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花街六子这个群体中,陈睿宛如一颗耀眼之星。他性格内敛含蓄,行事睿智沉稳,是那种在众人眼中堪称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饰演者刘恒甫,将“窒息式母爱”下的挣扎演绎得入木三分,多次登上热搜。
近期热播剧《北上》里,有这样一个角色令人难以忘怀,他就是陈睿。
在花街六子这个群体中,陈睿宛如一颗耀眼之星。他性格内敛含蓄,行事睿智沉稳,是那种在众人眼中堪称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饰演者刘恒甫,将“窒息式母爱”下的挣扎演绎得入木三分,多次登上热搜。
比起剧情和演技,更吸引人的是刘恒甫的身份。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妈妈是著名演员陈小艺,爸爸是导演刘惠宁,他是妥妥的“星二代”。
有这么厉害的父母,刘恒甫却没有成为“资源咖”,反而被“刻意雪藏”;从小在片场长大的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最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01
妈妈是“中国荧屏四大青衣”之一
刘恒甫可以说是“艺三代”了,外公是成都军战旗话剧团的副团长,外婆则是一名川剧演员。
但二老深知演艺工作的不易和艰辛,并不希望女儿陈小艺踏入这行。但陈小艺的心早就被镜头和舞台深深吸引。
陈小艺很有艺术天赋,她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模仿舞台上的剧情,每天苦练基本功,拼命学习文化课知识。
上世纪80年代,川剧已经逐渐失去了年轻观众的青睐,但这并未动摇陈小艺对戏剧的热爱,1980年,她参演了电影《神秘的大佛》,自此坚定了成为演员的决心。
1987年,她满怀信心地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但由于嗓音太尖没被录取,但她很幸运,当时有一个已经被录取的女生放弃入学,陈小艺便被替补录取。那年,陈小艺19岁,与胡军、徐帆等人成了同学。
尽管是一名替补生,但多年的戏剧功底,使她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二那年,她代表中戏参加了国际戏剧院校戏剧节,获得了独角戏特别大奖,令身边的同学羡慕不已,被大家称为才女。
1991年,正上大四的陈小艺接拍了电视剧《外来妹》,一炮而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凭借这一角色,她还获得了飞天奖的提名。她的表演风格自然清新,浑然天成,充满了生活气息。
毕业后,她顺利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别人都在为无戏可拍发愁时,她已经成了当红明星。
之后,陈小艺又出演了电影《离婚》中的马少奶奶,并一举夺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与蒋雯丽、李琳、徐帆并称为“四大青衣”。
1997年,陈小艺因一部剧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当时导演刘惠宁筹拍《老房子》,找到了陈小艺,二人因此结下了缘分。之后,刘惠宁对陈小艺展开了追求,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还每天给陈小艺做好吃的饭菜。
陈小艺相对比较强势。刘惠宁则温和低调,经常迁就陈小艺。这样专情、温暖、靠谱的男人,让陈小艺感觉到十足的踏实感。两人在1998年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年,陈小艺30岁。
婚后,刘惠宁对陈小艺温柔如初。更重要的是,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陈小艺参演刘惠宁执导的电视剧《半路夫妻》,获得了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
此后,陈小艺多次与丈夫合作,夫妻俩成为了业界有名的“金童玉女”,这样的经历也为她的演艺生涯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不久后,两人迎来了可爱的儿子,取名刘恒甫,小名铁蛋。
不少父母习惯为子女积累大量资源,但陈小艺夫妇却“反套路”育儿,他们的做法有着难得的清醒与坚持。
02
“关系户”少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有了儿子铁蛋后,陈小艺开始适当减少拍摄时间,暑假期间不接戏,专门用来陪伴孩子。她曾在采访中谈到过与儿子的相处:“该慈母的时候慈母,该虎妈的时候虎妈,该赞扬的赞扬,该批评的时候就得严厉,不能惯着。”
她不会给儿子太大压力,不希望儿子只是学习好却不快乐。因此,她和儿子相处得像“哥们儿”,母子间没有任何隔阂,儿子也没有所谓的叛逆期。
受到陈小艺夫妇的影响,铁蛋很小便与荧幕结缘。与一般的孩子不同,他对镜头毫无陌生感,总能自然地展示自我,纯真而灵动。
“蓝瓶男孩”还有印象吗?
