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08:21 2

摘要:在中美科技博弈的飓风眼中,全球芯片霸主台积电正被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抉择。特朗普关税战的刀锋,已抵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咽喉——作为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60%份额的“硅盾”,台积电目前7nm以下制程营收已经占到九成,甩开同行不止一个身位,但这个硅盾不得不在化解美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心智观察所】

在中美科技博弈的飓风眼中,全球芯片霸主台积电正被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略抉择。特朗普关税战的刀锋,已抵住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咽喉——作为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60%份额的“硅盾”,台积电目前7nm以下制程营收已经占到九成,甩开同行不止一个身位,但这个硅盾不得不在化解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焦虑面前做足姿态,屈从于华盛顿的“芯片铁幕”。

台积电2024年年报与今年Q1的法说会,为这个“十字路口”节点做了一个小而重的注脚。

亚利桑那厂,一个雷

台积电最新财报显示,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认列亏损近约合人民币32.1亿元,是亏损最大的海外厂区。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前不久在特朗普逼压之下,宣布公司将在亚利桑那额外投入1000亿美元,这将使美国总投资达到1650亿美元,这笔前期投资有可能在五年内将该地厂区的毛利率拉低五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到,台积电宣称第一厂已经实现N4量产;第二厂正在投产,将采用N3工艺,目前已经完工,会加快量产进度,台积电还会建设2个先进封装设施、1个研发中心,并且计划未来2nm以上的产能将有30%位于亚利桑那。

在法说会的Q&A环节中,台积电暴露了亚利桑那研发中心的“狐狸尾巴”,表示该研发中心会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目标是优化海外厂的技术,以降低运营成本,这意味着该中心是为生产环节服务的,而非研发前沿制程,这1000名工程师应该大多数是质量流程管理员(QE/PE),或者客户服务CSE类别。

台积电亚利桑那厂

越是前沿的工艺节点,前期投入越高,而且产能爬坡尚需时日,再结合台积电日本熊本厂去年年底才贡献产能,也有严重亏损,亚利桑那州出现连年赤字也属正常。不过亚利桑那厂自2021年以来,每年亏损几乎以40亿新台币的速度递增,去年亏损143亿新台币,累计共亏损近400亿新台币,也引发了台积电中小股东或大或小的忧虑。

不过,岛内分析师林俊吉给台积电算了一笔账。

他计算,亚利桑那厂2025年只要每月产1万片(12寸当量),全年出货就有12万片,4nm前台湾厂区牌价约为1.5万-1.6万美元,保守算亚利桑那厂区牌价是岛内厂区再加价20%,就是24亿美元,因此2025年该厂营收为21.6亿-23亿美元,全年出货12万月的营收就足以cover掉2021-2025年的费用。

按照这个计算模式亚利桑那厂的产能规划只要保证月产1万就能摊销掉前期研发,不过因为台积电美国厂的产能规划要远高于这个数字,看起来只要开始走量,转亏为盈在近期内不是很难的事情。

对这个问题,心智观察所联系了长期关注台积电的知名分析师吴梓豪。他指出,稼动率和设备折旧是衡量台积电这家纯代工厂财务业绩的重要指标,不容忽视。

他表示,亚利桑那厂主打4nm工艺节点,以月产三万片产能计算,前期资本投入需135亿美元,除以5年折旧摊销,一年大概是要27亿,而20万片的营收是31亿左右,再加上其他运行成本,因此年产20万片或许才是亚利桑那厂的损益平衡点。

至于稼动率,吴梓豪指出:“半导体代工行业有一个简单逻辑:一个折旧中的工厂稼动率必须维持在8成以上才能赚钱,那3万片的工厂,8成的话就就是24000片一个月,7成的话可能就21000片。”

台积电虽然对亚利桑那厂的稼动率信心满满,但需求决定市场,尤其在“关税乱拳”的背景下,台积电美国厂盈利模式变得有些“玄学”了。

高算力AI芯片的隐忧

先看看目前台积电业务板块的区域性占比。2024年北美收入占比77%,同比增9个百分点,中国大陆收入占比7%,日本3%。

我们不妨再对比一下四年前,也就是2021年的台积电的区域营收占比,如下图:

