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7日,在重庆直播的周鸿祎被路人突然提问:“欠360借条的钱能不能不还?”面对这一灵魂拷问,周鸿祎脱口而出:“那不是我的公司!”这一回应迅速引发轩然大波,回溯360借条的发展历程,它最初隶属于奇富科技(原360数科),而奇富科技的前身是2015年
2025年4月27日,在重庆直播的周鸿祎被路人突然提问:“欠360借条的钱能不能不还?”面对这一灵魂拷问,周鸿祎脱口而出:“那不是我的公司!”这一回应迅速引发轩然大波,回溯360借条的发展历程,它最初隶属于奇富科技(原360数科),而奇富科技的前身是2015年5月成立的360金服,2016年7月360金融集团成立,并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8月,360金融更名为360数科,2023年2月又正式更名为奇富科技 。360借条作为奇富科技旗下的信贷科技服务品牌,自2017年成立后,借助360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打开市场,与全国160家金融机构达成紧密合作,积累了超过2.476亿的注册用户,提供信贷支持超2万亿元 ,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从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层面来看,周鸿祎与360借条的关系经历了显著变化。早期,奇富科技作为360集团孵化的品牌,周鸿祎对其有着深度的掌控,在公司的战略决策、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202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奇富科技从360集团分拆独立上市,周鸿祎也辞去了董事长职务,仅保留13.35%股权 。从法律意义上讲,此时的奇富科技成为独立法人,需要自行承担债务等一系列法律责任和经营风险,在运营和管理上与360集团逐渐分道扬镳。
周鸿祎否认360借条是他的公司,从商业角度而言,有着合理之处。随着奇富科技的独立上市和业务发展的独立性增强,周鸿祎在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和管理参与度大幅降低,他不再对360借条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决策负责。而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分拆业务实现独立发展是常见的战略选择,旨在让子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获得独立的资本运作空间,周鸿祎的回应或许也是在表明这种业务切割的明确性。但这一回应也遭受诸多质疑和批评。许多人认为,360借条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用户的信任并发展壮大,360品牌的背书功不可没。在360借条崛起之初,360的品牌影响力无疑为其吸引用户、拓展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如今,当360借条面临一些争议和问题时,周鸿祎急忙撇清关系,被指责为“甩锅”行为 ,这让不少人难以接受。并且,尽管周鸿祎辞去董事长职务,但他仍保留一定比例的股权,从这个角度看,他与360借条并非毫无关联,这种模糊的关系使得公众对他的否认言论更为不满。
金融借贷行业涉及众多用户的切身利益,360借条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面临诸如暴力催收、侵犯个人隐私以及利率过高等负面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更应该秉持负责的态度,而不是急于撇清关系。即便从股权和管理层面实现了分离,企业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品牌关联也难以完全切断,对用户和社会的责任也不应被忽视。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