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自2024年11月起遭遇罕见干旱,平均降雨量较常年锐减近七成,创1961年来最低记录。截至4月21日,全区12市55个县(区)43.1万人受灾,5.19万公顷农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1亿元。贺州、贵港等地水库几近干涸,东潭水库库底龟裂,村民称“活了几
广西自2024年11月起遭遇罕见干旱,平均降雨量较常年锐减近七成,创1961年来最低记录。截至4月21日,全区12市55个县(区)43.1万人受灾,5.19万公顷农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2.1亿元。贺州、贵港等地水库几近干涸,东潭水库库底龟裂,村民称“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场景”。
4月27日,贺州罗望村终于迎来零星降雨,村民连夜抢种玉米、黑豆。村民杨女士无奈道:“玉米本该长到腰高,现在膝盖都不到!”但雨水不足,多数农田仍缺水灌溉,水稻播种被迫延后。黄姚镇周家水库已干涸成“草原”,牛群在库底吃草,甚至有人骑电动车穿行。
广西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投入超2.9亿元,打井2.7万口,启用26万台抽水设备,消防车送水3476吨。
贵港农户自筹资金打井,忻城县村民挖溶洞42米找到地下河,来宾市推广滴灌技术节水保苗。
全区开展超1000次增雨作业,增加降水8.3亿吨,部分地区旱情稍缓。
尽管4月下旬广西迎来3轮降雨,但分布极不均衡——贺州、河池局地暴雨致洪水超警,而南宁、钦州等地仍“滴水难求”。专家预警: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高温加速蒸发,旱情可能反复。此外,旱涝急转风险高,防汛抗旱需“双线作战”。
气象专家指出,副热带高压“拦阻”水汽、南支槽不活跃是主因。前汛期迟到导致旱季延长,高温与干旱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灾情。广西将紧盯4月底前3次强降雨,严防旱涝急转。
来源:坦荡的咖啡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