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丨煤化工一线的“乌金玫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9 07:51 2

摘要: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厂邓晶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小瓶初代甲醇样品,标签上写着“2007.12.5”。问她为何留着,答道:“要记住从哪里出发。”

开滦集团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厂邓晶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一小瓶初代甲醇样品,标签上写着“2007.12.5”。问她为何留着,答道:“要记住从哪里出发。”

“在煤化工行业,女性不仅要像水一样柔韧,更要像煤一样经得住淬炼。”18年过去,当年的青涩女生已成行业标杆,今年邓晶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她那股“泡”在装置里的劲头从未改变,这朵来自煤化工战线的“乌金玫瑰”,用她的专业与坚守证明了劳动者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绽放的独特光彩。

“泡”出来的工匠

2007年夏天,22岁的邓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走进开滦中润公司时,迎接她的是一片陌生的钢铁丛林。公司的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是国内第四套,没有成熟经验可循。

“所有设备都是‘新面孔’,连师傅们都心里没底。”回忆起初见场景,邓晶笑着比划,“我就想,得先和它们‘交朋友’。”

她的“交友方式”近乎痴狂: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拿着图纸爬高塔、钻管廊,硬是把2000多个阀门的位置、500多条管道的走向刻进脑海。同事戏称她为“活地图”,却不知这份熟练背后是磨破的3双劳保鞋和写满12本笔记的工况记录。

真正的考验在一个冬夜降临。凌晨,一台大型运转设备合成气压缩机突然跳车,系统内1250摄氏度高温气体与5.5MPa高压瞬间逼近爆炸临界值。控制室内警报刺耳,有人慌了神:“要不要全线停车?”

她以6个月“泡”在装置区的积淀,换来几十秒力挽狂澜的果决——几十秒的时间,邓晶迅速发出了各种指令,压力卸下来了,温度降下来了,煤气、氧气、各种介质控制住了,顺利完成了甲醇系统的第一次紧急停车,避免了一次串压爆炸事故。

“懂,就不怕。”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她钻遍每台设备、跑遍每根管道的执着,是她翻烂技术图纸、预设各种工况的严谨。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专业追求,让她在短短5年内就掌握了甲醇中控室所有岗位的操作技能,成为公司唯一的女值班长。

创新的火花

在工友们眼中,邓晶有个“怪癖”:越遇到难题越兴奋。

2015年,二级加氢脱硫槽出现一条30厘米的裂缝,像道伤疤横亘在设备上。按惯例需停工15天更换,损失近千万元。“有没有不停车检修的方案呢?”她盯着裂缝喃喃自语。

此后半个月,她成了“装置幽灵”,白天,拿游标卡尺测量裂缝扩张速度,深夜,打着手电筒研究应力数据。最终,她设计出“旁通不停车检修”方案,像给心脏做搭桥手术般,在运行中完成了修复。这一项每年能减少甲醇损失8280吨,为公司增加利润662.4万元。验收那天,老师傅拍着设备感叹:“这丫头比男人还敢拼!”

这份“敢拼”逐渐化作创新的火花。2018年,她发明的过滤一体式煤气过滤器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结碳难题。试验阶段,她连续72小时守在装置旁,困了就喝浓咖啡,记录纸写满37页。项目实施后每年为企业节约催化剂成本46万元,减少甲醇损失1440吨,增加利润115.2万元。

从工装到讲台

2022年,邓晶多了一个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在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宣讲台上,她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荒芜的盐碱滩涂,一张是灯火璀璨的现代化工厂。

台下有女生举手提问:“做这行不苦吗?”她顿了顿:“苦。但当你看见焦炉煤气变成晶莹的甲醇,就像看见泥巴变成青花瓷。”

在能源学院,她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女孩加入这个“男性领地”。煤化工技术专业“00后”学生李玉娇说:“邓师傅让我明白,巾帼匠心比困难更韧。”

2020年,邓晶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多名创新工作室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在各级比赛上拿了奖,其中2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5人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3人获评“唐山工匠”。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邓晶还通过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直播授课,播放量超3万人次。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