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报告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锦囊专家联合发布,是国内首份聚焦ERP产品的选型指南,旨在助力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科学选择ERP产品。报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与专家咨询,构建了涵盖产品、企业自身素质、服务三大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的E
4月25日,国内首份《央国企CIO选型指南——ERP产品》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CIO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该报告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锦囊专家联合发布,是国内首份聚焦ERP产品的选型指南,旨在助力央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科学选择ERP产品。报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与专家咨询,构建了涵盖产品、企业自身素质、服务三大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的ERP选型指标体系。基于该体系,报告对全球ERP厂商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其产品特点、市场定位及竞争优势,并对百余款ERP产品进行了全面评估与评分。结合央国企的实际需求,最终优选出一批兼具高度适用性与竞争力的ERP产品,为央国企提供了精准、可靠的选型参考,助力其数字化转型进程。
中软协CIO分会副主任委员王仰富在发布会上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央国企AI+行动计划落地,绕不开ERP、CRM、MES等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重构。2025年AI大火,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AI+行动计划》与《中央企业AI+实施指引》央国企在数字化方面的注意力放在了AI+,但AI+业务场景的落地,需要企业架构重构,并在企业架构的牵引下分布有序进行,ERP、CRM、MES等的AI化升级,是企业架构重构与AI+行动能够落地的关键工作之一。
研究发现,央国企ERP市场呈现"国产为主、国外为辅"的格局特征,国外厂商聚焦补充性需求,SAP、Oracle等在跨境结算、多语言合规等场景仍具不可替代性,但市场份额收缩至30%以下。95%的央国企已部署ERP系统,其中42%以国内ERP产品为主,37%采用国外ERP解决方案,16%使用自研系统,剩余5%尚未应用ERP。
而央国企ERP产品应用则呈现“强基础、弱创新”的显著特征。央国企的财务模块以80%的应用率居首,反映其对合规性、资金管控的刚性需求。订单管理(70%)与采购(65%)紧随其后,体现供应链上游管控能力,符合集中采购政策要求及大宗交易管理特性。
央国企ERP优势集中于业务支撑能力与安全可控性,体现其数字化转型“稳中求进”的策略。研究发现,功能完备的ERP产品占比为65%,其系统覆盖财务、供应链、生产等全流程模块,满足集团化管控需求,通过标准化流程固化管理规范,支撑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其次是系统集成能力强、数据安全体系完善的ERP产品。
央国企使用ERP产品的问题主要是“智能化洼地”突出,其本质是传统ERP与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代际冲突。研究发现,ERP产品智能化低的占比为70%,主要问题是AI与自动化渗透率低,其次是运维成本、用户体验、系统集成等问题。
在全面信创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央国企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数字化转型。央国企会将对基础产品能替尽替,各应用会陆续重构,实现业务赋能,而且,对于国产安全产品体系和密码体系建设,也会力予以支持。研究发现,央国企ERP产品的总体目标呈现“政策驱动替代、技术驱动升级”的格局,未来五年42%的央国企会进行国产化替代,32%的央国企会进行ERP产品的升级。
通过开展行业专家及央国企访谈,报告总结出央国企ERP产品的六个未来趋势走向。一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塑ERP智能化内核,二是云原生架构深化,重构ERP部署模式,三是行业垂直化与模块解耦,释放场景化价值,四是国产化替代加速,生态与技术短板亟需突破,五是平台化竞争升级,生态构建能力成决胜关键,六是互联网巨头跨界冲击,云+ERP模式颠覆传统。
为助力企业挑选到优质适用的 ERP 产品,报告基于ERP选型指标体系,对众多 ERP 厂商及产品进行了严谨打分与分级,最终遴选的46家ABC三级ERP厂商,将被纳入2025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权威产品库,后续将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推动优秀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与生态共建。
《央国企CIO选型指南——ERP产品》的发布,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权威参考。该指南立足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构建科学评估体系,助力企业精准匹配ERP解决方案。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和智能化升级,央国企将借助这一工具优化管理效能,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国软件行业协会CIO分会将继续开展协同办公、人工智能、信创、大数据等关键领域的产品选型指南,持续推动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趣味科技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