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波斯湾“黑色星期五”:爆炸撕开的伤痛与反思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7 16:46 2

摘要:北京时间 4 月 27 日清晨,伊朗南部阿巴斯港仍被夜色笼罩,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的一声巨响,却如一道惊雷,惊醒了半个地球。这座平日里承担着伊朗 55%非石油货物吞吐重任,被誉为“国家钱袋子”的港口,瞬间沦为一片火海炼狱。截至当日中午,14 条鲜活的生命被烈焰无情

北京时间 4 月 27 日清晨,伊朗南部阿巴斯港仍被夜色笼罩,沙希德拉贾伊港口的一声巨响,却如一道惊雷,惊醒了半个地球。这座平日里承担着伊朗 55%非石油货物吞吐重任,被誉为“国家钱袋子”的港口,瞬间沦为一片火海炼狱。截至当日中午,14 条鲜活的生命被烈焰无情吞噬,750 多人受伤。浓烟裹挟着刺鼻的化学品气味,飘散了十几公里,连海鸥都惊吓得不敢在此落脚。当地一位老码头工人痛心疾首地感慨:“这哪是爆炸?简直就是阎王爷来强收‘过路费’!”

这座港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伊朗人手中的中国手机、印度人购买的波斯地毯,乃至欧洲超市里的藏红花,十之八九都要经由这里周转运输。然而,就在 26 日晚上 8 点多,堆放化工原料的集装箱仿佛被点燃的煤气罐,“轰”地一声剧烈爆炸,火花四溅。火苗蹿得比港口吊车还高,烧红的铁皮四处飞射,就连两公里外的椰枣树都未能幸免,被烤成了“炭烧模样”。更为糟糕的是,大火尚未扑灭,晚上 9 点又迎来一波如“二踢脚”般的二次爆炸,让救援队愤怒不已:“这火怎么比调皮孩子放炮还让人头疼?”

消防员们全力以赴,200 辆卡车运来泥土筑起“防护长城”,试图阻挡火势蔓延。然而,化学毒烟令人涕泪横流,呼吸困难。卫生部焦急万分,拿起大喇叭大声呼喊:“街坊邻居们,赶紧关好门窗,口罩务必戴严实!谁要是在外面乱跑,吸了氨气可别怨我们没提前警告!”这番场景似曾相识,三年前贝鲁特港口大爆炸的惨痛画面仍历历在目,谁能想到“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句话,在 2025 年再次应验。

爆炸事件疑点重重。爆炸前两小时,仓库监控莫名失灵;本应严格检查的化学品集装箱,登记册上竟少了 3 吨标注“军用”的铝热剂;更为巧合的是,当天美伊两国代表刚刚坐在谈判桌前展开博弈。难怪民众纷纷猜测:是港口管理混乱到了极点?还是有人蓄意趁乱破坏?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言辞坚决,誓言彻查到底。但现场已被烧得面目全非,调查组人员手持铁铲,一脸无奈:“这哪是查案,简直就是在火场里海底捞针!”

这场灾难的“连锁反应”波及甚广。三艘中国货轮险些被火星引燃,三名中国船员轻微擦伤,领事馆得知后连夜送去“急救包”——想必里面除了碘酒、绷带,还装满了老乡们喜爱的辣条。国际油价趁机上涨,每桶飙升了 4 美元,加油站老板叼着烟暗自欣喜:“这波行情,足够给闺女买两部新手机了!”而义乌小商品城的老板们则损失惨重,五万件发往迪拜的塑料拖鞋化为灰烬,有商户在直播间哭诉:“我的‘中东爆款’啊!如今烧得就只剩个拖鞋印子了!”

如今火势终于得到控制,但焦黑的码头犹如一块严重烫伤的皮肤,揭开后满目疮痍:为何危险化学品总在港口“肆意游走”?为何安全检查总是流于形式?《孙子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了 21 世纪,却仿佛变成了“货轮未动,火药先行”。一位老消防员蹲在废墟旁,默默抽着烟,突然说出一句大实话:“当年贝鲁特爆炸后,全世界都宣称要吸取教训。结果呢?那些教训都像吃烤肉串一样,进了肚子就忘了!

这场大火烧毁了价值数亿的货物,却未能烧掉人性中的侥幸心理。当记者询问涉事企业时,负责人仍在敷衍了事:“我们都是按照规章操作的嘛……”这话听起来多么耳熟,像极了考试作弊被抓时学生那句苍白的“我就看了一眼”。如今伊朗人忙于重建港口,但老百姓心里清楚:码头或许能在三个月内修好,然而那些被烧成灰烬的安全意识,恐怕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重新树立。最后不禁想起《三体》中的那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当我们的货轮越造越大,吊车越建越高,是否也该反思: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巨轮下,我们是否忽视了落在身后的安全保障?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