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网教育频道连续推出校园文化栏目《主播说节气》,新一期节目由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李弘毅 担任主持人。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讲述“立夏”节气的自然密码与民俗智慧,展现新时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网教育频道连续推出校园文化栏目《主播说节气》,新一期节目由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李弘毅 担任主持人。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讲述“立夏”节气的自然密码与民俗智慧,展现新时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节目中,李弘毅身着正式服装,以“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开篇,带领观众感受立夏物候变化。他结合科学课所学,讲解“温度对动植物活动的影响”,解密节气背后的自然规律。
节目中,小主播李弘毅还吟诵了陆游《立夏》诗句“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并通过参与播种赤豆、测量日照,并走访老北京胡同收集立夏民谚,让抽象知识变得鲜活可感。
民俗板块,李弘毅讲述了“立夏秤人”“尝三鲜”等习俗渊源,诠释“以蛋固心,迎接盛夏”的民间健康理念;同时,节目还穿插《立夏》古诗吟诵,增添文化意趣。
未来,《主播说节气》将持续推出二十四期系列内容,以“学生主播+文化传承”的创新模式,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传统底蕴与青春活力,也希望通过优秀的青少年小主播进行讲解,能让更多同学爱上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科普:
5月5号,星期一,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24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
立夏,又被称为煮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才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说的是在这一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帮着农民一起翻松泥土,王瓜的藤蔓也迅速攀长,彼此争相开花结果。
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斗蛋、秤人和尝三新的习俗。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要称重,分别是立夏和立秋,人们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起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最有趣的是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给人添了不少快乐。比如称大人,称秤人喊到:“秤花一打一百一十七,老寿星能九十一”,称小孩时,称秤人喊到:“秤花一打三十三,令郎长大要当官”。
除此之外,江南的立夏习俗里还有所谓的“立夏见三新”,就是吃些 这个时节 长出来的鲜嫩食物,“三新”就是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在江浙一带,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
“立夏蛋,满街甩”,斗蛋通常是小孩子们的游戏。斗蛋的规则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比比谁的蛋壳硬”: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至于为什么要斗蛋,民间的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