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5年4月26日,火星人、浙江美大、亿田智能、帅丰电器四家集成灶上市企业2024年年报悉数出炉。无一例外,四家企业均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
截至2025年4月26日,火星人、浙江美大、亿田智能、帅丰电器四家集成灶上市企业2024年年报悉数出炉。无一例外,四家企业均交出了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
火星人营收同比暴跌35.7%,净利润仅剩千万元;浙江美大净利润缩水超76%;亿田智能与帅丰电器同样深陷营收腰斩、利润断崖式下滑的泥潭。这场“集体跳水”背后,是集成灶行业进入“至暗时刻”的残酷现实,也表明行业到了需要转型求生的关键路口。
01 财务数据透视:行业进入“速冻期”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四家企业的经营指标全面恶化,行业已从结构性调整滑向系统性危机。
数据可以用行业全面失速来总结,四家企业营收平均跌幅超40%,净利润平均缩水更是超过了80%。
对比三年前行业数据巅峰期,其中,火星人作为行业龙头,净利润仅剩2021年巅峰期(2.47亿元)的约4.5%;浙江美大连续三年营收下滑,2024年营收规模较2021年的21.64亿元已蒸发超60%。季度环比数据显示,2024Q4火星人、浙江美大单季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6%和89%,行业下行趋势未见缓和迹象。
行业平均毛利率,从2021年的50%以上跌至2024年的41.6%,净利率更从平均15%以上骤降至7.8%。火星人净利率仅剩0.9%,创上市以来最低;浙江美大虽维持双位数净利率,但主要依赖费用压缩,难掩业务萎缩本质。从头部企业的表现不难看出,集成灶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堪忧。
从现金流综合来看,头部企业为代表,企业资金链警报拉响。火星人经营现金流首次转负,销售回款能力严重不足。财报显示,亿田、帅丰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理财或借款,折射出对未来现金流的悲观预期。同时,经营现金流减少,这背后也是经销商回款周期拉长、库存积压导致的资金周转失灵。
02 行业困境溯源:五大结构性矛盾爆发
集成灶行业的下滑绝非偶然,而是多重长期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一现象既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连锁反应,也是行业此前过度依赖新房市场,品类单一、技术创新乏力的矛盾累积。
矛盾1:新房依赖症难解,地产周期成“致命枷锁”
集成灶需求主要来自新房装修,2022 年起地产竣工进入下行周期,集成灶行业也随之承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房竣工面积同比下滑31%,而集成灶作为与厨房橱柜深度绑定的前装产品,其销售与新房交付量高度关联,直接影响行业需求基本盘;中金公司测算,每减少100万套新房,集成灶市场规模将萎缩15%。
矛盾2:消费降级冲击高端定位,价格战反噬盈利
GfK中怡康数据显示,2024年9月,线下市场万元以下产品零售量占比61%,同比大幅增长。线上市场则整体均价呈下行趋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1-9月线上市场均价为6914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超7%。
同时,2023-2024年集成灶市场零售额同比从下滑4%到下滑31%,由于集成灶单价较高,致使在2024 年性价比消费趋势下压力愈发凸显。
在此情况下,企业被迫以价换量,价格内卷,逐步击穿行业利润底线,同时,入门级产品比如消毒柜款集成灶占比抬升,受到产品结构、产品品类有所调整的影响,进一步让企业毛利率承压。
矛盾3:品类单一化困局,第二曲线难成气候
四家企业中,火星人水洗类产品收入2024年1.35亿元,占营收占比仅10%,浙江美大非集成灶业务收入不足5%,亿田智能下半年虽然布局算力租赁转型,但目前仍尚处试水阶段,新公司浙江亿算智能实现营收301 万元,甘肃亿算智能实现营收5.98 万元,对营收贡献有限。可以说,集成灶企业短期内尚缺乏替代性增长引擎。
同时,四家集成灶企业,集成灶作为主营品类,均为公司贡献了超9成的收入,其余品类营收占比不足1成。更重要的是,目前整个家电行业早已成红海,集成灶以外的其他厨电品类,先发优势早已被老板、方太、华帝、万和等大厨电品牌,以及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巨头所占据,集成灶品牌势单力薄,很难获得品类优势。
矛盾4:技术迭代缓慢,产品同质化加剧内卷
虽然集成灶企业都在年报中提及要积极研发创新,但现实的是大家都控制费用支出,尤其是相应减少了研发费用。
如火星人,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96%至1.07亿元,2024年为7.75%,研发人员数量也同比减少11.84%至283人。这也延长了部分产品的项目周期,例如X5 Pro集成灶,从2023年8月立项,直至2024年12月才开始量产,耗时16个月,比2022年类似产品的平均周期增长了33%;像帅丰电器,其研发费用为2299.88万元,也同比上一年减少了35.88%。这一减少帅丰宣称主要是由于公司减少了功能性研发的直接投入。
