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干啥都不容易,可有些事是真让人憋屈得想哭。大蒜种出来了,蒜薹也长得喜人,可你压根儿没人要。不是没人吃,是根本不值钱。一个字,贱。两个字,白干。现在你要是去农村随便找个蒜农聊聊,保证聊不了三句就开始叹气,叹完还得劝你一句,别种这玩意儿了,赔得裤衩都掉了。
去卖扒皮蒜,排队一公里,最后每斤只卖了一块八,三个人忙活一中午,就挣了个搬砖价。你说这不是笑话吗?可它偏偏不是,是现实,活脱脱的,扎心的现实。
这年头干啥都不容易,可有些事是真让人憋屈得想哭。大蒜种出来了,蒜薹也长得喜人,可你压根儿没人要。不是没人吃,是根本不值钱。一个字,贱。两个字,白干。现在你要是去农村随便找个蒜农聊聊,保证聊不了三句就开始叹气,叹完还得劝你一句,别种这玩意儿了,赔得裤衩都掉了。
你看吧,昨天中午三个人一块扒蒜,扒了136斤,抬到镇上市场,还没下车呢,就看见前头的队排得老长老长,像是发大米似的。结果呢?蒜贩子来了,眼皮一挑,说你这蒜个头不行,水分大,成色差。说白了就是挑毛病砍价,最后从二块四一斤直接砍成了一块八。不卖?行啊,你看你能拉哪去。大家心里都明白,拉回去只能烂,烂了更亏。
三人忙活一下午,245块,平均下来一个人80多点,连搬砖都比不上,这咋活?不卖吧,家里那一地蒜眼看着也熬不住了。卖吧,赔钱都能赔出内伤来。你说干啥都行,可你不能光看着自己干死吧?
更绝的是,我家今年还种了五亩,光种子、肥料、农药,再加上地租、水电,差不多投了一万多,现在市场这么个行情,回本都悬。你说谁不难受?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眼泪,是老百姓实打实流下的辛酸水。
问题出在哪?说白了,还是老那一套:产得多了,没人管,卖不出去,也没人管。信息不对称,市场没保障,种地人啥都得靠猜。这年头干农业,得靠命,靠运气,靠天气,靠政策,唯独不靠你干得多好。你认真种地,它不一定认真给你回报。
你说让不让人心寒?有时候真觉得这不是咱过日子,是在玩命。
村里老张,前年种蒜挣了点,去年就翻了五亩,今年呢?一看这行情,直接不干了,转身去南方工地搬砖去了。你说他图啥?他图个稳定。一天150,吃住全包,虽然累点,但至少心里有数。不像种地,你前脚播种后脚烧香,种完还得天天掐指一算,看天吃饭,看行情赌命。
更扯的是,蒜价这几年忽高忽低,就跟过山车似的,年年变,年年赌。今年蒜贱得让人恼火,可你真说明年不涨?也不好说,说不定哪个年份又爆了。问题是这种爆炸来的时候你压根儿不知道,而且往往涨价那年,蒜你还真不一定种了,种的人都死心了。
这就好比,你排了一晚上队想抢手机,等你走到前头,店员说没货了,可你前头那人刚走还拿了两个。荒唐吧?可现在农村种地的逻辑就是这么荒唐。
咱也不是没见过大风大浪,可眼下这局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打工没地去,地种了又赔钱。城里你租不起,乡下你活不下,夹在中间的人,说白了,就是最苦的一拨。
你说咋整?打工的门槛高了,厂子不招人,快递要年轻力壮,跑车你还得会导航。真到这把年纪了,还得回头掂起锄头往地里扑,这不是活法,是将就。
最要命的是没人管。你说国家不在意农业,那是假的,可问题是,中间层太复杂。信息传递得慢,政策落地得慢,等轮到农民头上,黄花菜都凉了。而且还有一层心酸在后头:你说补贴吧,不是没有,但那点补贴连肥料钱都不够;你说收购吧,不是没人收,是收的人专挑软柿子捏。
那头的蒜贩子,嘴一歪,价格就塌。你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想想也可笑,明明是自己种的东西,最后却连价格都自己定不了。
所以才说,蒜农真是这一波又一波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什么时候是头?没人知道。
可话又说回来,咱中国人是啥样的人?吃得苦,扛得累,就是吃不了哑巴亏。这时候要是真有人站出来,哪怕只是给点公平交易的渠道,说不定大家也就咬咬牙撑过去了。
但现在呢?不是没人说,是没人听。说得好听点叫“市场调节”,说得直接点就是“自生自灭”。
唉,说到这儿,也不是埋怨谁,就是这日子太难了,难得让人失去信心。可咱农村人哪儿能轻易服输?
问题不在蒜,在于这市场怎么就成了一个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江湖?我们这些老百姓,不想发大财,也不求飞黄腾达,就图一个公道。
而连这俩字都成了奢望。
想问问,这年头,种地到底图个啥?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