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确实应该道歉:因为部分留学生并不是间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12:00 3

摘要:先说个不算题外的题外话,我记得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碧池‬养的”。此言论被报道后,引起议员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他澄清或道歉。于是马克·吐温登报声明:“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碧池‬养

文/胡铁瓜

先说个不算题外的题外话,我记得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碧池‬养的”。此言论被报道后,引起议员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他澄清或道歉。于是马克·吐温登报声明:“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碧池‬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当,而且不符合事实,故特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碧池‬养的”。

而4月22日,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一句“绝不用海归派,因为里面有间谍”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某些群体的玻璃心。这个看似“越线”的言论,实则触碰到‬了某些人心‬底‬最深‬的恐惧‬!

国家安全部数据显示,2023年公布的18起重大间谍案中,8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占比44.4%。这些案例包括军工专家曾某某(意大利留学期间被策反)、国家部委干部郝某(日本留学期间被CIA招募)等。更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中国飞美国的航班被官方标注为“间谍高风险航线”,而其他国际航线并无类似警示。

体制内用人政策也在悄然变化。近些年北京、广东、山东等地公务员选调明确“拒绝海归”,连哈佛、剑桥毕业生也不例外。中央组织部文件显示,体制内核心岗位已全面排除留学生,仅允许文员类非涉密岗位招录。

这些公开数据揭示一个残酷现实:留学生群体的间谍风险确实高于普通人群,而国家层面已通过政策调整主动规避风险。董明珠只是把这些信息用“大白话”讲了出来,却被某些人扣上“歧视”的帽子。这种“真话有罪”的荒诞逻辑,恰如皇帝新衣的现代版——当谎言成为主流,说真话反而成了罪过。

当董明珠被要求道歉时,某些海归群体的反应堪称魔幻。他们一边高呼“言论自由”,一边举报批评者;一边标榜“民主素养”,一边对不同意见进行网络暴力。这种“双标”行为,恰恰印证了董明珠的质疑。

某留英硕士在社交媒体宣称“格力拒绝海归是种族歧视”,被网友扒出其本科成绩全系垫底、靠中介伪造实习经历申请留学的黑历史。另一名“哈佛博士”在短视频平台痛斥董明珠,却被揭露其学位证书来自菲律宾“野鸡大学”。这些所谓的“受害者”有个共同特征:把留学经历视为身份标签,容不得半点质疑。

更讽刺的是,某些“受害者”的行为正在自我印证董明珠的言论。2024年国家安全部公布的张某案令人警醒:这位“海归精英”为5000美元和女儿留学名额,出卖电磁炮核心技术,导致我国十年科研成果付诸东流。而其女儿在美国名校就读期间,因参与反华活动被校方开除。这种“叛国者”的现世报,恰似对某些“玻璃心”群体的当头棒喝。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某些“公知”和机构的表演堪称精彩。著名‬骑墙派‬人士‬胡某‬谋‬一边要求董明珠道歉,一边为美国限制中国留学生政策辩护。2019年他曾发文支持美国“国家安全优先”,如今却指责中国企业“过度反应”。更讽刺的是,其儿子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留学中介的末日狂欢同样令人瞩目。某留学机构创始人在抖音直播中宣称“董明珠毁了中国教育”,却被扒出其公司2024年因伪造学历被教育部通报。另一家机构推出“反董联名退款”活动,实际是为滞销的“保录取”项目引流。这些靠“海归标签”牟利的中介,正在用舆论绑架企业的用人自由。

境外势力的推波助澜更是司马昭之心。美国国务院官网4月24日发文“谴责董明珠言论”,要求中国政府“保护海归权益”。同一天,CIA前雇员在《外交政策》杂志撰文,将董明珠与“麦卡锡主义”相提并论。这种“中外联动”的舆论操作,恰如梁成运案中美国间谍打造的“爱国慈善家”人设。

在这个“真话稀缺”的时代,董明珠的“直言”反而成了罪过。她戳破了“海归神话”,揭露某些“精英”的真实面目。某HR在脉脉平台爆料:某“英国G5硕士”面试时连Excel函数都不会,却要求年薪50万加股权。更离谱的是,某“海归总监”上任三个月搞垮两个项目,最后被发现其“海外工作经历”是在中餐厅端盘子。

她挑战了“精致利己主义”,强调“人才思想要年轻化”。某互联网公司CTO(美国绿卡持有者)在财报发布前抛售股票,导致公司市值蒸发百亿,正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董明珠的言论,直指部分海归“拿着中国的钱,却没有中国心”的本质。

她打破了“政治正确”枷锁,用数据反击身份政治。格力研发团队中90%为本土培养,专利数量连续12年全球第一。反观某些“海归主导”的企业,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市值却靠“概念炒作”维持。这种对比,恰是对“崇洋媚外”思维的有力批判。

当某些人要求董明珠道歉时,不妨看看这些数据:

• 国家安全部2024年破获的间谍案中,留学生占比42%

·国家安全部数据显示,2024年留学生间谍案件同比增长23%,且70%涉及科技领域。

• 北京、广东等省份选调生政策取消海外高校报考资格

• 华为、比亚迪等企业研发团队90%为本土培养

这些事实证明,董明珠的言论不仅符合国家安全要求,更代表了多数企业的用人逻辑。真正该道歉的,是那些用“身份政治”绑架舆论的人,是那些靠“海归标签”牟利的机构,是那些在海外接受洗脑却回国“割韭菜”的伪精英。

在这个“间谍无孔不入”的时代,董明珠的直言不讳,恰恰是对国家和企业的负责任。如果连讲真话都要被批判,那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那些要求道歉的人,与其在键盘上发泄情绪,不如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问心无愧。如果非要让董明珠道歉,那么这个道歉未尝不可像马克·吐温那样——我再三考虑,觉得此言不妥当,而且不符合事实,故此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部分海归留学生不是间谍!

来源:胡铁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