美国公司大幅增长,看起来好像吃掉了中国大陆10个百分点的份额。但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首先,这个计算方法基本只遵循客户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苹果、英伟达、AMD、高通、博通等大客户均在美国,因此这几家几乎可以联手贡献台积电近八成的收入,所以这个区域占比无法真正说明芯片产能的终端流向和市场需求。

其次,这个百分比无法只能说明“价”,却无法直观显现“量”。还需联系到这样一个事实:2024年是过去四年以来,中国大陆芯片设计类企业增长率首次低于全球平均值,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几家大厂在HPC/AI加速器芯片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这类高附加值芯片才是台积电的“利润宝藏”和总的输血库。如果把AI芯片刨除掉,大陆的Fabless增长率其实依然是领先全球平均水平的。

从应用场景上也可以印证这一说法,四年前也就是2021年,台积电代工营收有接近一半来自手机芯片(主要客户为苹果、联发科和高通),HPC芯片只有30%左右,仅仅四年的时间,这两类芯片的代工占比几乎来了一个大反转。

如今的台积电HPC芯片占比即将突破6成,除了英伟达连续几代的旗舰级AI加速器之外,执先进封装牛耳的CoWoS技术客户也主要为英伟达。

台积电和英伟达几乎结成了看似“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英伟达和苹果还能被台积电吃多久?

隐形的知识拼图以及表象的割裂性往往会掩盖底层逻辑的共振。世界的碎片化叙事背后,往往暗藏着跨维度的秩序法则。2025年以来,大陆AI芯片头部企业正在集体发力,形成突破性矩阵,一条非美供应链在关税乱拳下正在加速浮出水面。

近日,华为云最新推出的AI算力集群解决方案CloudMatrix 384凭借其颠覆性的系统架构设计与全栈技术创新,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实现对英伟达旗舰产品GB200 NVL72的超越,连SemiAnalysis这家曾看低DeepSeek的半导体分析机构也不得不承认,华为CloudMatrix 384基于384颗昇腾芯片构建,通过全互连拓扑架构实现芯片间高效协同,可提供高达300 PFLOPs的密集BF16算力,接近达到英伟达GB200 NVL72系统的两倍。

另一家高算力芯片公司海光财务报表显示突然增加33亿的合同负债,证明了该企业的“深算三号”藏不住了,已经获得了大批量下单。海光继承了AMD的软硬件架构,而且有一套自己的Switch卡间互联技术,据多家券商研报分析,“这可能是目前国产卡里面少有的真正类比NVlink的可实用技术。”

“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财报更令人震惊,一季度营收差不多12亿,几乎等于2024年全年。27亿的存货加上9个亿的预付款项,说明了寒武纪正在加紧流片响应国内客户需求,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将迎来大爆发。

英伟达给台积电“上供”的边际效应在减弱,同时另一家大客户苹果日子也不好过。苹果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iPhone营收中国市场营收大幅下滑11%至185.13亿美元。而且台积电代工的苹果芯片封装环节仍需完全依靠岛内完成,这一流程在地缘政治紧张时可能中断,导致供应链效率下降。

结语 3nm之后的“无底洞”

就在本文截稿时,台积电在美国的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发布了其1.4纳米级半导体工程技术A14,并承诺该技术将在性能、功耗和晶体管密度方面,相较于其N2(2纳米级)工艺带来显著提升。

不过,当单个EUV光刻机日损耗成本高达30万美元时,良率波动1%即可吞噬季度利润的5%(以苹果A18芯片订单测算)。更致命的是,客户集中度TOP3贡献62%营收,一旦大客户因技术瑕疵转单三星或自建晶圆厂,台积电将面临千亿级产能闲置风险。这场豪赌的终局可能是:越是追求制程巅峰,越深陷“高投入-低弹性-强依附”的财务诅咒。

也许,魏哲家在特朗普面一边俯首帖耳,一边不停转动眼珠,表面的游刃有余之下,暗涌着无数个自我否定的褶皱——他的肢体语言也许已经写好了台积电未来命运的剧本。

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