在行业高速发展期的高销售费用模式,在如今的下行通道中企业不得不转向“盈利优先”,但研发投资的减少和产品更新的减缓,可能会削弱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反观传统厨电企业方太在主推AI健康烹饪系统链接的高端全场景厨电,老板在烹饪AI+领域发力“食神”大模型等,传统厨电巨头正从技术、人工智能层面逐步瓦解集成灶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矛盾5:国补受益有限,政策拉动效应不足
虽然集成灶作为涵盖在灶具类目中的一类产品,在大部分地区被纳入到以旧换新的范围内,享受到了政策补贴优惠。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该政策对集成灶产品拉动效果有限。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集成灶市场累计零售额173亿元,同比下滑30.6%,下滑趋势未减。
据国泰君安分析,在线下市场,由于前期补贴资金需要有经销商先行垫付,规模较小且资金实力较弱的三、四、五线城市的经销商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低,而集成灶企业的经销商大多分布在更下沉的市场,因此受国补的拉动效果低于传统厨电。
03 破局之道:从“求生”到“重构”的五大路径
面对行业寒冬,头部企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大体来看,正从战略、产品、渠道三方面展开自救。这场转型既是生存之战,更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新审视。
路径1:多品类突围,丰富厨房场景生态
和当初家电品牌、传统厨电品牌纷纷入局集成灶不同,这些大企业,已经开始在这一时期不把集成灶作为一个单独的事业部来运营,而是合并到烟灶的厨电系统中,作为一个品类来操作。
在存量时代,家电、传统厨电企业品类全的优势,也给一些集成灶企业带来了“冷”思考,意识到不能抱守单品类去抗击风险。
如美大就坚持多品类运营,2024上半年创新研发下排烹饪中心,与厨柜的形神融合,打造全嵌设计;火星人提出“三化战略”(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试图将集成灶拆解为可组合模块,适配不同厨房场景。
此前,嵊州厨具协会召开会议,包括亿田、帅丰、森歌、美多在内的嵊州集成灶企业,也都达成共识:一方面未来要巩固集成灶、集成水槽等优势品类,另一方面发力吸油烟机、燃气灶、蒸烤箱等传统产品,谋求新的突围路径。
路径2:渠道变革,向存量要增量
从各家财报中可以看到,在渠道层面,集成灶企业也在积极做出尝试,努力切入存量市场。
比如,亿田与齐家网、土巴兔达成战略合作,家装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18%;帅丰电器在全国建立500家社区服务网点,推出“以旧换新+免费改造”套餐。火星人则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经销、直营和电商并举”的多元化销售战略,试水抖音本地生活,通过“厨房改造直播”拉动区域性订单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指出的,从长期来看,未来3-5年集成灶初代产品,也将会迎来一批换新周期,这部分存量市场将有望给集成灶企业带来新增量。
路径3:国内国外双循环,出海寻找新蓝海
翻看传统厨电企业此前财报,如华帝、万和等,不难发现,其海外出口业务是帮助企业穿越周期的一个重要破局点。对于集成灶行业而言,虽然出口业务涉及企业不多,但也给行业提供了一个思路。
据海关口径统计,2024年嵊州厨具行业出口销售同比增长6.5%,当地厨具行业协会也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并举”的产业转型对策,万事兴方面就表示,企业在北美、东南亚、中东市场都有所布局,海外相比国内,是一个跳出内卷的增量市场。森歌则积极参加国际展会,与海外经销商真诚合作,逐步拓展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当然,眼下的关税战带来的对越南为首的东南亚市场的冲击,以及在海外市场更长的经营链条、更严格的海外成本控制能力等,都对出海企业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只能说,出海可以提前卡位,但道阻且长。
路径4:切换新赛道,布局未来增长极
在集成灶行业遇冷之际,企业自然也在寻找新赛道,如亿田成立浙江亿算科技,2024年算力租赁收入突破300万元;董事长孙伟勇表示,企业目标要从传统制造企业升级为“AI+厨电”跨界平台。其认为,企业要坚守传统集成灶主业,也要同时发展好第二产业,即新质生产力。
森歌则发力不锈钢厨柜定制赛道,前者依托新落成的5G智能工厂承接不锈钢定制订单,主推柜电一体融合的一站式厨房解决方案。这种跨界布局虽短期贡献有限,却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样本。
写在最后:
目前通过财报来剖析,整体不容乐观,可以说,集成灶行业的至暗时刻还远未结束。对四家上市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守住现金流底线,通过降本增效、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品类创新来打开生存空间,为行业树立转型破局的典范,以重塑行业信心为大局。
而对于更多中小品牌集成灶而言,形势显然更为严峻,稳住员工队伍和核心经销商团队等“有生力量”,才能保证自身熬过寒冬。行业不需要悲情,需要的是把危机变成重构竞争力的机会。集成灶生存之战,已然开始。
来源:极智厨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