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沟越走越深、林越来越密,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颠簸了50分钟后,中午1点,安岳实验中学美术老师邓艳春到达了她的走教学校——安岳县清流初级中学。
沟越走越深、林越来越密,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道上颠簸了50分钟后,中午1点,安岳实验中学美术老师邓艳春到达了她的走教学校——安岳县清流初级中学。
此时,初一二班的教室里,刚吃过午饭的同学们恹恹欲睡,趴在桌上午休。眼尖的唐缘瞥见了正提着画具袋上楼的邓老师,眼睛瞬间放出光芒。感受到这道光,邓艳春对上孩子的眼眸,做了个“嘘”的手势。
这是安岳县202名艺体走教老师的日常。2023年9月以来,他们像一群“教育候鸟”,穿越蜿蜒山路,背着乐器、颜料、教案,将歌声、色彩与汗水播撒在乡村校园,带着 5.1万名农村学生完成了一场关于美的觉醒。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走进这片柠檬花盛开的土地,探寻这群“美育摆渡人”的故事。
一支黑白笔 描出多彩画
“颜色不用上得很均匀,安岳石刻历经沧桑,颜色是斑驳、淡雅的。”在这堂《藏在身边的美学密码——安岳石刻的线条与色彩》美术课上,邓艳春指导30名初一学生用一支黑色的勾线笔,画出他们眼中的石窟之美,再用油画棒装点上色彩。
为佛像点上一颗痣,增加树枝作为小场景、画一个Q版菩萨……孩子们的笔下,一尊尊佛像环肥燕瘦、喜怒嗔痴,栩栩如生,有的甚至进行了再创作,将自己的理解融入画作。
“有时候孩子们不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但艺术恰恰需要创新。”邓艳春说,孩子们常给她带来惊喜,这种学以致用的表现也让她深受启发。
乡村孩子家庭条件有限、色彩材料匮乏,邓艳春选择最简单的线描教学,主要教授黑白画、青花瓷和剪纸系列课程,以此引导孩子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邓艳春鼓鼓囊囊的画具包里,塞满了美术笔、色彩盒、颜料棒。她常利用走教补助的资金自购材料,同时找到所在学校寻求援助,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备齐画具。
课堂永远充满朝气和生命力,走的时候孩子们纷纷送她到大门口,没用完的教材孩子们像“宝贝”一样珍藏……在近1年的时光里,太多温暖的瞬间让邓艳春泪目,而这些足以抵消走教的辛劳与走教补助资金的“入不敷出”。
来都来了 多上两节课
“哪位同学来演奏一次?”音乐老师周先凯话音刚落,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孩子们齐刷刷举手。
被点到名的两名同学调整气息、手持竖笛,在音乐的伴奏下先后完整流畅演奏出《蒙古小夜曲》。
“注意呼气时把细长、均匀的气吹到纸片的下角。”大班课后,周先凯并未急着回去,而是来到了学校的竖笛社团,指导10余个孩子进行基本功练习和曲目排练。
安岳县石羊小学音乐老师周先凯是全县知名的“走教达人”。作为四川第一人口大县、教育大县,2023年9月,安岳县积极破题“城强乡弱”艺体教育困境,分年度启动两批艺体教师走教项目。高级教师周先凯两次报名,申请到安岳县最偏远的两板桥九年制学校走教,其对竖笛音乐教学的热爱,让不少老师感佩。
在安岳县两板桥九年制学校兼职音乐老师郭普琼看来,周先凯不仅仅是“来都来了,多上两节课”,而是“有时间就来。”
在他的指导下,两板桥学校学习竖笛的孩子超过100人,并成立了由高音、中音和次中音竖笛组成的乐队。乐队先后参加了片区及全县的文艺演出并获得佳绩。一次演出前,四年级一班的邹城锦主动找到周老师请求“上难度”,将独奏曲目由《四季歌》改为更复杂的《隐形的翅膀》。
周先凯告诉记者,有些孩子通过音乐学习,表现出了更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性。他坚信,音乐是塑造学生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在更多乡村孩子心中播下音乐梦想的种子,让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把古诗 “跳” 进课间操
一边背古诗,一边做体操。这样新鲜的场景正在安岳县石羊小学操场上演。
傍晚,33岁的走教体育老师代婷按下音响开关,60个孩子随古诗韵律操起舞,举手触《静夜思》,踏步对《望庐山》。这位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特意把小学必背古诗融入课间操,让古诗的旋律与跳跃的步伐共振。
安岳县石羊小学只有两名专职体育老师。代婷的到来,如一场及时雨,不仅充实了师资力量,更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比城市孩子,农村娃娃耐力更好,但运动技能要差一些。”代婷根据农村学生体质、性格特点,着重加强孩子们运动技能的训练。注意到学校的排球项目比较突出,她就专门给二年级学生量身定制排球入门课,从颠球这种基础动作教起,手把手带孩子们解锁新技能。
除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外,代婷还把古诗和课间操来了波“梦幻联动”,用古诗韵律操取代传统广播操,将小学必备古诗词与音乐、动作有机结合,孩子们一边锻炼一边背诗,直接把体育课变成“快乐学习现场”。
代婷的走教排课是每周四早上八点半。为及时赶到,她需要6点起床,乘坐1小时左右的客车到校。自2024年9月加入走教行动以来,她从未缺席过一节课程。“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确实存在教学资源上的差距,而走教正是弥补这一差距的有效途径。”代婷说道。
在安岳县教体局,一本“走教教师台账”记录着202名艺体教师的奔波轨迹: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6人、累计走教5800节次、受益学生5.1万人,艺体专业专职上课率从原52.68%提升到了93.16%。
而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套坚实的支持体系:每年职称评定单列15个中级、10个高级指标,评优评先向走教老师倾斜,受援学校保障后勤,这些共同构成了走教老师奉献背后的温暖守护。
全媒体记者 李梅 张建
来源:资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