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岁少女被拐,谁料,12年后她竟被评为“感动河北人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10:26 2

摘要:那天,当记者了解到女子的经历后,大家都劝她赶紧离开这个禁锢了她十多年的地方,不料,女子却摇头拒绝大家的好意,“我决定不走了,因为这里已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

2006年,河北某村庄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个有文化的年轻女子是多年前被人贩子拐卖到村庄里来的,刚开始,这名女子还千方百计想要逃走,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那天,当记者了解到女子的经历后,大家都劝她赶紧离开这个禁锢了她十多年的地方,不料,女子却摇头拒绝大家的好意,“我决定不走了,因为这里已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

明明是被拐过来的,一开始,女子也想过逃离,为何后来改变主意了?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女子名叫郜艳敏,1976年生于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郜艳敏小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当她父母把他供到初中时,因家庭拮据,打算让十多岁的郜艳敏辍学归家务农,但却遭到了邻居和亲朋的抵触。

大家都说郜艳敏天资聪颖,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个师范,最不济也要读个高中。一旦她读出个名堂来了,前途可不是种田种地能衡量的。

郜艳敏父母一听是这个理,所以一咬牙,跟亲戚借了一些,才把郜艳敏送进了高中。

然而,当郜艳敏高中毕业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了,不顾亲友的反对,父母还是替她办了辍学手续。

一开始,父母是打算让郜艳敏留在家里帮着干些农活儿的,但郜艳敏表示自己想出去打工,历练历练。

见郜艳敏说得头头是道,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给了她一些路费,叮嘱了几句,就把她送去了县火车站。

早两年,郜艳敏有两个初中刚毕业的同学去了河北石家庄打工,听说那两年收获还不错,比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强多了,所以这次,郜艳敏打算也去石家庄碰碰运气。

没想到,郜艳敏刚上火车就碰到了两个自称老乡的大姐姐,她们说自己是郜艳敏同一个镇子上的,当初也是在镇初中读的书,只不过比郜艳敏大两届,初中刚毕业就出来了。

见是老乡,郜艳敏也放松了戒备,甚至还主动向对方问起了外面世界的情况,想要取点经。

两个大姐姐倒也热情,“妹妹”长“妹妹”短地叫着,不仅给她介绍起了当时工厂里的情况,还告诉了她出门在外的一些注意事项。

当得知郜艳敏是要去石家庄时,两个姐姐一拍大腿表示她们也是在石家庄下车,说着说着,两个姐姐还将自己包里的饼干和汽水递给郜艳敏,让她别客气。

对方的言行举止给人一种亲切大方的感觉,这让郜艳敏对二人很是信任,不仅主动告诉了对方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甚至还让对方给点建议,比如女孩子刚出来最适合做哪个行业,既能赚到钱又能学些知识。

两个姐姐并没有急着答话,眼看火车就要到站了,她们则催促郜艳敏把饼干吃掉。

郜艳敏当时正好饿了,吃了饼干后,又将那瓶汽水喝了个精光,没一会儿工夫,她就感觉头晕目眩,之后便昏睡了过去。

等郜艳敏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被绑在了一辆面包车内,不能动弹,而在她面前,一个彪形大汉正拿着把匕首一脸坏笑地看着她。

郜艳敏害怕极了,她急忙询问彪形大汉这是哪,那两个姐姐去哪了。

彪形大汉倒也没隐瞒,“什么姐姐?告诉你,你被卖了,最好给我老实点,不然有你好果子吃!”说着,他挥舞着手里的匕首,慢慢向郜艳敏靠近……

郜艳敏准备大声呼救,不料,彪形大汉转手就拿了一块布堵住了她的嘴,之后又一拳头将她打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郜艳敏只觉浑身酸痛,她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木已成舟,委屈和不甘的泪水划过她的脸颊,无声滑落在她的手背。

“砰!”一声闷响,车门被拉开了,彪形大汉凑了过来,并恶狠狠地说道:“喂,待会会有个老头过来买你,你老实点!”

