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六问之三丨临沂综合保税区:“保税+”带来什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09:56 2

摘要:琅琊新闻网讯这里没有传统商贸市场的喧嚣,却藏着让“临沂货”走向全球的密码:保税功能、跨境电商、外贸服务、供应链金融……这些关键词交织成一张网,将临沂这座内陆城市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

琅琊新闻网讯 这里没有传统商贸市场的喧嚣,却藏着让“临沂货”走向全球的密码:保税功能、跨境电商、外贸服务、供应链金融……这些关键词交织成一张网,将临沂这座内陆城市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

临沂综合保税区(简称“综保区”)自2016年3月正式开关运行以来,始终肩负着“开放前沿、政策高地”的使命——作为临沂市唯一的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面对“百团千企出海潮”,该有什么样的担当和作为?

政策功能优势是综保区的核心竞争力。临沂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研发维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企业在此可享受“出口退税”“进口保税”“加工免税”等政策红利,是国内除自由贸易港、自贸区以外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利的特殊开放区域。

走进临沂城发国际贸易投资集团位于临沂综合保税区的加工车间,总价值1亿元的3万吨来自北非的稀有中药材原料正待加工成中药材饮片,集团总经理张友涛介绍,利用保税政策,这笔货缓交关税1500万元,资金压力大幅减轻,加工后的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这不仅让企业‘轻装上阵’,还带动了周边10余家医药企业协同发展。”

类似的案例在综保区并非孤例。山东天成鸿图经贸有限公司俄罗斯进口休闲食品保税分拨项目年增外贸额4000万元,是国内同行业最大的仓储分拨基地;山东诺贝斯橄榄油保税加工项目已经开始了首单价值20万元的成品油试生产,全年预计生产销售1000万元以上。

综保区还在加速打造全市外贸发展的服务集成平台。全国第六个、北方第一个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北方首个亚马逊创新中心落子……多元化的贸易通道为企业跨境出海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临沂的国际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保开放、保创新、保增长”是临沂综合保税区的核心使命。

保开放,构建国际化贸易通道。日前,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举办首次线下招商培训活动,吸引了200家临沂本地企业参与。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被卖家称为“国际版淘宝”,劳保用品、五金工具等土生土长的临沂地产品将通过这个平台走进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方介绍,今年园区将带动跨境电商出口额超3亿元,三年内打造10家以上标杆出海品牌企业、孵化20家以上产业带品牌企业、40家以上中国好卖家企业。

而即将落地运营的亚马逊创新中心则通过“高级卖家赋能培训”“跨境出海主题峰会”等方式,推动300家中小企业“触网出海”,预计今年新增外贸额5亿元。兰华集团建设跨境电商保税产业园,构建形成集“9610、9710、9810、1210”跨境电商业态的全产业链条,从直接邮寄到海外仓备货,从零售到批发,跨境电商出口的四种主流模式运用自如,预计三年内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0亿元,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人才1000人以上。

“综保区作为全市跨境电商综试区核心功能区,将依托跨境电商平台,为地产品出海提供全链条服务,为国际贸易搭建便捷的通道。” 临沂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外贸发展办公室主任周金岩说。

保创新,培育外贸新动能。象屿沂蒙供应链公司是临沂市落地的首家大型外贸供应链上市企业的合资项目,公司预计年实现贸易额30亿元以上。

依托临沂的区位优势和现代产业集群优势,围绕国际国内双循环,象屿沂蒙供应链公司将高起步构建供应链管理平台,高标准打造供应链数智化平台,高水准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临沂区域经济再发展注入新动能。

破解中小二手车企业业务规模小、贸易成本高、贸易融资难、业务不规范的瓶颈制约,综保区正在加速打造二手车出口贸易集聚区,推动远通集团搭建全市首个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二手车出口企业提供整备评估、报关报检等全流程服务。

临沂海关的“一票多车”通关模式改写了大宗商品入综保区的物流方式:像快递员分批派送包裹那样,一票3000吨的进口纤维石膏,企业可以安排20辆货车分5次运输,实现车辆即到即入、循环使用,再不用凑齐车队“集体过卡”。运用“一票多车”模式,企业可压缩货物运抵停留70%的时间,降低国内段调运成本约15%。

金融赋能贸易也是“保创新”。正在搭建的山东电子口岸“沂贸通”平台将撬动3亿元信贷额度,拉动15亿元外贸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保增长,引领商城国际化。为临沂商城“拥抱世界、再续传奇”贡献力量,临沂综合保税区正在积极对接TikTok、Shopee等主流平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全链条服务商城出海。实施“中国好卖家”认证等十大行动,3年培育跨境电商标杆企业40家,带动300家中小企业“触网全球”,提升贸易额60亿元。

引进上海利盟、鲸宝国际等跨境物流服务商,推动“一单到底、通达全球”。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培育市场采购大型集采商,持续壮大商城贸易规模。依托象屿沂蒙供应链等外综服平台,拉升地产品进出口水平。设立3000万元风险补偿金,上线“沂贸通”“跨采保”,为商城外贸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快远海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建设,为商城产品“大进大出”提供支撑。强化“区城联动”,加快EOD公共保税仓等配套设施建设。开通“保税直通车”,支持商城商户、地产品企业国际化转型。强化“企城联动”,组织贸易企业“进商城、访商户、选商品”,年均新增地产品出口企业150家以上。

目前,临沂综合保税区正加速从传统保税区向数字化开放平台转型。“数字综保”计划建设“数据贯通、智能监管”体系,年服务企业200家,实现线上报关600万单,贸易额20亿元,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面对全球化竞争,综保区的“野心”不止于此。与临工集团合作的“生产工厂+保税前置仓”模式,将工程机械的拆解、集拼环节前置到保税区,利用“入区退税”政策降低资金占用;施可丰公司通过保税物流,每年节省仓储成本超千万元;而正在建设的中医药检测共享实验室,计划2025年助力国内中药获取国际认证。这些创新尝试,正是综保区赋能实体产业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举措。

“沂河新区是助推商城国际化的排头兵,去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77.5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2.3%,综保区作为开放前沿的‘桥头堡’,发挥了重要作用。” 沂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晓锋表示。

夜幕降临,综保区内的保税仓灯火通明。山东金色阳光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将刚刚完成生产的彩石瓦装车,准备发往非洲和东南亚;博士爱玩具有限公司的超轻粘土产品正在打包……在数字贸易与实体产业交融并进的浪潮下,在实体产业“不出海就出局”的普遍共识下,临沂综合保税区正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国家级开放平台的独特优势,全力助推加速全市外贸转型升级。一座内陆城市的国际化梦想,正通过这片3.16平方公里的土地照进现实。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光 李璐 通讯员 姚文君 孙蕾 王新伟

来源:鲁南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