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去年11月,南京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今年1月,《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施行,这也是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中首个出台的实施方案。
4月16日,我市召开“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正式启动“升级发展”之路,南京“5G+工业互联网”迈入发展新阶段。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去年11月,南京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今年1月,《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施行,这也是全国首批10个试点城市中首个出台的实施方案。
肩负国家重任,扛起城市担当。南京为何要积极争取“试点”?为何能入选国家级试点城市?下一步又将如何“试点”?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
01
为何“试点”?
所谓“5G+工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必然带来巨大变革。业内普遍认为,通过5G技术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能够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实现途径,助力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在国内首个五星5G工厂——中兴通讯南京滨江5G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简称“滨江工厂”),有的物料穿梭在成品立体仓与生产车间之间的“空中走廊”,有的物料则“悠然”等待“公交车”的接驳运输,还有的物料实现了个性化“叫车”服务,由AGV小车根据需求将其精确无误地送到指定位置。
“整个过程不见人工操作,却又井然有序,这正是得益于5G技术的加持。”滨江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厂已实现5G网络的全面覆盖,5G联网率达89.3%,通过融合5G、机器视觉、AI、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成功孵化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以5G技术赋能制造业,推动滨江工厂实现产能的全面飞跃。数据显示,高性能5G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使整机装配换线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3分钟,“用5G制造5G”使得5G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25%,5G和服务器产品制造成本降低23%,生产线操作人员减少53%。
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5G+工业互联网”发展,早在2019年,工信部便印发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2024年底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
截至去年底,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万个,已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可以说,工业互联网已成为5G应用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加速赋能行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一方面,仍面临产业供给不够、综合应用成本较高等挑战,另一方面,随着5G-A技术加快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业5G独立专网探索更加活跃,为“5G+工业互联网”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首批选取10个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旨在进一步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先行先试样板。
从南京来看,将立足“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阶段、面向新需求新挑战,扛起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担当,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先行先试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区域“5G+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形成更加广泛的产业创新生态。
02
因何入选?
一名手持无线智能扭力扳手的工人,将每一个螺钉以精准的扭矩与螺母嵌合,眼看手头的物料不足,只见他在个人操作终端上轻轻一点,智能物流车就会在余料告罄前将物料及时送达。
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装备5G智能工厂总装分厂,工人们正在各自工位上各司其职,“5G+工业互联网”应用让这里处处呈现智慧生产的场景。
在车间的一块巨大显示屏幕上,醒目的数据实时跳动,整条产线的实时制造进度以及安全生产、人员配备、设备总数等全生命周期数据一目了然。
“这便是车间级生产指挥‘驾驶舱’。”中车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车浦镇通过5G网络,已全面实现厂区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连接和通信,进一步优化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等作业环节,产线平均生产效率提升7.7%。
在南京,类似的“5G+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场景如雨后春笋。例如,
❖扬子石化基于5G专网陆续开展设备故障诊断、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厂区智能物流等九大应用场景建设,为生产管理装上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
❖南钢5G虚拟专网建设了八大类共15个应用场景,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化;
❖梅山钢铁创建“5G+工业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实现各主要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等。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
立足产业需求,规模应用初见成效。“在主导产业应用方面,我市新型电力装备、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等领域‘5G+工业互联网’特色显著,并形成了一批标杆示范案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
其中,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18家,中兴通讯滨江工厂获评全国首家五星5G工厂,南钢、中车浦镇5G工厂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扬子石化“5G+安全石化”和中兴通讯“5G+智能物流”两个项目入选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20个典型应用场景重点行业实践案例。
近年来,南京紧抓“5G+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5G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典型应用,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功能体系发展,成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的“关键棋”。
✦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每万人5G基站达47个,全省第一;
✦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1+1+14”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标识注册量、解析量位列全国第一;
✦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连续五年保持国内第一;
✦在未来网络、6G等前沿领域,研发能力处于业界领军地位,创造了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
“南京‘5G+工业互联网’具有基础设施支撑有力、产业生态发展活跃、创新引领能力强劲和规模应用初见成效的特点,并取得了多个‘第一’的成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10个“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培育5G领域重点企业100余家,基本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及配套服务各环节。
03
如何“试点”?
在工信部公布首批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时,已明确南京市的重点任务——
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信息通信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创新、新型解决方案培育、典型应用场景打造。聚焦智能电网装备、钢铁、石化以及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应用赋能。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加快“5G+工业互联网”升级创新,加速产业集聚和应用规模发展。
南京江北新区
如何完成国家交办的试点任务?《南京市推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升级网络设施、升级技术产品、升级融合应用、升级产业生态、升级公共服务5个方面部署19条升级举措,提出以江宁区、江北新区两个区域为主承载核心建设区,逐步辐射全市“4266”产业体系,培育全链自主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工业5G终端设备下连网络、上接应用,是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支点,更是“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关键一环。在4月16日举行的南京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上,全国首个《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眼下,工业5G终端设备仍面临产业需求瓶颈,供给量难以满足规模化需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南京勇挑重担,在推进会上正式启动“铸链计划”,开展首批工业5G终端设备产品征集工作,并现场发布了《南京市“5G+工业互联网”需求清单》。
“通过征集先进适用的工业5G终端设备,加速供需对接,加快形成具备服务全国‘5G+工业互联网’相关终端需求能力,进一步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服务‘5G+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会现场,南京电信、南京移动、南京联通分别与梅钢、南瑞继保、际华3503签订“5G+工业互联网”合作项目。“我们计划通过对关键流程的改造,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南京联通政企事业部负责人经守强说。
工业互联网既是体现新质生产力实践价值的关键领域,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强大力量,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