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供电公司:电能澎湃 “智慧棚”里绘春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0:04 2

摘要:“现在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走访检查,春耕春灌在哪里,我们电力保障就到哪里!”4月25日,吉林永吉县万昌镇禾谷丰合作社的农田里涌动着勃勃生机,棚内苗青翠,良田春耕忙,汇成一幅繁忙的智慧春耕图景,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育苗棚内逐项检查着用电设备。

“现在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走访检查,春耕春灌在哪里,我们电力保障就到哪里!”4月25日,吉林永吉县万昌镇禾谷丰合作社的农田里涌动着勃勃生机,棚内苗青翠,良田春耕忙,汇成一幅繁忙的智慧春耕图景,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育苗棚内逐项检查着用电设备。

4月的吉林,春风拂面,沃野待耕。从智能温室里培育的早熟秧苗,到无人机成为备春耕的重要装备;从科学规划的土地轮作制度,到新技术指导下的精准农业实践……随着新一年农业生产大幕开启,吉林大地上,土地与作物的故事,正翻开崭新续章。

在禾谷丰合作社育苗大棚内,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从基质土的倾倒入秧盘的精准播种,整个过程在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指挥下,高效、精准。合作社的可视农业系统,涵盖了实时监控、实景地图、测地温、风速、虫情等功能,全面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质量,为春耕生产插上科技智慧翅膀。

当新质生产力走进田间地头,电力服务保障必然同行护航。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在实施电力服务全覆盖中,重点突出一个“早”字。以“早谋划、早行动、早发现、早解决”让春耕时刻的 “用上电”,升级为“用好电”,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我们的蔬菜大棚现在全部是电气化,用的是智慧电,温度控制更精准,产量提高了15%。”禾谷丰合作社负责人张帅感慨道。今年,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约322公顷,包含稻花香、长粒香、小粒香、超级稻四个品种。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让“汗水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蝶变。

“智慧春耕”需要安装大量的电器设备并保持稳定运行。为保障可靠电力供应,国网吉林供电公司为区域内智慧农业涉及的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农业生产设施提供了定制化电力接入方案,组织人员携带专业检测设备对育苗大棚开展“拉网式”用电检查。实行“供电+能效”双台区经理服务模式,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供电经理负责电力设施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能效经理专注于用电优化和能效提升。同时,通过“智慧农业用电监测平台”实时分析大棚电力设施的用电负荷和运行状态,以"先复电后抢修"机制确保故障发生时快速准确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春耕生产的影响。

2024年,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对吉林万昌66千伏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主变容量增加至4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增至7条,全力保障春耕秋收期间电力可靠供应,更好的服务辖区内的农业生产。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在广袤的黑土地上,稳定的电流正与丰收的希望一同流淌,绘就出一幅“电力足、产业兴、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沈泽洲)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