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油画作品《医生》,是英国肖像画家贝尔德斯在1891年创作完成的,现在收藏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画的是一名医生在极其简陋的茅舍内救治病人的感人场景。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原院长 仇 杰
著名油画作品《医生》,是英国肖像画家贝尔德斯在1891年创作完成的,现在收藏于英国伦敦的泰特美术馆,画的是一名医生在极其简陋的茅舍内救治病人的感人场景。
画左侧的桌子上,一盏油灯照亮房子的中间,手托着下巴的医生,正俯身凝视着由两把椅子组成的病榻,上面一个小姑娘好像刚刚苏醒,她的小手无力地垂落在床边;而处在角落里的母亲因焦虑、忧伤和疲惫,埋头趴在餐桌上;父亲笔直地站在母亲的身后,一只手搭在妻子的肩膀,坚毅的表情中露出对医生无限的信赖。低矮的窗户有一线阳光透入,我们感受到的是经过一夜的煎熬,危机似乎已经过去,孩子的病情好像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生还在深深地思考着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场景,感动着无数医者。大家一致认为这幅画是有温度的医疗场景,很多医学院、大学、美术馆对其进行了复制,把它作为医学教育的道具和载体。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好医生,不是能够彻底消灭所有疾病的人,而是在面对疾病与死亡威胁时,善于积极引导病人乐观、自信活下去的那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医者,才是对医学有着深刻理解的人。
医学表达的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能力,从精神上、心灵上、躯体上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我记得这样一件事,一个医生跟我说,一个病人家属找他交流,很凄惨地说,家里为了给老伴看病,把钱都花光了,还借了很多外债,导致孩子都好多年结不了婚。医生便安慰病人家属,让患者安心治疗,还说:“我会努力想办法给你们家省钱。到了治疗后期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帮你在网上众筹和捐赠。”他原想着这样对病人家属说了以后,对方会感激,但病人家属听后,语气生硬地跟他说:“谢谢你大夫,你现在还是把精力放在我老伴的治病上吧。”
通过这件事,我突然间对医者的共情有了一点新的理解。所谓共情,就是看透别人内心、知道他人想法、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你的共情能力越高,说明你越能对他人感同身受。医生可以同情,但是不能越界。
有一天晚上11点多,我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回家,看到走廊的一幅油画前站着一个一米八几的壮汉。他在独自欣赏着一幅名为《母亲》的油画。当我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发现他在哭泣,肩膀都在抽动。那一刻我突然间感同身受——或许是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一辈子养育他,如今却病倒了;或许是他患了重病的妻子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正在与病魔搏斗,而一幅油画点燃了他内心最深最痛的地方……
医护人员就是要去寻找和建立符合人性、有温度的诊疗标准和流程。医者只能用温暖去陪伴患者,踏着荆棘让他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凄凉。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医学人文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