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短篇网文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真是新鲜事。想当初,动辄百万字的网文让人欲罢不能,现在竟也走下“神坛”。网络文学短篇化现象的兴起,与这个时代的快节奏、碎片化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短、爽、快”才是王道。
读短篇网文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真是新鲜事。想当初,动辄百万字的网文让人欲罢不能,现在竟也走下“神坛”。网络文学短篇化现象的兴起,与这个时代的快节奏、碎片化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短、爽、快”才是王道。
年轻人为何热衷于“三十分钟文学”?4月16日,由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知乎盐言故事主办的“网络文学短篇创作的兴起与期待”研讨会给出了答案。众多专家学者、知乎盐言作者围绕优秀短篇网文故事展开研讨,共同剖析短篇化现象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意义。
图片源自网络
新赛道——
网文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甚至在不少创作者、从业者、研究者看来,似乎只有超长篇网络小说才是网络文学。”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开宗明义,认为知乎盐言故事在网络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有力纠正了这种片面观念,让我们认识到网络文学可以有更丰富的生态、更多的可能性。“网络文学短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文学长期以来的同质化严重、题材创新乏力等困境,为行业发展带来诸多新可能”。
知乎盐言故事为何“横空出世”,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据知乎副总裁、付费阅读业务中心负责人范俊梅介绍,知乎在2018年便开始探索网文短篇模式,迄今已快速实现规模化和生态化:短篇越发精品化,题材更加多元,创作门槛不断抬升;产业更趋融合,影视行业“长剧更短,短剧更精”的趋势,为短篇网文带来了巨大开发空间。“短篇故事或者短篇网络文学的诞生,是一个非常顺其自然的事情”。
短篇网文如同短视频,其诞生真的顺其自然吗?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对此作了肯定回复。在她看来,网络文学从长篇到短篇的转变,不仅是网络文学演进的必然趋势,也是网络文学边界拓展的标识。短篇网文作为网络文学发展的“新赛道”,不仅拓宽了网络文学的类型范围,也吸引了更加多元丰富的读者圈层,为网络文学的业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说2003年左右的‘起点模式’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学繁荣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知乎、豆瓣、每天读点故事等平台的短篇故事正在推动中国网络文学走向第二阶段。”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特聘副教授江秀廷说,短篇写作重塑了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接受和产业模式。
新特点——
短篇网文以何“吸粉”?
相较于长篇网文而言,短篇网文有何魅力,让年轻人欲罢不能?这种“三十分钟文学”是如何炼就的?李玮在深入观察后总结到,对小说开头的重视、情节更加集约、场景更加简化、戏剧性处理对话、适合IP转化,是知乎盐言所代表的短篇网文的特点。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雄则将短篇网文放置到文学史的脉络中来观察。他谈到,短篇创作往往是呼应时代的需求而诞生,比如“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短篇网文对内容结构的精心雕琢、对现实问题的映射和高度隐喻,有力推动了网络文学内容精品化进程。短篇网文与长篇网文一同让网络文学的产业生态更加合理。
短篇网文对现实的观照和批判,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江秀廷便认为,长篇网文中低层次、个人的、情绪化的爽感,被短篇网文提升到人性思索、社会话题的高度,其蕴含的同情、悲悯极大提升了网络小说的思想价值。在她看来,短篇悬疑叙事具有的批判理性,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比如在点灯《活在真空里》、核融炉《无暇赴死》等作品中,“我们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价值。我们必须摆脱网络文学的低层次欲望写作模式,上升到此种理性批判的层次”。
河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桫椤表示,短篇叙事暴露出文化转型期的深层矛盾:一是短篇受限于篇幅,常以“反转—高潮”的极简模式实现情感冲击;二是此类创作通过符号拼贴构建起了超真实的空间,创新性地处理历史和现实经验;三是价值有被悬浮的可能,虽未达到现实题材作品的史诗性,却以“生活毛边”弥合了传统现实主义与大众的疏离感。