2007年,一则“蓝瓶的钙,好喝的钙”广告红遍大江南北,广告中的小男孩便是刘恒甫,身旁温柔的女人便是陈小艺。
后来,铁蛋儿参演了电视剧《爷们儿》的拍摄,陈小艺与他出演了一对母子,尽管戏份不多,但儿子的表现还是赢得了很多实力派演员的肯定。
夫妻俩看出了儿子的表演天赋,但他们并不要求他一定要走演员这条路,如果儿子喜欢,又愿意尝试,那肯定支持。
那个时候,陈小艺夫妇都处在事业的鼎盛期,一个一级演员,一个知名导演,夫妇俩在娱乐圈已经相当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在儿子身上却看不到“星二代”的浮躁,这与夫妇俩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陈小艺表示从来不给孩子灌输妈妈是明星、爸爸是导演的概念。在夫妻俩的影响下,刘恒甫一直很低调,上学期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弹琴、唱歌、游泳、户外运动都是强项。
刘恒甫16岁时,个子高挑,长相清秀,可以用“瘦高帅”来形容。
一天,他跟同学出去玩儿。回到家,他跟妈妈说:“有个很帅的大叔,邀请我去参加娱乐选秀节目,但我拒绝了。我喜欢画画,可如果当画家,就我这水平,估计没戏。可能上了大学之后,我才会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
听了儿子的叙述,陈小艺很欣慰。首先,儿子是被人认可的;其次,儿子在遇到事情时很冷静。
这一年,刘恒甫参演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安娜的爱人》,饰演俊朗的“多多”。剧里出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情节设定——母子同框出镜,而饰演多多母亲的恰好是陈小艺。更有意思的是,这部剧的导演正是刘惠宁。
虽然刘恒甫在剧中只是一个客串角色,且戏份只有3分钟,观众还是把“关系户”的帽子扣在了他的身上。尽管陈小艺曾站出来为儿子发声,但观众并不买账。
后来,陈小艺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让刘恒甫淡出娱乐圈,希望儿子先学会做个普通人。
为了不让儿子受到父母的影响,刘恒甫高中时被送往国外读书。异国他乡的求学之旅,让他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2018年,学成归来的刘恒甫一边备考中戏,一边帮妈妈打理生活琐事。在他的采访中曾经提到:“感谢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煮中药、推轮椅,也读懂了生活才是最好的表演课。”
那一年,刘恒甫以文化课高分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了妈妈的校友。入学后,他仍然刻意隐瞒“星二代”身份。直到大四快毕业时,舍友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大学期间,刘恒甫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毕业时获得了双学位,并签约了国家话剧院。
要想成为自由翱翔于天际的雄鹰,必定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嗷嗷待哺,对于这一真理,刘恒甫早就知道,他决定脱离父母的帮助,靠自己的实力闯出个样儿来。
03
撕下标签,用角色“自虐”完成蜕变
进入国家话剧院后,刘恒甫认真磨炼自己的演技,表演有了质的飞跃,而他对表演的热爱,也在时间的沉淀里越发浓郁。看到儿子的进步,陈小艺很欣慰:“他很像年轻时的我,眼里有戏,心里有光。”
之后,刘恒甫频繁进入各个剧组,尝试不同的角色,但并没有泛起什么水花,所以在外界看来,他依然是那个有着父母光环的“星二代”。
转折发生在2023年,刘恒甫参演了刘进执导的央视大戏《平凡之路》,他出演了一个反派角色——顶级恶人贝勒,一位专门PUA员工的金牌律师。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对自己非常“狠”,做了很多“疯事”:
观察地铁上吵架的人,在酒店对着镜子练习上百遍阴险的表情,甚至设计出“用手指敲击太阳穴”的招牌动作。
导演看了他的表演都惊叹:“他给角色添加的小细节,比剧本写得还要狠。”
贝勒眯眼冷笑的时候像毒蛇吐信,PUA女友时让人背脊发凉,当时就有网友评论:“建议查查刘恒甫,不像是演的。”
刘恒甫用精湛的演技将“贝勒”的自私、卑鄙、阴险演绎得淋漓尽致,凭借这一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刘恒甫有幸参演了根据作家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的年代大戏《北上》。在剧组里,他更是将自己逼成了“戏痴”。
他饰演性格内敛的学霸陈睿,与有着混血基因的马思艺是同班同学。一群充满梦想的青年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努力奋斗。成年后的陈睿投身于公益事业,是在运河文化浸染下坚守初心的一位。
为了饰演好“学霸”,刘恒甫提前3个月开始学习苏州评弹、练习毛笔字,甚至研究摩斯密码设计。一场雨中戏,他就在泥地里滚了7遍。导演喊停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已经被磨破了。
看到儿子那么上进,刘惠宁也来亲自指导,建议他用“喉结吞咽、手指蜷缩”等细节表现角色压抑感,甚至要求他研读运河水利文献。
刘惠宁经常教导儿子“真正的表演要扎根生活”,刘恒甫时刻将此话铭记于心,也运用在了戏里,获得了高赞评论说:“以前觉得他是资源咖,现在看贝勒和陈睿,完全是剧抛脸!”
父母给的是入场券,能走多远还得看自己。
从16岁初入演艺圈到如今被称为“潜力派新星”,刘恒甫一路披荆斩棘,走过了众多星二代难以企及的征程。
外界质疑他靠父母资源,但他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撕除那些标签。无论是演绎心机深沉、复杂多变的反派角色,还是诠释充满正义、积极向上的形象,刘恒甫都用实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刘恒甫用近十年的时光完成了华丽蜕变,以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外界贴上的标签,永远无法真正定义一个人的价值。真正有能力的人,总会凭借不懈的努力,为自己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掌声与喝彩。
来源:茉莉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