听到这话,郜艳敏心生寒意,没想到自己离开虎口又要进入狼口,惊恐和抗拒全都写在了脸上。

“哦,我可能没说清楚,老头是把你买回去给他儿子做媳妇的。”彪形大汉解释了一句,之后吹着口哨往旁边去了。

话虽如此,但郜艳敏心里的那股恐惧却丝毫未减,她只是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还未来得及好好看看大山以外的世界,怎么就这么倒霉落入了人贩子之手,还要被人像卖东西一样卖给别人做媳妇?

郜艳敏心里很自责,她怪自己不该轻易相信那两个“大姐”,还毫无防备地吃了她们的饼干,喝了她们的汽水。

可很快,郜艳敏便收拾好了心情,她觉得待在彪形大汉这,逃跑的机会很渺茫,倒不如先顺其自然跟那个老头走,农村人老实单纯,到时再伺机逃走才是上策。

也就在这时,只听彪形大汉招呼了一声,接着,不远处果然走来了一个老头。

值得一提的是,彪形大汉和老头事先讲好的价格是2650元,但就在老头要掏钱时,彪形大汉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告诉老头,他差点忘了,身后的女孩是个高中生,得加100块钱。

高中文凭放到现在来讲,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在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很多人连小学都没读过的那个年代,其含金量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普通本科大学,所以彪形大汉这才坐地起价。

可这完全打乱了老头的思路,要知道,为了凑那2650块钱给儿子“安排”个媳妇,老头已经是东拼西凑,竭尽全力了。

别说再拿100块,就是让他拿10块钱出来那也是很费劲的,因为当时的100块钱对于一般人来说也不少了。

所以,面对彪形大汉的突然涨价,老头不乐意了,一甩手就要走。

没想到,彪形大汉没慌,倒是让旁边的郜艳敏急了。

“大爷你别走,我这有50块钱,我给你,你给他(彪形大汉)说说好话,求你带我走吧!”郜艳敏几乎是带着哭腔央求老头的,与此同时,她赶忙让彪形大汉给她解绑,接着果然从内衣夹层掏出了50块钱并顺手往老头面前递。这50块钱是郜艳敏临出门时,她父母给她的生活费。

老头犹豫了,也没接钱也没说话,只是愣愣地看着彪形大汉。

彪形大汉皱了皱眉,见老头实在拿不出100块,一把夺过郜艳敏手里的50块,接着又伸手要老头那2700块,打算就这么着了。

就这样,郜艳敏被老头领回了家,之后与老头的儿子刘三见了面。

刘三年纪只比郜艳敏大了5岁,二十出头,而且样子也确实属于那种农村老实人的面孔,但这并未取得郜艳敏的任何好感。

她是无辜的,她是有理想的,她家里还有父母等着她,她不可能待在这个小山沟里给一个毫无感情的陌生男人当老婆的。

所以,在来到刘家后,郜艳敏有意无意避免跟这对父子正面接触,她甚至趁这家人不注意,往身上偷偷藏了一把剪刀,如果这对父子中的任何一人想对她不轨,她就来个鱼死网破。

所幸,刘三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还做饭给郜艳敏吃,让她先养养精神,甚至还告诉她,“我不会强迫你的,我们可以慢慢相处,等有感情了再说后面的事情。”

闻此,郜艳敏总算是松了口气,但很快,刘三的一句话让她立即紧张起来。

“你可别想着跑啊,你跑不掉的!”

郜艳敏觉得这是刘三在吓唬她,所以在被拐进刘家一个月的时间里,出于本能,她试着逃了好几次,但每次不是被村里人发现并通知了刘三就是被刘三自己发现了,之后迎来的就是一顿顿毒打。

除了逃跑被抓会挨打外,郜艳敏隐约感觉刘三其实对她还挺好,不仅没让她做太繁重的家务,有时去集市回来还会给她买裙子没鞋子穿,渐渐地,郜艳敏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个刘三。

尽管如此,郜艳敏无时无刻都想着要逃离这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寻找父母。

2年后的一天,刘三突然告诉郜艳敏,他可以带郜艳敏一起回她的家里看看,然后再回来;如果郜艳敏父母愿意出2500块,那么他可以让郜艳敏不用再回来了。

郜艳敏觉得这是个脱身的好机会,父母一定会想办法凑齐2700块让自己恢复自由身。

没想到,等郜艳敏兴冲冲和刘三一起回到自家时,父母的言语间却充满了嫌弃和不屑……

“你都已经嫁人这么久了,还回来做什么?”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们没钱!”