短篇故事还让网文创作更具互动性。比如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翟羽佳认为,短篇网文让“流动文本”形态深化,形成“作者—读者”共创的动态文学网络。这是知乎融合媒介性、对话性和社交性的问答形态所带来的结果,为盐言故事构建起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学生态系统。翟羽佳还认为,随着“元宇宙叙事”的兴起,VR/AR技术可以更快速地将短篇故事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知乎网文的文章属性与微短剧有高度适配性,搭载微短剧加速“全球化传播”,“知乎短篇网文正在用新的叙事语法,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精神图谱”。
专家谈——
传统短篇与网文短篇的区别
同样是短篇,传统报刊发表的短篇小说与知乎盐言上的短篇网文有何区别?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助理研究员贾国梁认为,知乎短篇与传统文学期刊上很多小说的叙事水平和艺术水平,差别已经很小。两者发布方式都是“完本发布”的模式,某种意义上而言,知乎盐言故事称得上是互联网上的“文学期刊”。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秋实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以知乎盐言为代表的网文短篇与传统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短篇是一个高效、高密度叙事的完整故事,有起承转合,来龙去脉,而传统的短篇小说,呈现的是某个低密度叙事的情境切片。”在她看来,大众喜欢故事,就是在追求完整性,“他们选择短篇网文,其实选择了‘高效的叙事’,而非‘碎片化叙事’”。
“在传统作家看来,短篇的难和险,可能主要体现在如何在极短的篇幅里呈现技巧、感觉、意蕴和意图;对于网络作家来说,则是在狭窄的空间内迅速把故事(不止是情节)安置好。”中国作协创研部发展研究处处长聂梦表示,在网络写作、流量和大数据的背景下谈短篇创作,既要以抓人的故事为底本,又要兼顾情趣、腔调、叙事弹性、语体风格等,对写作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短篇网文写作要警惕从一种套路走向另一种套路,或是滑入数据驱动下文学游戏的风险地带。
作者说——
如何写好短篇网文?
“创作短篇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写具有强烈冲突的剧情。”《鱼灯引魂记》《乌鸦铃铛》作者米花认为,写好一个短篇故事,比长篇更难一点,因为需要精准狙击,在极短的篇幅里呈现核心矛盾与情感。她会在短篇叙事上尽量做到简洁、单一,然后完成快速闭环,“希望自己写出的故事无论篇幅长短,在情感、思想和叙事上,总有一处能打动读者”。
《相术师》作者恩养同样希望写出能打动人心、给读者带去更好情感体验的小说。她说是在知乎上读到一篇心动的短篇网文后,产生写作的兴趣。短篇网文不仅情节新颖、节奏飞快,而且立意与社会舆论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我开始在这个平台发表作品,主攻搞笑言情赛道,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在《相术师》里,她重点考虑的是女性人物塑造,在群像塑造的同时丰富小说内容的可读性。相较于长篇网文给读者带来的沉浸感和史诗感,短篇网文由于受制于篇幅,想要带给读者情感触动,对故事结构的精巧性要求会更高。
有过长篇写作经验的《活在真空里》作者点灯,做过网站责任编辑,在知乎只写社会派悬疑、逻辑流推理两类网文。他在接触知乎盐言后,发现它是一个很适合悬疑推理创作的地方。“现实悬疑和本格推理都是留白的艺术,在长篇的土壤里很难长出粗壮的树枝,第一人称短篇很好地补足了网络文学在这方面的空缺,让国内的悬疑推理作品有了新的发展土壤。”点灯相信未来几年,短篇网文的土壤会越来越肥沃,好的作品会越来越多,直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短篇创作中,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浑然天成’,减少背景和设定,让故事自然地展开,让人物与剧情相辅相成,有限的篇幅内高效地设置悬念、塑造人物、传递情感。”《祝福》《无暇赴死》作者核融炉说,“快节奏的社会中,短篇不一定就是快餐。也许读者的注意力只是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但我们所传达的主旨、所刻画的人物、所设计的反转,能给他们留下一个记忆点、引发一些思考,即便三十分钟后读者的注意力离开了,偶然回想起这部短篇小说还能有所回味,就是一件让人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不是年轻人读不了长篇网文了,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短篇网文以其精巧、凝练、高效更具有“性价比”。要构建短篇网文的良好生态,当然不是靠知乎盐言故事一家平台就行,需要有更多的平台、作者、专家参与进来、携起手来,为好故事的孕育、诞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共同推动网文短篇产业的发展。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来源:阅读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