖掉,这个时候,agent的生意就会成立。
当OpenAI都对agent的商业前景乐观、敢于对其最高端agent大胆开价2万美元/月的订阅费,说明它已经触摸到了大模型的能力边界——模型本身做不到的事,就是agent的生意空间。
以下内容由「新皮层」团队制作,欢迎关注。
Key Points
模型与应用
字节发布「扣子空间」,要做agent平台;
OpenAI预计4年后营收涨10倍以上,agent贡献1/4;
特斯拉Robotaxi开始服务测试,可能6月正式商用;
Uber与大众联手在美推Robotaxi服务;
硬件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首次举办,完赛队伍不到一半;
寒武纪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滑13%;
苹果计划将美版iPhone将全部放到印度生产。
模型与应用
字节发布「扣子空间」,要做agent平台
4月19日,字节跳动开始内测其首个agent平台「扣子空间」(Coze Space),定位为「与AI协同办公的最佳场所」。在该平台内,用户可以找到「A股观察助手」「用户研究专家」等多个agent,支持专业分析与深度报告生成。如果需要整理文档,只需一句指令,平台内的agent就能自动完成格式转换、关键信息提取与结构化输出,整个过程不到30秒。此外,通过标准化的协议系统,扣子空间还集成了飞书、高德地图、Notion等超过60款服务的插件,能实现不同工具间的无缝衔接与数据流转。
OpenAI预计4年后营收涨10倍以上,agent贡献1/4
4月23日,有报道称,OpenAI向一些潜在投资者透露,2029年该公司营收将超过1250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到1740亿美元。而2024年,OpenAI的年收入为37亿美元。营收结构上,ChatGPT的订阅销售收入预计将从今年的约80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500亿美元,而API访问收入将从今年的约20亿元增长至220亿美元。另外,OpenAI预计将通过AI智能体(agent)获取290亿美元的收入。今年3月,曾有投资者透露,OpenAI计划以每月2000美元的价格向「高收入知识工作者」销售低阶agent;以每月可能1万美元的价格销售中端agent,用于软件开发;以及以每月2万美元的价格销售博士级的高端agent。OpenAI预计未来20%至25%的收入将来自agent产品。
特斯拉Robotaxi开始服务测试,可能6月正式商用
4月24日,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启动「FSD监督版(FSD Supervised)叫车服务」的内部测试,为其即将在今年夏季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进行最终技术验证。特斯拉表示,目前已累计完成超过1500次行程和1.5万英里的实际道路验证。特斯拉于去年发布了10月发布了Robotaxi车型Cybercab。今年2月曾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在今年6月率先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马斯克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再次确认了这一点,并表示初步会投放10至20辆配备FSD智能辅助驾驶的Model Y车辆,未来逐步向美国其他城市扩展。
Uber与大众联手在美推Robotaxi服务
4月24日,Uber宣布,与大众全资子公司大众ADMT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将在未来10年内于美国多个城市推出商业化的Robotaxi服务。运营车辆将采用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VW ID. 巴士系列。Uber和大众预计,这项Robotaxi计划将在美国洛杉矶首发,于2026年年底商用,但并未透露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在项目的初期阶段,这批自动驾驶车辆将仍然由人类安全操作员坐镇,并预计到2027年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根据公告,大众的MOIA自动驾驶部门将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运营平台。
硬件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首次举办,完赛队伍不到一半
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办,共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参赛。最终,共6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完成比赛,「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总用时,领先第二名的「小顽童N2」57分8秒夺冠。全程比赛中,天工队是唯一没有中途更换机器人的队伍,只更换了3次电池。此次比赛赛道全程21.0975公里,中途包含最大9度的坡道、14次转弯、1.5公里冲刺直道等多重复杂场景。现场大多数队伍采用了「一名人类领跑员+一名控制员+机器人」的配置。领跑员或是系着牵引绳保护机器人,或是每隔一段时间给机器人的关节喷冷却液、更换电池。
寒武纪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4月18日,AI芯片生产商寒武纪公布2024年全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寒武纪总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全年利润总额-4.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48亿元亏损收窄。今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收11.11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营收规模,同比增长4230.22%;净利润3.55亿元,扭转上年同期亏损2.27亿元的局面。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同比下滑13%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特斯拉实现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2%,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13.48亿美元;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71%。营收和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交付量下降。第一季度内,特斯拉交付新车336681辆,同比下降13%,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差季度表现。对此,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称,年初特斯拉推出了新款Model Y,并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升级了生产线,产线改造影响了交付。另外,管理层也提到,「部分市场遭遇了蓄意破坏和消费者负面情绪问题」。CNBC今年4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000位受访的美国民众中,一半人对马斯克持负面看法,超过47%的人对特斯拉持负面看法。
苹果计划将美版iPhone将全部放到印度生产
4月25日,有报道称,由于中美贸易战加剧,苹果正计划将在美国本土所售iPhone的组装业务全部转移到印度,最快在2026年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印度组装的iPhone产量将翻倍。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iPhone的全球出货量为2.321亿部,美国每年销售的iPhone数量为6000多万部。目前,绝大多数iPhone在中国组装完成。富士康和印度塔塔电子去年开始从中国进口部分预组装零件包以支持印度工厂。今年3月,苹果在印度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的iPhone出货金额达13.1亿美元,创下单月纪录。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里,苹果在印度组装的iPhone金额高达22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60%。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