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打仗的方法从来都是公开的,敌人就算研究,但还是没办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09:40 2

摘要:林彪攥着刚破译的电报冲进指挥部:"老蒋把作战方案登在《中央日报》了!"毛泽东抖掉烟灰,在军用地图上画出条贯穿五省的血色箭头:"让他们看,看懂了也拦不住"。

这是1934年11月的最后一天,八万红军在湘江边被四十万国军围困,土制手雷的爆炸声里混杂着桂军特有的山歌号子。

林彪攥着刚破译的电报冲进指挥部:"老蒋把作战方案登在《中央日报》了!"毛泽东抖掉烟灰,在军用地图上画出条贯穿五省的血色箭头:"让他们看,看懂了也拦不住"。

第三次反围剿时,蒋介石亲率三十万大军压境,作战方案提前三个月见报。

红军参谋部每天都能收到南京运来的报纸,彭德怀捏着刊载国军行军路线的《申报》直拍桌子:"老蒋这是唱哪出?"朱德蹲在战壕里擦枪管:"唱空城计呢,想让咱们自乱阵脚。"

毛主席却把报纸摊在弹药箱上,用红蓝铅笔画出道道弧线:"三路敌军间隔二十里,咱们就从这里穿过去"。七天内六战五捷,红军在国军眼皮底下跳出包围圈,蒋介石对着地图上消失的红旗暴跳如雷。

1935年1月土城战役后,红军电台截获川军密电:"匪部意图渡江入川"。毛主席却命令部队大张旗鼓架设浮桥,当川军主力赶赴赤水河时,红军突然调头二渡赤水,连克桐梓、娄山关。

薛岳在贵阳指挥部看着明码电报发愣:"朱毛匪部动向完全透明,为何处处受制?"红军战士的绑腿里塞着油印传单,上面印着次日行军路线,被俘的黔军团长捏着传单苦笑:"你们这是打仗还是赶集?"

1947年胡宗南二十三万大军进攻延安,毛主席把中央机关疏散方案交给新华社广播。当国军占领空城时,西北野战军正按报纸公布的路线穿插运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吃掉三个旅。

被俘的整编31旅旅长李纪云在战俘营看到三个月前的《解放日报》,头条标题赫然是《论西北战场作战方针》,气得把报纸撕得粉碎:"早知道你们要打青化砭!"

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南下,行军路线刊登在《大众日报》头版。杜聿明在徐州司令部收集了半个月的解放区报纸,在地图上标出密密麻麻的红色箭头。

当六十万解放军突然出现在碾庄时,这位黄埔名将揪着报纸咆哮:"他们明明说要打海州!"粟裕在指挥所里听着收音机里的国军动态,对着话筒下令:"黄百韬兵团转向运河铁桥"——这个命令同时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发。

1950年11月云山战役前,志愿军官兵在阵地上高喊"礼拜天总攻",美军监听人员当笑话报告指挥部。当11月25日大雪纷飞时,三十八军真的从德川撕开缺口,李奇微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人像在棋盘上公开落子,我们却总是慢半拍。"

上甘岭的坑道里,战士们传阅着印有作战计划的《战地快报》,范佛里特看着空中侦察照片百思不解:"他们怎么敢把炮兵阵地坐标登在报纸上?"

蒋介石在台湾的阳明山别墅里堆满《毛泽东选集》,卫立煌晚年在美国反复研读《论持久战》,冈村宁次在东京书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上写满批注。

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们最终发现,毛泽东的作战方案就像围棋定式,即便对手背熟棋谱,依然会在实战中溃败。美国西点军校的战役推演室里,参谋们用超级计算机反复模拟四渡赤水,每次都会在第三渡时系统崩溃。

当每个农民都知道部队要去打哪里,当每个车夫都清楚物资要运往何方,军事机密就变成了汪洋大海。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十二万将士背着"打过长江去"的标语行军,沿途百姓给国军指路:"解放军往东走了",实则主力部队正在西山构筑工事。这种全民参与的战争迷雾,让最先进的情报系统失去作用。

北平解放前傅作义得到确切情报:"共军主力尚在三百里外",结果第二天东野先头部队就出现在西直门。

后来才知道,四野的进军时间表早就印在《东北日报》上,傅作义看着一个月前的报纸跺脚:"我以为那是政治宣传!"这种把作战计划变成阳谋的底气,源于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掌握。

2016年中美航母对峙时,解放军主动公布演习坐标;2025年台海军演,国防部官网每日更新实弹射击区域。这种自信传承自井冈山的篝火,彰显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定力。

当某国间谍卫星紧盯福建沿岸时,渔民手机里的拥军APP正在播报:"明日火炮试射,请避开东山岛以东海域"。

台北防务部门的分析员们至今仍在研究毛主席电文,试图从七十年前的战报中寻找密码。他们忽略了一个简单事实:当战争与人民融为一体,所有的谋略都不过是浪花上的浮沫。就像毛主席在转战陕北时说的:"老蒋有地图,我们有老乡",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战胜"。

来源:进取圆月y1Al0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