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 “馅饼” 变铁窗 “陷阱”! 男子出租银行卡被拘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6:24 1

摘要:银行卡、手机卡等个人私密信息,如同守护财产安全的“数字盾牌”,一旦随意出借,不仅会让资金去向成谜,更可能沦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帮凶。

当“出租银行卡赚快钱” 的诱惑摆在眼前,你是否能守住法律底线?

看似“轻松躺赚” 的背后,实则暗藏着触碰法律红线的巨大风险。

银行卡、手机卡等个人私密信息,如同守护财产安全的“数字盾牌”,一旦随意出借,不仅会让资金去向成谜,更可能沦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帮凶。

太原男子王某就因贪图千元租借费,将自己的银行卡拱手相让,最终换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冰冷的铁窗。

事情的起因,源于他刷到的一条短视频广告。

王某交代,因收入有限想赚外快,被视频中“轻松获利” 的诱惑吸引,便按对方承诺的 1000 元租借费,一步步交出了个人身份证及银行卡。

然而几天后,他不仅未收到钱,反而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冻结,遂前往银行查询。

就在王某询问如何解卡时,郝庄派出所民警突然出现,将他带回了派出所。

回到派出所后,在民警进一步询问下,王某如实交代了出租银行卡的违法事实。

最终,民警以其构成非法提供网络实名帮助的违法行为,对其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王某因一时贪念,将银行卡出租,从做着“轻松获利” 的美梦,到身陷拘留的现实,这一案例正是 “帮信罪” 危害的真实缩影,令人警醒。

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类似“出租银行卡赚快钱” 的陷阱层出不穷,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侥幸与贪婪心理,将无辜者拖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也许有人会想,不过是出租一张卡,能有多大事?

可每一张被出租的银行卡,都可能成为犯罪资金的“中转站”,成为受害者的 “伤心地”。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帮忙”,实则在无形之中助长了犯罪的气焰,损害的是整个社会的法治秩序和他人的财产安全。

守住个人信息安全,就是守住法律底线与道德良知。

希望广大市民能从王某的遭遇中汲取教训,对各类“轻松获利” 的诱惑保持清醒,不被眼前小利蒙蔽双眼。

若发现可疑的信息或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安全的社会氛围。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