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劳动者健康,多部门合力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08:00 1

摘要:职业健康关乎每一个劳动者的福祉。如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法定职业病有哪些?如何应对传统与新兴职业健康挑战?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守护劳动者健康,多部门合力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

  职业健康关乎每一个劳动者的福祉。如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法定职业病有哪些?如何应对传统与新兴职业健康挑战?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建成900家尘肺病康复站

  颁布660多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标准;实施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已有17万多家企业完成治理任务;遴选64项具有创新、智能、高效、节能等优势的防护技术,在矿山、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推广应用……发布会上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据介绍,2024年全国对50万个重点岗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患者进行尘肺病筛查。监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正在逐步好转,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但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仍然艰巨。

  “目前尘肺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康复来延缓病程,改善生活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引导康复资源下沉,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尘肺病康复站。目前尘肺病康复站总数已达900家,实现尘肺病患者集中的乡镇(社区)全覆盖。

  法定职业病增至12类135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底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类,包含腕管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2个病种,法定职业病增至12类135种。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介绍,职业性腕管综合征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工作中长期受力、重复操作、不良姿势、重体力劳动和振动等引起的以肌肉、骨骼、神经等系统损伤为主的一类疾病。建议用人单位改进工艺、技术、设备,减少劳动者手腕部重复作业;劳动者工间休息时,可适当做手腕部放松活动或局部按摩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介绍,参与抢险救灾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和消防人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重点人群,用人单位需要在平时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及演练。对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评估,早期识别症状,及时给予支持。

  工会驿站2024年服务近8亿人次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二级巡视员杜文甫介绍,截至2024年,全国高危行业企业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50.5万份,覆盖职工6448.18万人。2021年至2024年,全国各级工会累计投入“送清凉”专项资金近60亿元,慰问职工近9000万人。此外,全国已建成工会驿站18.61万个,2024年服务近8亿人次。

  如何提高职工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和防护技能水平?杜文甫介绍,全国总工会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截至目前,参赛企业达60多万家,参赛职工达8000多万名。同时强化对工会从事劳动保护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健康企业建设在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少辉介绍,公司引进全封闭式通风系统、自主研发专利产品替代人工轨道巡检等降低作业风险;联合科研院所开展职业紧张损害、骨骼肌肉损伤等相关职业健康培训,2024年累计培训2万余人次;全面推行员工心理援助项目,由专业机构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与新兴业态健康风险受关注

  近年来,快递、网约车、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孙新提醒,相关从业人员要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当活动一下,劳逸结合。同时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可以交替采取站姿和坐姿等方式缓解疲劳。

  职业人群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王刚说,焦虑、抑郁是职业人群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精神心理问题可以有效治疗,劳动者要及时寻求精神卫生机构的专业帮助。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者如果遇到心理相关问题,可拨打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进行咨询。

  有人一焦虑紧张就吃东西,吃多了又担心发胖影响健康,如何调节?王刚表示,这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性进食”行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应该用科学方式解决,比如运动、与亲朋好友倾诉等。

来源:新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