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商用车市场,中国正在成为商用车创新技术的前沿阵地。聚焦2025上海车展,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在聚光灯下大秀肌肉,密集地展示了围绕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的最新应用。随着大批前瞻性技术相继落地,中国商用车行业正在加快转型的步伐。
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商用车市场,中国正在成为商用车创新技术的前沿阵地。聚焦2025上海车展,众多零部件供应商在聚光灯下大秀肌肉,密集地展示了围绕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的最新应用。随着大批前瞻性技术相继落地,中国商用车行业正在加快转型的步伐。
采埃孚是全球商用车变革进程的重要推动者。本届上海车展,采埃孚商用车全方位地呈现了其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针对新能源、驾驶辅助、先进悬架等行业不断涌现的迭代需求,采埃孚提前布局,一系列引领市场创新的产品已经或即将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量产。
车展期间,采埃孚商用车的两位高层——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彼得·莱尔教授、博士,以及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于素杰,与媒体分享了集团在行业趋势、技术升级路线、合作模式创新、本土化战略等方面的思考。
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彼得·莱尔教授、博士(左),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于素杰(右)
“创新是我们持续进步的驱动力,中国是采埃孚全球战略中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关键市场。我们不仅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同时积极与本土客户展开深度合作,在成本效益、快速响应、敏捷开发、灵活性和用户场景等方面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彼得·莱尔教授、博士指出。
商用车转型迈入关键阶段
近年来,全球商用车行业的迭代升级,始终紧扣“ASE”三大方向,即ADAS(高级驾驶辅助)、Connectivity(网联化)、Electrification(电动化)。围绕这些发展趋势,商用车行业已经进入产业转型和重构的重要时刻。
“在市场需求和法规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商用车‘ASE’演进之路的先锋。”彼得·莱尔教授、博士认为,勇于接受创新是当下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明显特征。
具体来看,在电动化方面,今年1-3月,国内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0%,其中,卡车新能源渗透率为14%,客车新能源渗透率则为58%,同比均实现大幅提升。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新能源商用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型在全生命周期成本(TCO)方面的竞争力,无疑正在快速地促进电动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法规的逐步完善,正在推动商用车ADAS领域的良性发展。例如,近日国内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和第2部分进行了更新,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和EBS(电子制动系统)已经成为大部分重卡车型强制安装的功能。
网联化也是定义未来商用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更多包含诸如远程诊断、驾驶员监测等功能的车队管理解决方案,将为车队的高效运营提供显著的优势。
在“ASE”趋势锚定商用车未来发展形态,同时各项前沿技术也逐渐迈向成熟之际,商用车行业的转型也进入关键阶段。对于采埃孚这样具备创新DNA的领先企业来说,正如2025上海车展采埃孚“创领变革,敏行共赢”的参展主题所憧憬的那般,公司一系列走在行业前列的创新突破技术,将为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变革贡献坚实的力量。
全方位的产品“组合拳”
从产品角度而言,采埃孚在制动与稳定控制、转向、传动、悬架等领域一直以来都是全球领先的供应商,而为了满足电驱动、驾驶辅助、车队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增长需求,采埃孚也通过大力的研发投入,奠定了其核心竞争力。
在上海车展的展台,记者切实感受到了采埃孚在商用车领域的多项突破性产品,既有传统产品的迭代升级,也囊括为电动化、智能化打造的全新产品。
针对商用车脱碳转型的需求,采埃孚推出了中央电驱动系统CeTrax和电驱桥系统AxTrax2,在能耗、效率、可靠性和质量等多维度,具有综合性的竞争力。其中,不同大小的电机可支持4×2和6×4的单桥和双桥版本的电驱动桥,标准化的逆变器则实现了最高程度的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此外,紧凑的设计不仅最大化了电池可用空间,还提升了车辆设计的灵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AxTrax2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在中国量产,CeTrax的量产进程也正在全力推进之中。
今年3月,采埃孚宣布在中国正式量产TraXon 2传胜二代自动变速箱,其中,TraXon 2 Hybrid 混动变速箱将为混合动力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节能减排给予支持。据悉,二代产品去年底已经逐步在各主要客户端批量导入,预计到 2026 年中期将完成所有切换工作。
最新一代的无油涡旋式电动空压机,也是采埃孚为新能源商用车而量身定制的产品。无油、涡旋式设计使得该产品拥有免维护的优势,与此同时,采埃孚也大幅优化了噪音和振动。据介绍,活塞式电动空压机目前已经在中国批产。
除了电动化动力总成方面的探索,采埃孚在商用车ADAS领域的进展也令行业瞩目。此次展出的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OnGuardMAX,不仅满足欧洲的 GSR法规要求,也考虑了中国市场未来的推广,符合中国对于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的要求。事实上,去年12月,OnGuardMAX加强版就已在宇通车型上实现量产。
采埃孚下一代的制动系统——模块化制动系统平台mBSP XBS,从功能上覆盖了ABS和EBS的所有要求,并支持功能安全和数据安全,该系统也预计于2025年量产。
总体而言,采埃孚在商用车领域的创新技术丰富且多元,未来,凭借这套产品“组合拳”,采埃孚将巩固其在商用车市场的领先优势,更重要的是,采埃孚将为行业上下游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动力。
深耕本土化战略
回顾近些年的中国商用车市场,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说,市场呈现回暖的趋势。据中汽协统计,今年1-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04.8万辆和10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和1.8%。在规模效应和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商用车市场蕴含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广阔。
“中国市场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向未来的新技术领域,很多发展方向都是中国引领,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研发或者调整的。”于素杰谈道,考虑到中国对采埃孚全球的重要性,商用车事业部中国团队的优先级正日益提升。中国团队也在努力完善一系列相对应的区域能力,包括研发、技术、质量、生产、供应链等多个方面。
在本土化战略方面,采埃孚在近些年实现了质的飞跃。无论在在零部件、生产布局的本土化上,还是本土研发体系的搭建与完善,在跨国企业中均独树一帜。
另外,顺应集团“重新定义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方针,面向中国市场,采埃孚商用车也引入了不同的业务与合作模式,比如与客户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加强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更深度地参与到客户的生态圈。
2024年,采埃孚先后与福田汽车、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携手,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除此之外,与解放在转向、制动器业务方面,与东风在减振器业务方面的合作,也体现了采埃孚如何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和客户积极探讨合作方式,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写在最后
在“ASE”的发展趋势下,全球商用车市场进入价值链重塑的新阶段,采埃孚凭借在商用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关键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以及成功的商业化落地,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核心优势,引领商用车行业的未来。
来源:汽车与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