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中国品牌在智能化、电气化的声量接近顶峰的时候,拥有丰富经验的合资品牌“转身”,依然蕴含着巨大能量。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科技共创”为核心战略,通过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革新,展现了合资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的深度转型,其战略路径与技术
当中国品牌在智能化、电气化的声量接近顶峰的时候,拥有丰富经验的合资品牌“转身”,依然蕴含着巨大能量。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科技共创”为核心战略,通过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革新,展现了合资品牌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的深度转型,其战略路径与技术优势逐渐清晰。
“合资2.0”战略是上汽大众应对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核心武器。正如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所言:“过去的合作模式是拷贝技术,现在是‘哪好用哪’。”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打破单向技术输入,通过“德国品质+中国智慧”的双向融合,构建全球化竞争力。
首先是技术共创,上汽大众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了专为中国市场的增程式技术(如ID.ERA的EA211增程发动机),并通过本土化调校实现“德系机械素质+中国智能算法”的结合。研发周期从48个月缩短至12-15个月,既保持德系工艺的可靠性,又融入本土创新速度。
另外,ID.ERA概念车联合中国供应链开发增程系统,未来将反向输出至全球市场。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Fabio指出:“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全球,我们在这里学到的经验将成为全球化的模板。”
作为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ID.ERA不仅是大众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更是合资2.0战略的标杆之作。
其搭载荣获“中国心十佳”的EA211增程发动机,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结合双腔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系统,实现毫秒级路况预判与全地形适应能力。李俊强调:“ID.ERA的底盘调校融合了德系操控基因与智能化冗余设计,即使车重增加,依然能保持优秀的驾驶体验。”
同时,ID.ERA的研发过程严格遵循338项电池测试标准,并通过漠河极寒与新疆高温测试。李俊坦言:“所有实测环节绝不允许跳过,我们不会让消费者为未经验证的技术买单。”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品牌营销事业 执行总监 李俊
最重要的是,对于上汽大众而言,ID.ERA的战略意义远超单一产品。其一是新能源赛道破局,ID.ERA填补增程式SUV市场空白,直面理想、问界等竞品,以“德系品质+长续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其二是创新技术反哺全球,通过与中国供应链的深度合作(如宁德时代电池、华为智驾系统),ID.ERA将成为大众集团全球化电动化战略的关键载体;
再者,ID.ERA代表了品牌价值升级,作为合资2.0首款旗舰车型,ID.ERA承载着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输出全球”的使命,Fabio表示:“它证明了‘中国智慧’如何赋能德系基因。”
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上汽大众坚持将质量视为“生命线”。Fabio强调:“安全不是豪华,而是底线。”例如电池包需通过338项企业测试(远超国标50余项),发动机经历数十万公里全气候验证,车身结构抗腐蚀测试覆盖全生命周期。
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兼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品牌营销事业 执行总监
Fabio, Stoelzel 范必欧
车展中“品质实验室”展示了空腔注蜡防腐、热成型钢车身等德系工艺细节。李俊坦言:“过去我们‘脸皮薄’,现在必须‘秀肌肉’——这些本就是车企的应尽之责。”
而且尽管研发周期缩短,但台架试验、漠河极寒测试等环节“绝不允许跳过”,确保用户无需为未经验证的技术买单。
这种“底线思维”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消费者核心诉求的回应。
在新能源浪潮中,上汽大众通过Pro家族证明燃油车仍可引领智能化潮流。途昂Pro、帕萨特Pro等车型搭载L2++级智驾系统,集成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实现语音交互控制,未来还将应用CEA电子架构。李俊表示:“智能化不应是电动车的专属,燃油车用户同样需要高阶辅助驾驶。”
实际表现上,途昂Pro上市首日订单超200台,自适应底盘选装一周售罄;帕萨特Pro的智能化配置与价格优势(仅为欧洲同款60%-70%)凸显竞争力。
Pro家族的智能化平权策略,既稳固了燃油车基本盘,也为用户提供了多元选择。
在智能驾驶领域,上汽大众选择与Momenta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开放生态。与Momenta联合开发IQ. Pilot辅助驾驶系统,优化中国复杂路况的适应性。李俊指出:“辅助驾驶的竞争关键在于算法与芯片,过早锁定技术路线可能被淘汰。”
另一方面,华为乾崑智驾技术(搭载于奥迪A5L Sportback)支持L2+级全场景覆盖,3颗激光雷达与英伟达Orin-X芯片的组合展现技术厚度。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既降低自主研发风险,又快速吸收本土创新成果,将会快速提升车型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
本届车展,上汽大众将展车数量缩减至4台,转而聚焦品质工艺与制造标准展示。当行业陷入“冰箱彩电”内卷时,上汽大众以品质为差异化抓手,回应消费者对安全与可靠的核心需求。而合资品牌在电动化下半场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技术厚度”而非营销噱头,这对于拥有丰富造车经验的上汽大众来说,将会是下半场竞争的突破口。
正如李俊所言:“从卷价格到卷品质、卷服务,这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价值。”在电气化与智能化的下半场,上汽大众的体系化能力与全球化视野,或将成为其制胜关键。而ID.ERA的落地,不仅是一款产品的胜利,更是合资模式在新时代的宣言——“德系品质”与“中国速度”的融合,终将定义未来出行的高度。
来源:Nice好车一点号