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4月25日,中超第9轮云南玉昆vs上海海港的比赛,再次把裁判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全场比赛VAR累计介入超10分钟,3个进球2个靠VAR定胜负:第14分钟奥斯卡疑似“体毛级越位”进球被吹,第48分钟加布里埃尔突破时的推人动作被无视,VAR全程“选择性失明”
北京时间4月25日,中超第9轮云南玉昆vs上海海港的比赛,再次把裁判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全场比赛VAR累计介入超10分钟,3个进球2个靠VAR定胜负:第14分钟奥斯卡疑似“体毛级越位”进球被吹,第48分钟加布里埃尔突破时的推人动作被无视,VAR全程“选择性失明”,补时阶段玉昆队孙学龙头球又被VAR“盯防”5分钟才勉强确认有效。
这不是个例!Opta数据显示,近4轮中超出现5次重大误判,VAR漏判率高达12%,是英超同期的3倍。球迷坐在看台上,看着裁判在边线频繁看回放、球员在场上无奈等待,忍不住吐槽:“这哪是看足球比赛,分明是看‘裁判真人秀’,花100块门票,80块都给VAR续费了吧?”
VAR图片来源自网络
1.判罚标准成谜,毫厘之间全凭裁判“自由心证”
第14-16分钟的争议进球,奥斯卡接球时与防守球员几乎肩并肩,转播镜头放慢10倍才能勉强看出“越位半个肩膀”,所以裁判的尺子是橡皮筋做的吧?”
2.VAR成“背锅侠”,这是技术漏洞?
VAR介入时长创下本赛季新高:单场10分28秒,相当于一节篮球比赛。但关键判罚时,裁判室永远“选择性公开”:奥斯卡越位不划脚部位置,加布里埃尔推人不播接触画面,连国际足联要求的“判罚可视化”都做不到。
但技术落后不该成为遮羞布。球迷翻出旧账:2023赛季决赛,海港队禁区内手球VAR“恰好”没发现;2024赛季开幕式,泰山队角球区争议判罚后,裁判长连夜被约谈。当“VAR有利某队”成为球迷间的“公开秘密”,当每场比赛都有“裁判论文”在社交平台疯传,信任危机早就从场上蔓延到了人心。
最荒诞的是判罚后的“装聋作哑”:赛后足协官网从不公布裁判报告,裁判委员会拒绝任何采访,连国际足联要求的“赛后12小时判罚说明”都成空谈。球迷愤怒质问:“NBA裁判赛后都能直播复盘,中超裁判为什么连面对球迷的勇气都没有?是怕说漏嘴,还是根本说不清楚?”
一场比赛VAR介入超10分钟,4轮联赛5次重大误判,12%的漏判率摆在这儿,还能装聋作哑到什么时候?有球迷说得扎心:“现在看中超,不是怕球队输球,是怕裁判突然搞事情。”更有资深球迷翻出旧账:前两天泰山队10分钟2红牌的“光速判罚”,本赛季海港队多次在争议判罚后“恰好”拿分,裁判问题早就不是某一场比赛的偶然。
最让人气愤的是,赛后足协裁判办公室永远沉默,既不公开VAR原始划线,也不解释判罚逻辑,甚至连个像样的裁判报告都没有。如果连最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中超凭什么让球迷花几百块买张门票?又凭什么让球员在场上拼命?
当裁判成为比赛最大的悬念,VAR变成“裁判想怎么判就怎么判”的工具,中超的足球还有公平与信任可言吗?
来源:球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