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沪创新 真知卓检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17:00 2

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黄浦区检察院始终坚持政治引领、聚焦中心大局,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保护,服务黄浦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黄浦区检察院始终坚持政治引领、聚焦中心大局,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保护,服务黄浦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今年的知识产权宣传月里,黄浦区检察院发布2020至2024年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

(一)案件受理数增幅显著,涉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受理涉外案件数量分别占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60.47%和总受理人数的70.95%。涉外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二)侵犯商标权刑事案件比例居首位。2020年至2024年期间,区检察院受理的侵犯商标权案件比例居首位,占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92.93%,占总受理人数90.88%。受理数居于第二位的为侵犯著作权罪。

(三)犯罪行为仍以共同犯罪为主要形式。共同犯罪占总人数的80.02%。在共同犯罪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团伙内部分工复杂细致,链条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明显,为刑事检察全链条惩治增加了难度。

(四)认罪认罚从宽与量刑建议制度运行有序。检察机关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2020-2024年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适用率93.59%,量刑建议提出率96.57%,量刑建议采纳率97.42%。

(五)全流程法律监督成效显著,综合履职能级稳步提升。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双向移送行政机关行政处罚30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6件,深化全链条打击追捕、追诉上下游犯罪人员17人,二审抗诉2起。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16件。

案件涵盖行业范围不断扩大,涉外品牌占比高。

被侵权主体的行业、品牌范围现已涵盖服饰、化妆品、珠宝首饰、食品、酒类、电器等诸多领域,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成为关注重点。其中,涉外品牌占比较大,国内品牌比重有所上升。侵犯著作权案件多以玩具或动漫美术作品衍生的手办玩具为主。

犯罪行为复杂,打击治理难点问题突出。

侵权手段交叉竞合、复合化特征日趋明显。借助于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共同犯罪、上下游犯罪行为人将犯罪行为链条化切割,各环节深度分散隐匿,呈现人货分离、货品商标分离、加工地、存储地、销售地分离等特征,跨区域特性显著。销售主体呈现分散、流动性强等特征,给司法机关侦查取证和打击治理带来较多障碍。犯罪主体隐蔽性较强,追踪侦破难度较大。

刑民交叉类案件多,办理难度日益增加。

案件类型方面,有企业因为授权界限不明、未及时沟通续期、滥用授权等问题而引发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增多。呈现刑民界定存有较多争议、部分被侵权企业倾向于选择刑事报案手段维权、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识薄弱、纠纷化解途径多元化等问题和特征。民事赔偿方面,各权利人要求赔偿的标准差异较大,启动赔偿程序的时机不尽一致,民事赔偿解决的不确定性,相应带来追赃挽损、量刑以及刑民衔接上的适用难题。

行刑衔接、检法衔接等渐趋顺畅,打击合力成效凸显。

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共同分析研判辖区内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梳理行政处罚案件排查“以罚代刑”等刑事案件监督线索。与区法院研究分析知识产权民事立案、判决数据,接受法院移送监督线索,并对疑似恶意诉讼线索开展调查分析。注重以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立案监督等形式探索区域联动,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

守正创新,探索完善保护路径

深化行刑衔接机制。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订立《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与调查取证协作、不起诉案件反向衔接机制。

形成知产保护合力。与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三方会签《黄浦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合作保护备忘录》,以进一步优化协作衔接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效能。

成立履职前沿阵地。设立“民心检察官——欣谷司南工作室”,依托法治副园长与黄浦区科技创业中心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对接,将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延伸至最前端。

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制定《关于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

深耕案件,着力提升综合履职能力

构建一体化办案组织。整合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组建知识产权检察“三合一”办公室,全面履行知识产权“四大检察”监督职责,制定《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具有黄浦特色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

全链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强化重点领域、重大案件办理质效,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链条式、产业化、跨区域的特征,顺势而动,注重层层深挖,以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立案监督等形式探索区域联动,全环节、全链条精准打击。

延伸开展综合治理。对案件审查过程中发现的权利人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及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并邀请人民监督员见证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获得企业高度认可与及时整改函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治理效果。

强化宣传,讲好知产保护故事

坚持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注重多维度、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充分履行检察职能。积极运用两微一端、主流媒体等多种方式讲述办案故事,以案释法,传播法治精神,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法治氛围。

围绕最高检“高质效办理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对标“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要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综合履职,细化落实行刑衔接、一案四查、追赃挽损、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检察保障。

接下来,区检察院将以设立全市首家涉外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为契机,以实质化落实“法治副园长”为抓手,主动对接进口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法治需求,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来源:黄浦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