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场是江湖,混到40岁才会明白:那些写在墙上的叫制度,藏在桌下的才是规矩。
职场是江湖,混到40岁才会明白:那些写在墙上的叫制度,藏在桌下的才是规矩。
不会有人手把手教你,但踩坑一次就够疼半辈子。很多人干了半辈子才悟透:
明面上的考核叫KPI,暗地里的考核叫“会不会做人”。
职场如针灸,要扎对穴位才能通经络。请看以下七大职场穴位:
“你看着办”=按我的意思办
“原则上不行”=送点礼就行
“这事不急”=明天就要结果
某国企办公室主任老陈总结:
领导每句话都有AB面,关键要听清他没说的C面
被甩锅时要说:“这个事我记得是某某经手的”
被抢功时要讲:“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拒绝加班要提:“家里老人住院,您看...”
财务室小刘搬工位后升主管,关键不是靠窗,而是坐在总监余光范围内
老油条都懂的三个黄金位:
— 离领导办公室45度角(看得见又看不清)
— 会议室第二排中间(显眼又不抢风头)
— 卫生间必经之路(偶遇领导概率翻倍)
收材料时把名字签在右下角(方便添加备注)
报销单在金额处压指印(防止篡改数字)
重要文件留三分之一空白(给领导批注空间)
新派系上台时,早表态的成炮灰,晚表态的没肉吃
老领导要退前,每周找他签两次无关紧要的文件
保持"三米原则":和任何领导保持三米社交距离
记住:在办公室政治里,会跳华尔滋的比站军姿的长命
被匿名举报?马上群发全员邮件:“近期谣言已报案”
遭同事捅刀?立刻在部门群发加班照:“今日第N次攻坚”
某纪检部门数据:会主动暴露伤口的人,被调查率降低67%
工资可以降,社保不能断
职务可以调,签字权不能丢
办公室可以换,资料柜钥匙必须留
老财务的血泪教训:丢什么别丢U盾,让什么别让审核权
结语
职场下半场,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摔得少。
这些暗规则不是教你诈,而是给老实人配把保护伞。
记住:
在单位活到最后的人,
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能干的,
而是最懂游戏规则的。
来源:嘚吧嘚大叔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