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折戟山海关 真相令你难以置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09:20 2

摘要:300多年来,人们把闯王李自成山海关迎战失利完全归罪于起义军斗志不强,纪律松弛,作战不力,吴三桂投降后金反戈一击等等,但真实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一些谜团有待我们一一揭秘。

300多年来,人们把闯王李自成山海关迎战失利完全归罪于起义军斗志不强,纪律松弛,作战不力,吴三桂投降后金反戈一击等等,但真实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一些谜团有待我们一一揭秘。

1644年,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中国历史舞台上再一次上演了一场三方逐鹿,称霸天下的悲喜剧。没落的南明政权,新兴的起义军,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后金八旗军,李自成虽然民心所向,但政局不稳,残存的南明势力仍在抗争,后金八旗兵临山海关,在这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中,吴三桂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他所率领的“关宁铁骑”是明王朝最后的底牌,也是最后的一支精锐,谁能争取到这支武装力量,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谁。山海关之战,举足轻重,“八旗精兵”和关宁铁骑合兵一处,成为农民军自起义以来从未有过的败绩。

后金八旗兵崛起于白山黑水,努尔哈赤雄才大略,善于用兵,拥有一支“威如雷霆,动若风发”的雄悍劲旅。人们将李自成兵败归集于起义军战斗力不强,但在山海关大战中,吴三桂以逸待劳,起义军是劳师远征,但即使是这样,关宁铁骑和李自成大军厮杀,吴三桂所部曾几度陷于被动,这说明起义军仍有顽强的战斗作风和高昂的战斗士气。但在起义军疲惫不堪之时,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后金八旗军冲击下,起义军很快全面溃败。《清世祖实录》《明史》中对李自成亲征山海关有记载:“山海关之战,李自成亲自率领马步兵20万,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辫发而甲的建州八旗兵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合兵一处,冲击农民起义军,致使大顺军损失大帅十五人,死者数万,僵尸数十里,成为农民军自起义以来从未有过的败绩。”

至此看来,李自成率领20万人参战,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明季北略》中说李自成率领大军四十万;但在顺治朝《东华录》中只说自成统兵十余万;《山海石河西义冢记》和《山海关志》考证李自成率军将近十万;在《明史纪事本末》又说自成率兵几万;在《东明闻见录•吴三桂纪略》和《四王合传》中说自成率兵六万东行。我们从李自成在西安建都以后领军进攻北京的军队总数以及留守山西一带驻防的总体情况看,李自成前往山海关参战的军队应该在六万到十万之间,如果加上前往参战支前的民工在内则有十几万之众,但超不过十五万,更不会有什么二十万和四十万之说,如此夸大数量是满清王朝为了贬低农民起义军不堪一击所编造的虚假数字。

再看后金方面的军事部署,在朝鲜《李朝仁祖实录》中载:“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而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 清世宗《上谕》载:“至世祖章皇帝入京师时,兵亦不过十万。”这就是说清军全部投入山海关作战的部队也不过是十万之多。

从而可以准确判断清军满、汉、蒙八旗籍的军人总数在十万上下,清军大规模入关是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加之和农民军第一次交手,多尔衮肯定不敢掉以轻心,因此调动倾国之兵是情理之中的事。吴三桂方面的明朝边防军“关宁铁骑”有人说是三万,也有人说是五万,在三万到五万之间比较准确,加上家眷、民工其他人丁总数在七到八万左右。

还有一点重要原因,1643年(崇祯16年)3月进抵北京附近,此时鼠疫已出现在这一带,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跳蚤、飞虫、老鼠开始活跃,由此,大规模的鼠疫爆发。“贼过处皆大疫”,李自成大军自进京后就感染了鼠疫。同样是关宁铁骑和后金八旗为何没患鼠疫呢?欧洲人在研究14世纪鼠疫时发现,鼠疫主要经跳蚤传播,跳蚤讨厌马粪味,所以骑兵不易被鼠疫传染。众所周知,关宁铁骑和八旗军队由骑兵组成,所以传染鼠疫的很少。鼠疫蔓延军营,战斗力大减,甚至失去战斗力。鼠疫在当时无人了解、一旦传染,无法救治,死亡恐惧时刻笼罩着农民起义军。

从这些情况很容易看清双方参战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之比,也就看清了孰强孰弱之态势,孰胜孰败之结果。曾目击山海关之战的朝鲜官员感叹“胡兵似倍于流贼”。由此可知,后金军队无论兵员数量还是整体素质,都远远超过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再加上吴三桂的军队,大顺军在兵员素质和战斗力上不占优势,在数量上也远不如敌人,再加上鼠疫横行,农民军在天时、地利与人和皆不如对手。

从一开始起,李自成统军东进山海关抗击后金八旗军和吴三桂关宁铁骑就是一步险棋,李自成没有想到精锐的满蒙八旗主力会和吴三桂联合起来,也许他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历史没有也许,更没有如果,这一次,英雄输了,而且输得很惨,从此一蹶不振,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来源:历史的墨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