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通缉犯”不是博流量的噱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3:10 3

摘要:2018年,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反而因通缉令上的高颜值照片走红。近日,记者发现,服刑完毕的卿晨璟靓已成为网络主播,不过因为炫耀服刑经历,如今已被平台封号。

据极目新闻报道,2018年,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反而因通缉令上的高颜值照片走红。近日,记者发现,服刑完毕的卿晨璟靓已成为网络主播,不过因为炫耀服刑经历,如今已被平台封号。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该女子之所以走红,是源于一张通缉照片,因颜值高还被冠以“最美通缉犯”的称号。随后,她本人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出狱后,其在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头像正是2018年通缉令上的那张照片,至4月27日12时许,共有8000多名粉丝。而近一个月内,卿晨璟靓多次以“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等为主题进行直播。

刑满释放人员能从事直播活动吗?从法律上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并未限制刑满释放人员从事直播活动。而直播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形式,主要需要的是个人魅力、沟通能力和一定的才艺。刑满释放人员如果具备这些条件,并且愿意遵守直播平台的规定,从事直播活动,也不是不可以。

但从道德层面来讲,直播从业者面对的是广大受众,需要更加注意价值导向,如果只顾流量红利不顾价值担当,就容易“翻车”。反观卿晨璟靓的走红,好比是流量狂欢下的一则黑色寓言:最初因通缉令上的照片颜值高意外走红,还被冠以“最美通缉犯”的称号,这本身就颇具讽刺意味,犯罪就是犯罪,何来“最美”一说;出狱后她又继续打着“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等称号展开直播,把犯罪经历当成流量资本,并以此为噱头博眼球,毫无底线可言。平台及时出手对其账号进行封禁,可谓大快人心,也是以正视听。

如今,网络直播方兴未艾。为分得一杯羹,有人拼起了人设,有人不断开拓赛道。不知从何时起,刑满释放人员也成了直播行业一种新的人设。此前,就有类似刑满释放人员用短视频或者直播进行分享和创作,不过要么被网友抵制封号,要么就因身份造假或是炫耀服刑经历被平台封禁。

犯罪本身是对公共利益的伤害,需要严肃看待。改过自新好好做人,社会自然可以宽容与接纳。但是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就是典型的只要流量不要底线,不仅把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还容易给人以误导:原来犯罪坐牢还可以成为一个快速成名、博取流量红利的方式。

流量狂欢之下,道德底线不能丢。对于类似借“刑满释放”博取流量的现象,国家早已定调。早在2023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就发布消息称,全面排查清理以“刑满释放”为标签的搞笑、卖惨、博取流量的不良网络视听内容,200余个账号被处置。就此明确,刑满释放人员,并不能以炫耀性的姿态在互联网上高调登场。

如今,相关平台对 “最美通缉犯”账号露头就打,也是再次重申:直播江湖拼流量,底线不能丢、红线不得踩,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绝对行不通。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来源:上游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