言外之意,郜艳敏的父母不愿出那2700块钱,他们甚至觉得郜艳敏已经不纯洁了,就该顺其自然,继续回到刘三家,委作他人妇。

父母的反应让郜艳敏颇为失望,在刘三的安慰下,她失魂落魄地又跟着回到了那个闭塞的小山村。

回去的路上,郜艳敏的眼泪几乎就没有干过,她知道,父母这是放弃自己了,她已经无处可去了。

这时,刘三又急忙劝慰她,说自己是真心对她好,以后一定会让她过上好日子的。

下一秒,郜艳敏再也没能憋住,一把扑进了刘三的怀抱里痛哭不止。

再回到刘三的小山村里后,郜艳敏心灰意冷,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有好几次想寻短见,却都被刘三及时发现并阻止了。

也就在这时,村里小雪的校长找到了郜艳敏,他听说郜艳敏读过高中,这在当地来说是个高素质人才,校长恳求郜艳敏能去村里小学任教,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点燃知识的火种,带他们走出大山。

郜艳敏一听,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吗?于是,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的校长的恳求。

随校长来到学校后,当郜艳敏走进教室与那些面带童稚与天真的孩子们四目相对时,郜艳敏从孩子们的目光里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那一刻,郜艳敏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她要留下来,将自己身上的所有知识灌注给这些孩子,让他们学文化,立远志,将来走出大山,报效祖国。

郜艳敏觉得,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自己这辈子哪怕老死在这小山村里,也值了。

从那天起,郜艳敏仿佛重新活过来了一般,每天早出晚归,奔波于刘三家和村里小学之间,充满了斗志。

但毕竟是贫困的小山村,小学里的教学条件不是一般的艰苦和窘迫,在那间狭小昏暗的教室内拥挤着37名学生,里面没有电扇和多媒体,只有一块破旧的黑板和几张很长很破的课桌,一张课桌可以坐六七个孩子那种。

郜艳敏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打倒,她尽心尽力给这37名学生教授课程,除了基本的语文和数学外,她还主动给孩子们教授美术、自然和思想品德等课程。

不久,郜艳敏便注意到,村里能上小学的孩子其实远不止37个,有很多明明年龄已经达标,但因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当地父母都没有让自己的孩子上学。

于是,郜艳敏找到校长,她希望能让村里那些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入学,至于这部分孩子的学费可以直接从她的工资里扣。

其实,一个山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微乎其微,根本不足以抵扣那部分孩子的学费,但校长还是答应了郜艳敏,这部分费用,他并没有从郜艳敏的工资里扣,而是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了补助,好在补助审核通过了,孩子们的学业有了着落,郜艳敏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看着教室里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郜艳敏心里播撒知识的决心愈发坚定和清澈,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这个时而温柔时而严厉的老师。

一开始,孩子们还称呼郜艳敏为郜老师,到后来,孩子们索性叫她“郜妈妈”了。

这一声声“郜妈妈”,不仅是孩子们对郜艳敏的喜爱,更是全体学生对她的肯定和赞美。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郜艳敏还给刘三生了个女儿,看着可爱的女儿,又看看教室里那一张张殷切的脸庞,郜艳敏早已做好了扎根此地的决心。

不仅如此,郜艳敏还经常把自己那微博工资中的一部分拿出来,无偿给孩子们买文具、课外阅读书籍。

春去秋来,郜艳敏在小山村里待了一个又一个年头,她早已习惯了那里,而那里的孩子们也离不开她。

2006年,郜艳敏因教育工作突出,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她的事迹一经报道,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了解到了她那段被拐的经历,众人纷纷劝说她离开那个小山村,奔赴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不料,郜艳敏却微笑着摇摇头,“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为山里的孩子插上奔赴远方的翅膀,让他们代替我看看那繁华美好的世界,就够了。”

郜艳敏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换取他人的出路,这点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当然,在讴歌郜艳敏的同时,笔者也希望拐卖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郜艳敏在经历苦难变数后的蜕变固然美丽,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当初她没被拐卖,那她也是个自由自在的人儿,可能做的事情没有现在这般伟大,但她起码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最后,愿天下无拐,愿郜艳敏越来越好!

来源:文史微尘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