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由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组织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走进淄川区、临淄区、博山区、沂源县,以高速公路为纽带,解码“高速+”时代的淄博高质量发展之路。带领受众深入探索淄博乡村振兴、工业
编者按:
在淄博这片融合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一条条高速蜿蜒向前,尤其是近年来济潍高速、临临高速等竣工通车,让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便捷。
4月23日,由中共淄博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组织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走进淄川区、临淄区、博山区、沂源县,以高速公路为纽带,解码“高速+”时代的淄博高质量发展之路。带领受众深入探索淄博乡村振兴、工业创新、文旅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多维魅力。
鲁中网记者 徐梦迪
曾几何时,这里因地处沂蒙山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发展之路举步维艰。如今,青兰高速、临临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如金色纽带贯穿淄博市沂源县,不仅打通了物流运输的“任督二脉”,更加速了产业升级,曾经的发展洼地正蜕变为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让沂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4月24日下午,“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淄博市沂源县,媒体记者及网络大V一行先后探访了青岛啤酒山东绿兰莎啤酒有限公司、燕崖镇林晟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燕崖镇安乐产业园,在生产线上、大棚里、温室里,感受传统工业加速升级、特色农业蓬勃兴起,解码“高速+”时代下,沂源县如何走出传统产业焕新样本。
从老城到新厂,打造产旅融合新样板
沿着沾临高速驶入沂源西部新城,青岛啤酒山东绿兰莎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啤绿兰莎公司”)的新厂区,就矗立在振兴西路北侧。15座巨型彩绘发酵罐整齐排列,与远处的高山、天湖相映成趣,勾勒出工业韵律与自然肌理的共生画卷。
“咱们公司门口的喷泉是一个酒瓶八个酒杯,喻意欢迎八方来客。”24日14时许,青啤绿兰莎公司工作人员为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一行介绍道。这处总投资10亿元、年产能60万千升(一期40万千升)的“超级工厂”,距离高速入口仅2公里,产品可以快速通达四方。便捷的物流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更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沂源素有“中国矿泉水之乡”美誉,1530条河流穿境而过,四分之三区域锶含量远超国家标准,为啤酒酿造提供了天然优势。
青岛啤酒绿兰莎公司原址位于沂源城区中心,受限于空间布局、设备老化等问题,产能长期受限。2020年,沂源县推动城区企业退城入园工程,新厂项目应势而生。2023年6月8日,青啤绿兰莎公司60万千升啤酒搬迁扩建项目在沂源县启动建设,融合工业旅游、文化体验新业态,集啤酒生产、观光旅游、消费体验于一体的高端示范基地——青啤“梦工厂”正式落子沂源西部新城。
“新厂选址在南麻街道付家庄村,距青兰高速入口仅2公里,物流车辆可快速通达全国,显著降低了运输成本,为企业插上了腾飞之翼。”青啤绿兰莎公司总酿酒师王孔云说。
2025年第一季度,新厂投产释放强劲动能,发展活力加速迸发。依托智能化生产线和降本增效措施,青啤绿兰莎公司实现量利双突破:产量同比提升50.75%,利润同比增长273.64%,青啤绿兰莎公司生产的青岛经典啤酒更是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产能升级的成效,更为区域工业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心剂。
新厂将工业旅游理念融入项目设计,一体布局建设了青啤烧烤广场、啤酒博物馆、酒吧美食街等项目。“青岛啤酒的落户,不仅为沂源县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是促进了沂源多业融合发展。”王孔云介绍,青啤“梦工厂”辐射带动了周边荆山、天湖等文旅资源协同发展,形成了沂源“工业旅游、休闲商业、文化传播”的新地标。
青岛啤酒与沂源的“双向奔赴”,是淄博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招大引强的缩影,助力淄博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从深山到远方,激活樱桃产业新动能
“我们的樱桃都是您下单后,我们现采的,又大又甜,欢迎大家订购……”24日15时20分,在沂源县燕崖镇林晟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樱桃大棚里,一场直播正在火热进行。公司总经理刘方林正忙着挑拣刚摘下来的大樱桃。
沂源县燕崖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也是远近闻名的“樱桃小镇”,有江北最大的大樱桃交易市场。1997年起,燕崖镇的大樱桃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燕崖镇大樱桃种植规模达到6万亩(大棚1000亩),辐射带动沂源县发展大樱桃9万亩。燕崖镇樱桃种植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5%以上,是全国种植大樱桃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2024年,大樱桃市场总交易量9800万斤,总交易额超14亿元。
当下,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绿水、青山、樱桃彼此交融,一幅美妙的春日美景图在大地上缓缓铺展开来。漫山遍野的樱桃、大棚里的樱桃犹如一串串红宝石,掩映在葱郁枝叶间,与穿梭忙碌的果农、往来运输的车辆,构成一幅灵动鲜活的乡村振兴丰收图景。
