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谢警官,早啊。”“上班去啊。” 清晨,谢林达早早地来到位于衡南县云集镇云集花苑小区出口的警务室,进进出出的居民总会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或寒暄几句。
谢林达了解社情民意。
“谢警官,早啊。”“上班去啊。” 清晨,谢林达早早地来到位于衡南县云集镇云集花苑小区出口的警务室,进进出出的居民总会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或寒暄几句。
谢林达喜欢这种氛围,天天“泡”在社区里的日子,他早已用实际行动“俘获”了辖区群众的心,成为了大家最信任的人。
谢林达,衡南县公安局云集派出所黄金二社区民警。2013年,46岁的他主动辞去派出所所长职务,申请担任社区民警。褪去“所长”光环,他成了居民口中的“谢管家”。面对旁人的不解,他笑着解释:“所长管的是‘面’,社区民警守的是‘根’。根扎得深,老百姓心里才踏实。”
这一守,就是12年。
群众有呼,必有回应
谢林达靠着一双脚、一张嘴,掌握了第一手详实的社区资料。
云集黄金二社区位于衡南县城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各种商铺超500家,机关单位45个,实际居住人口超1.5万人。
辖区人口多、商铺多、单位多,作为社区民警,谢林达肩上的担子并不轻。“社区警务没有捷径,靠的是手勤、脚勤、口勤。”谢林达这样总结他的“笨办法”。
接手社区之初,为了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走访群众成了谢林达日常的“必修课”。每天处理完所里的基本工作,他都会走进社区,穿梭于大街小巷,或与居民拉拉家常,了解社情民意,或敲开一扇又一扇家门,录入警务信息,就这样,靠着一双脚、一张嘴,他掌握了第一手详实的社区资料。仅2024年,谢林达就录入警务信息4000余条。
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谢林达成为社区居民最信赖的人。群众遇到诉求和困难总能第一时间想到他。
“谢警官,我们楼上的住户太吵了,能不能麻烦你来看一下。”2023年7月的一天晚上11点,睡梦中,电话响起,谢林达马不停蹄地赶到云集花苑小区,原来是一个公司的员工合租在这里,年轻人深夜娱乐玩耍的声音过大,吵到了四周住户。谢林达当即劝阻了他们,为了彻底消除噪音扰民问题,第二天他又主动联系其公司领导,进一步督促改正,此后,噪音再没响起。
“谢警官,我家孩子的滑板车放在楼下不见了,麻烦帮我找找。”“这位老爷爷好像迷路了,你快过来看看。”……群众有呼,谢林达必有回应,就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在他这里迎刃而解,谢林达与居民的心也因此越走越近。
调解纠纷,调顺民心
谢林达走街串巷,“沉浸式”摸排矛盾纠纷。
社区警务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邻里纠纷、家庭琐事。为巧解“千千结”,谢林达总结出一套自己调解技巧:冷却法、打感情牌、算违法成本账……
“调解的是纠纷,调顺的却是民心。”谈起这些年调解过的矛盾纠纷,谢林达娓娓道来。
辖区居民朱某与前妻曹某因财产分割问题引发矛盾,多次报警。
“离婚不是仇人,大家都冷静下来,有问题我们一起协商解决。”4月1日,一场特殊的座谈在社区调解室展开。
谢林达联合驻所调解员、社区干部,采用“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沟通方式,分别对双方进行深入的沟通疏导。在倾听双方的物质和情感诉求后,帮助其及时表达和疏导情绪,清理心理障碍。
调解持续了3个多小时,当双方在财产分割协议上签字时,谢林达松了一口气,这起历时4个月、报警3次的离婚财产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群众为谢林达赠送锦旗。
“谢警官,你要帮帮我,我这个年都没过好。”2024年正月初八,辖区工商银行柜员唐某找到谢林达请求帮助。原来过年前一天,唐某在办理一起取款业务时,多付了客户陈某4860元,联系客户想要其退还,对方不愿意,唐某苦恼不已。
谢林达获悉后迅速联系客户,并陪同唐某前往25公里外的客户家中协调解决,谢林达一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边算违法成本账,最终陈某将钱悉数奉还。
除了现场化解纠纷,谢林达还在日常入户走访时“沉浸式”摸排,收集有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的线索,加以梳理记录,并提前联系充当“和事佬”,真正做到“抓前端”“治未病”,将矛盾化解在萌芽。
治理有方略,平安有根基
谢林达带领社区警务团队开展日常巡逻。
社区虽小,但需求多样,如何实现警社共治,让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圆满解决?对于这些问题,谢林达也有自己的答案。
作为一个老社区民警,谢林达深知警力有限民力无限,为构建共治最大“同心圆”,他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组建由民警、辅警、治保员、保安员、网格员为骨干,以社会各方面力量为补充的社区警务团队,使之成为巡逻防控的中坚力量,紧盯案发频繁小区、路段,不定期开展巡逻,提高见警率,压降发案。
云集花苑以前是一个安防“漏洞百出”的老旧小区,安全问题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事项之一。
“只有依靠科技这个‘千里眼’,做优智慧安防,降低安全隐患。”说干就干,谢林达迅速联系所领导,与衡南县住建局对接,筹集政策资金8万元,对小区前后门推出“刷脸”进出服务,安装19个高清晰度红外线摄像头进行无差别监控,避免无关人员进入小区,大幅降低治安隐患。
在谢林达办公室的柜子里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记录本,翻开笔记本,每一页都是“治理密码”:
针对小区“蜘蛛网线”乱象严重,邀请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营运商派师傅到小区整改2天,居民反响很好;
目前,电动车统一到小区两边车棚内充电,“飞线充电”乱象成为历史;
居民反应的楼梯间杂物问题通过屋场恳谈形成共识,杂物已清理完毕;
……
坚守社区的12年,谢林达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省市级嘉奖8次,但他最珍视的却是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上面写着:“助人为乐显真情,人民警察为人民。”
如今58岁的谢林达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他将自己的宝贵经验编成课件《社区民警如何做好社区警务》,供大家参考学习,他说:“我退了,方法不能退。”
从青丝到白发,从所长到“管家”,谢林达用行动写下基层治理“秘方”:所谓坚守,不过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了警察的大事。
三审:李华中
二审:彭昱景
编辑:刘波
来源:衡阳市公安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