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拒绝不合理条款…… 海口发布网络培训消费提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07:26 2

摘要:记者了解到,近期,海口市出现多起通过虚假夸大宣传效果如“保障就业”“高薪就业”吸引学员、教学质量与承诺不符、诱导消费者通过分期贷款报名等网络培训消费投诉,部分消费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2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财产损失和消费纠纷,4月26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培训消费提示。

记者了解到,近期,海口市出现多起通过虚假夸大宣传效果如“保障就业”“高薪就业”吸引学员、教学质量与承诺不符、诱导消费者通过分期贷款报名等网络培训消费投诉,部分消费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2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为此,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选择正规培训机构,细查资质和口碑。选择网络培训机构时,可提前查看网络培训机构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营业执照注册信息,涉及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的,可登录教育或人社部门官网,确认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许可。通过购买页面查看评价了解口碑,也可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查看有无该网络培训机构学员对该机构的评价。重点关注课程质量、师资力量、退费纠纷等内容,切勿轻信网络培训机构单方面宣传。

拒绝不合理条款,明确消费权益义务。拒绝不合理格式条款,如发现“一经报名,概不退费”等明显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不公平格式条款可拒绝签订合同,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仔细阅读合同,重点关注培训内容、课时安排、师资情况、收费标准、退费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要逐条确认,对于模糊表述或不合理条款,及时要求网络培训机构解释、修改。

理性看待营销,避免私下交易。警惕以“包过”“保就业”承诺为噱头吸引学员,实际难以兑现。消费者要保持理性,不要因夸大宣传而盲目缴费。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支付,拒绝脱离平台通过微信私下转账。

此外,留存消费凭证,依法维护权益。保存关键证据:包括合同、缴费凭证、课程宣传资料、聊天记录、直播录屏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有效举证。依法维护权益,若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可先与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网络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需提高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理性选择、理性消费,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记者杨晓晖)

责编:潘德刚

来源:海南法治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