“我这边有8个樱桃大棚,有1300多棵樱桃树,一棵樱桃树销售额大概有八九千元,收益有二到三千元。”刘方林说在自己的大棚里向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介绍道,现在,通过网络直播,订大樱桃的客商明显增多了,都来自全国各地,高速的开通也为他们这些果农打开了一条快速运输樱桃的快捷通道。
以往,当地果农将樱桃运往外地市场,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路况复杂,运输成本高。现在,沾临高速的贯通,让樱桃可以在短时间内运达各大城市,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高速运输的平稳性还有效减少了樱桃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保证了樱桃的新鲜度和品质,让外地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更加美味、优质的燕崖樱桃。
沾临高速的开通,不仅为燕崖镇的樱桃产业带来了利好,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樱桃的便利化运输,让燕崖镇的大樱桃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樱桃产业的红火,带动了电商、物流、采摘园等配套产业的兴起,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种农旅融合发展的模式,让燕崖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有效带动了燕崖大樱桃“走出去”,让“樱桃小镇”更加声名远播。
从贫瘠地到黄金果,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我们去年11月份种植的3万多株盆栽蓝莓,现在正陆续采摘。”24日16时许,在沂源县燕崖镇安乐产业园,齐鲁石化公司第六轮省派第一书记曹振华兴奋地说道。
近年来,沂源县燕崖镇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整建制打造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样板的要求。围绕“一环、双线、五区、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统筹考虑资源禀赋,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深入推进业态融合,谋划建设“爱在沂源·情定安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沂河沿岸的安乐产业园里,一排排的盆栽蓝莓,枝蔓间挂满了圆润饱满的果实,工人们正在带着手套小心翼翼地采摘。该产业园是沂源县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占地100亩,投资750万元,由南、北安乐村共同开发,建有32座高标准恒温大棚。园区采用“现代种植+智慧管理”的模式,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环境监测等现代化的设施和专业的管理技术的加持,为蓝莓生长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这里种植了花香型、清香型蓝莓等优良品种,果径是市面上普通蓝莓的两倍,平均糖度控制在12%到14%之间,最高可达16.9%。依托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精细化管理,3万棵蓝莓化身“黄金果树”,年销售收入预估8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45万元。让蓝莓成为燕崖镇继樱桃之后又一张亮眼的 “甜蜜名片”。
该项目选择土夯棚,土地种植空间提升30%至35%,能够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储热放热特性,能够保持室内外温差15到20℃;土夯棚结构坚固耐用,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该项目位于沂河沿岸,紧邻牛郎织女景区和悦庄龙湾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临临高速穿境而过,沿沂河彩虹路打造提升,叠加发展优势明显,为蓝莓产业的市场拓展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月份蓝莓开始首次上市,预计产量可达8万斤,可实现全年销售收入200余万元,联建村按照项目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可带动两个村集体收入增加45万余元,解决联建村长期就近就业50人左右,旺季可增设120个临时就业岗位。”曹振华说。
从贫瘠土地到“黄金果园”,燕崖镇以蓝莓产业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不仅实现了产业兴旺、集体增收,更探索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书写着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
如何打开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的新路子?青啤“梦工厂”、燕崖大樱桃、燕崖蓝莓皆是答案。沂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德虎说:“我们的大樱桃以色泽鲜艳、口感甜美而闻名,从4月份开始,大棚樱桃率先上市,到5月中下旬露天樱桃进入采摘季,销售季可一直持续至6月底。”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家客商齐聚燕崖镇大樱桃市场。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也同样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立足林果产业优势,燕崖镇将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紧密链接,以“农”为根基、以“文”为神韵、以“旅”为表达,全面、系统地推进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沾临高速的贯通打破了交通壁垒,让八方游客得以快速抵达,不仅使樱桃、蓝莓等特色农产品更快 “走出去”,更串联起田园采摘、民俗体验、工业观光等多元业态,驱动燕崖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加速前行。
来源:鲁中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